分卷閱讀302
魏乾是鼻水直流。 別說,這效果確實是立竿見影,也不知道皇帝精神不好的時候是不是也這么吹過自己。 被吹清醒的魏乾立刻明白了鴻臚寺卿給他送了一場什么樣的富貴,這對于他們方國公府幾乎要沒落,自己弟弟又被發往肅州的局面來說,真的是最能翻身的機會了。 他心中感激著主官對他的照拂,但他自己也不敢關鍵時間出差錯,所以雖然已經是清醒了,但還是在殿門外多站了一會兒,想好自己等下要說什么,將條理整個清楚,這才返身回到殿中。 “魏典客,你這是清醒了?” 劉未似笑非笑地問道。 “是,為臣已經清醒了?!蔽呵瑢实酃斯碜?,“陛下適才問臣,究竟是戰是和,臣的意見,自然是戰!” “蠻人生性倔強強硬,且不知變通,這讓他們能保持自己的傳統上千年不變,也使得他們很難接受外界的一切,加之語言、文化、生活習慣皆不相同,所以更難溝通?!?/br> 他侃侃而談,“不止是對外族如此,他們本族之內,也極少有‘一言九鼎’的情況發生,同族、同胞之間意見不合怒而出手都是常事,要想徹底讓對方弄清楚你的意思,只有一個字——‘打’!” “打完了,然后再跟你說清楚,你輸在我手上,就得聽我的。這便是蠻族人根深蒂固的習俗?!?/br> “荊州蠻受楚文化影響頗深,文字、習慣已經和漢人無異,依舊保持著這樣的習性,其他諸蠻部族如何,眾位可想而知。陛下若想先以撫為主,那是沒有用的,此時已經造反的蠻人,不會接受任何安撫,也聽不進去任何言論。反倒讓蠻人們以為朝廷怕了他們,激起的血氣更盛?!?/br> 魏乾對此似乎感觸很深。 “但如果你打贏了他們,還對他們抱有該有的敬重和優待,這些直性子的蠻子就會從此心甘情愿的拜服與你,對你敬如天神?!彼D了頓,“當然,雖然要贏,卻要贏得漂亮,大獲全勝,且不能引起太多的殺戮,否則哪怕你再怎么優待他們,他們也會存著血仇之心,就如對待荊州蠻一般……” “聽起來,對蠻族用兵的方法,和對其他地方用兵也沒有什么不同?!庇放_一位御史不以為然道:“這不都是廢話么!” “正因為他們堅守傳統和信義,又是一根筋,所以一旦他們對你信服,可能是世世代代都矢志不移?!?/br> 魏乾的眼神十分堅定,“昔年大漢代楚而起,楚國三壁皆失,各郡各府聞風而降,大漢得了大半的天下,唯有南壁這些蠻族依舊奉楚國為主,戰至十不存一,最后躲入深山之中,血脈才得以保存?!?/br> “即便如此,這些蠻部在日后數百年中都不奉篡楚者為君,直到漢末大亂,他們甚至還起兵跟著反漢,打的是‘為主復仇’的名義,可見他們的忠誠和恒心?!?/br> “諸位同僚可能覺得這些人簡直就是頭腦僵化的傻子,但臣要說的是,正是因為他們這種性格,東南的蠻族生事決不可姑息。我代國歷來對這些異族都十分寬厚,如果這次南蠻的事情處理的漂亮,一勞永逸也許不太可能,但數代之內不起爭端卻是可能的?!?/br> 魏乾看著劉未若有所思的表情,繼續乘勝追擊:“此外,商人最是敏銳,我國缺糧,連朝廷都沒有辦法解決的問題,他們卻能另辟蹊徑。雖說現在起了大亂,但未必不是給我們一種啟發,南方大片土地空曠無人耕種,等安定下來,或遷罪戶去安置,或給予政策鼓勵遷徙,說不定可解糧荒?!?/br> “好一個魏典客,果然是思維敏捷,頭腦清醒!”劉未聽得最后一句,重展笑顏,“鴻臚寺有你這等人才,何愁蠻族不定!” 魏乾被這么一夸,竟似有些心中不安,他平日里善言,此時卻茫然地像是個孩子,吶吶著連客氣的話都憋不出來。 但劉未最喜歡這種看似精明實際上沒什么花花心思的,于是乎對這魏乾大為欣賞,不但賜了錦衣玉帛,還給了他在蠻族事務上入宮參贊的權利。 這便是等于御前行走了,大大的美差,足稱得上是一步登天。 接下來的時間,便是在討論這仗怎么打,派誰去打,發多少兵。按照魏乾和幾個了解蠻族事務的官員的說法,這仗要贏,而且要贏得漂亮,贏得爭取人心,不但不能多生殺戮,還得做好安撫工作。 朝中多年不打仗了,京中榮養的武官皆是宿將,但年紀已經老邁,經驗是有的,論起兵法和大局也是頭頭是道,但現在到那山高水遠的地方領軍,未免有些鞭長莫及,體力不支。 而南方駐軍的各地守將雖正在身強力壯之年,可要想打的漂亮,還是在那種窮山惡水之間,能力又都差了點。 一時間,剛剛決定是打是和的事情,反倒變成一件簡單的事了。 更重要的是,這領軍之人不但得有能,還必須有德,對待異族不能抱有成見,否則若打起仗來把蠻部當做豬狗,結下了不解之恨,就算時候再好好安撫,也是無力回天。 劉未的生性多疑在這時候又表現了出來。 事關軍權,現在是在方黨全面發難的時候,京官推薦的所有人選劉未都不置可否,生怕被方黨鉆了空子,掌握住一支軍隊,日后有力發難,然而地方上的守軍劉未既不熟悉又不能肯定能力,左看右看之后,竟定不下人選。 皇帝定不下人選,百官們就輪流推薦,兵部也好、軍中武官也罷,各個摩拳擦掌,躍躍欲試,就想著奪下這個主將之位。 天下承平已久,武將們無仗可打,都恨不得以一戰立下威名,更進一步。 武將們不似文臣,晉升更加艱難,皇帝把軍權捏在手上,一直榮養著他們,卻無法憑空從天上給他們送軍功,沒有軍功,武將就不能封侯拜相,到了這個時候,哪里還顧得上什么平日的同僚情義,一個個在朝上爭得面紅脖子粗,就差沒有大打出手了。 此事雖事關緊急,劉未也不愿意把精兵強將全派出解決東南一隅作亂之事,到最后,還是點了軍中頗有人望的一位宿將領軍出征,又命了魏乾作為參贊,帶了鴻臚寺五位精通蠻族語言的譯官,一起隨軍出征。 為了擔心士卒水土不服,劉凌只給了他一萬精兵,又給了兵符一道,可在南方四州中調撥人馬和隨軍的將領五萬,六萬兵甲齊整的大軍對上一萬的烏合之眾,劉未思忖著怎么樣人都夠了。 劉凌和劉祁都對這位將軍不太熟悉,但等候上朝時也經常能見到他和其他武將相談甚歡,顯然是個人緣很好的將軍,料想心性也不會太差,心中總算是有了些數,父皇選他,大概是不用擔心他會得罪人。 東南戰事確定之后,百官們以為皇帝會說起明年年初開恩科的事情,誰料劉未手指在御座上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