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99
然升起了認真之色。 “既然如此,為何上官賜下絲綿緞被和毛毯等物,你卻沒有辭而不受呢?” 蔣文書身子一震,似是從沒有想過這個問題,思忖了片刻之后,才感嘆著說道: “一來,是怕上官不喜,辜負了上官的一片好意;二來,也未必是真認命了,只是如果想的越多,傷的越重,索性一開始就不想??僧吘古^一場,一旦得了機會,都想要好好表現;三來,比起裹著麻布葛袍,在寒風中瑟瑟發抖,即使是不可承受之貴重,也自然是接受了更為明智……” 他苦笑著搖頭。 “說到底,殿下,下官也只是一介俗人吶!” “原來人和人都是一樣的,皇子和吏胥,也沒有什么不同?!?/br> 劉祁心中感慨良多。 “來來來,聽君一席話,比在這檔庫中翻看卷宗有意思多了。莊揚波,再搬個凳子來,我要和蔣文書好好聊一聊……” “哦!” “哪里要莊大人搬,下官來,下官來!” 叫做小江的文書十分機靈,立刻有眼色地去搬椅子。 “殿下真是讓下官受寵若驚……”蔣文書看著面前的凳子,還有一臉為自己高興的同僚,心中忍不住七上八下。 “下官實在是……” “我久在宮中,對很多事情都不太懂,反倒沒有你們明白。如今我既然在禮部歷練,自然是要多學點東西。無奈禮部如今要準備來年的恩科,都忙得很,我也不能給他們添亂,只能自己多看。只是術業有專攻,我畢竟沒接觸過這些,看是看了,有許多都看不懂……” 劉祁一反平日里高傲的性子,虛心向這位吏胥請教起來。 “譬如說,既然你是進士出身,那便是儲官之才,為何做了一介文書?” *** 紫宸殿。 “老二下午去了方家,然后又回了禮部?” 劉未有些錯愕的看著面前覆命的宮衛。 他抬頭看了看外面的天色。 “現在宮門不是已經落鎖了嗎?晚上沒有回來,住在哪兒?” “陛下,殿下說是要宿在禮部。他說下午去了方府,拉下了在禮部的歷練,晚上應該多看看書才是?!?/br> 那宮衛也是頭疼。 這大概是代國開天辟地第一位不愿意回宮的皇子了吧? 老二突然心性大變,難道是在方孝庭那里受了什么刺激? 還是他有了什么決斷? 劉未沉吟了一會兒,決定先靜觀其變。 “既然如此……岱山!” “老奴在!” 岱山連忙回應。 “回頭在紫宸殿中給他選兩個可靠的伺候之人,再撥點銀霜炭并棉被等日常用的東西過去,禮部那群大臣,叫他們吟詩作對行,記得老二還在挨凍受餓卻不一定……” 居然沒有受到責備? 為什么?! “陛下慈愛,老奴記下來,立刻就去辦?!?/br> 岱山有些詫異地怔了一下,但給出的反應很快。 “這孩子,真是胡來?!?/br> 劉未嘆了口氣,揉了揉眉角。 “老三這些日子如何?” “啟稟陛下,三殿下還在每天不停地問各種問題,兵部人人對他避之不及?!?/br> 一旁負責劉凌安全的宮衛笑著回稟。 “現在兵部私底下都喚三殿下叫‘三問殿下’,意思是問話不是一次問一句,是一次問三句?!?/br> 劉未搖了搖頭,對劉凌的機靈又有了些新的認識。 相比之下,劉祁卻像是重新在走一個很笨的路子,一個“勤能補拙”、“天道酬勤”的路子。 難道禮部那些家伙,真的讓劉祁挫敗了一番,知道開始自省了? 如果真是這樣,那倒是他的福氣。 只可惜了老大…… 劉未越想越是頭疼,連忙提醒自己現在不能多思,以免發病,揉著額角的動作也越發變快。 “rou芝的事情如何?” 劉未悄聲問身邊的岱山。 “還沒消息,不過其他幾味藥李太醫已經全部準備齊了,就等著rou芝送來?!贬飞降吐暬貞骸八员菹?,您這陣子千萬不要勞神??!” “朕明白?!?/br> 劉未笑著站起身,左右動作了一下,扭了扭脖子,還沒有如何伸展開筋骨,猛聽得宮中的東南角傳出幾聲渾厚的鐘聲…… 咚!咚!咚! “呃??!” 只聽得一陣“嘎啦”之聲后,劉未以一種可笑的姿勢僵硬著捂住了脖子,眼睛里滿是不可置信。 “陛下請勿多思!” 岱山聽到這一聲鐘聲就知道不好,立刻跪下來一聲尖叫,打斷了皇帝的思緒。 滿殿伺候的宮人們臉上涌起了各種不安的神色,侍衛宮中安全的宮衛們卻是眼中升起了奇怪的表情,有些躍躍欲試之色。 “朕不多思,朕不多思……” 劉未喃喃自語,連連吸氣。 也許只是不那么緊急的軍報。 東南方向,怎么會是東南方向? 關中有戰事,急報鐘明明應該響在東邊或北面! “陛下!” 岱山膝行著過去,一把抓住劉未龍袍的下擺。 “先召集大臣們入宮,您別多勞神??!” “朕沒勞神!” 劉未回過神來,捂著脖子,面色僵硬地看向岱山。 “但朕的脖子崴了!” 小劇場: 劉未:(怒)我脖子崴了! 岱山:沒事,陛下,您脖子崴了沒人看的出來。 劉未:……你是在笑話朕沒脖子? 斬! ☆、第104章 結束?開端? 代國的歷任皇帝都明白驛站的重要作用,代國境內幾乎是每二十里一座驛站,在驛里服役的都是身份底下的驛卒,在烈日之下,在寒風凜冽的冬天,在傾盆大雨之中,都毫無例外地要身背文書袋,匆匆奔馳在驛路上,可謂苦差。 唯有一種驛使,誰要阻攔,那便是阻者死,逆者亡,這便是手持兵部火符文,背插彩旗的兵部加急快報使者。 兵部的加急快報,是加急公文里最要緊的一種,驛使過境不但要派兵保護,而且傳遞的公文一旦達不到每天三百里的速度,沿途所有的驛站都要受罰。 如果是緊急的情況,傳遞的速度甚至達到四百里、六百里,更甚者,能夠達到八百里,也就是常說的“八百里加緊文書”。 除此之外,如果到了交戰之時,為了避免有人半路截取軍報,往往會派出幾人甚至十幾人攜帶文書以防萬一,每到驛站都有記錄過往,想要完全隱瞞某個消息,是不切實際的。 為了讓皇帝警醒,即使是在休息之中也必須馬上處理兵部送來的八百里加急,高祖還在皇宮的八個方向各設了一座鐘樓,一旦入夜送報,宮門關閉,哪個方向的鐘聲響起,各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