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80
前往東宮讀書,袁貴妃就要安排宮中尚服局準備他祭祀時穿的冠服,可到了快祭祀的時候,袁貴妃突然派了人來道歉——因為最近遣散宮人的事情,宮中各處的女官都在做交接,有些宦官和女官都是幾朝的老人了,乍要離宮,整個局里都一片混亂,這個冠服,就這么耽擱了。 這事要放在一般人家里,掌家的主母拿出幼弟兄長們以前的衣服改一改也就行了,可這種事情,在劉凌身上偏偏沒辦法做到,因為他比他的兩個哥哥都要高。 這改衣服,只有從大往小改,沒有從小往大改的。 馬上就要聽政了,春祭皇帝卻沒有帶三皇子出行,就算宮外知道是這么簡單的理由也不會相信,文武大臣和宮中之人恐怕會往更壞的地方想,比如說皇帝根本不將劉凌當做子嗣,又或者皇帝不認為劉凌有能耐一同行祭等等。 手段很簡單,效果卻很惡劣,而且連挽救的辦法都沒有。國之大事,在祀與戎,哪怕皇帝也想把劉凌帶上,卻不能帶著一個穿著常服的兒子去行祭。 于是,在大皇子幸災樂禍、二皇子同情卻平靜的態度中,劉凌被留在了宮中,目送著大皇子和二皇子在人群簇擁之下浩浩蕩蕩地離宮,去京郊進行春祭。 “袁貴妃肯定是故意的?!?/br> 原本想著能長長見識的戴良滿臉氣憤地說道:“我敢打賭,大皇子早就知道!你看他那得意的樣子!還‘三弟你就留在東宮好好看家’吧……他肯定覺得不用看你高他們一頭太開心了!” “你小聲點!” 劉凌呼了口氣?!澳隳敲瓷鷼飧陕?,就算能去春祭,你也不能一起去的?!?/br> “咦?我不能一起去嗎?” 戴良傻眼。 “沒看到莊揚波和魏坤都留在東宮了嗎?祭祀乃是大事,為了安全,父皇身邊不會留外人。我們兄弟三個原本是要站在父皇后首的,你們當然不能靠近?!眲⒘韬眯Φ負u了搖頭,“你還是去好好休息吧,脖子在結痂的時候,亂動會留疤的?!?/br> “沒破相都是祖宗保佑!”戴良摸了摸自己的脖子,“最近一直在癢,我又不敢抓?!?/br> “你回家以后是不是又偷吃魚蝦了?”劉凌聽到他說一直癢,眉頭蹙起,有些不贊同地輕斥:“千萬別抓,抓了疤痕會爛到臉上,你以后就不能出仕了!” “什么啊,說的您好像看見了似得……”戴良欲言又止,“殿下,您是不是會醫術?為什么會知道我吃了魚蝦……” 劉凌心中一動,有些吃驚與這位伴讀的敏銳,臉上卻敷衍地露出笑容:“這不是人人都知道的事情嗎?有什么好大驚小怪的?你去躺著吧,我待著無聊,四處走走!” “喂,喂,您是不是討厭我,喂,您回來啊……” 魏良看著劉凌走的更快樂,愁眉苦臉地摸了摸脖子。 “一天到晚躺著很無聊的啊……” 劉凌離開了魏良之后,一口郁氣終于吐了出來。 他雖然表現的很平靜,但因為袁貴妃的從中作梗而不能參加春祭,說不郁悶是騙人的。 因為南熏閣讀書的事情,大哥和他之間果然生出了間隙。尤其是這段日子他進入主殿讀書,在進度上一日千里之后,連二哥看他的眼神都有些不太友善。 雖說早就有所準備,可真到這時候…… 張守靜跟著他師父太玄真人去主持春祭了,所以他連說個話、吐個苦水的人都沒有?!扒笥辍币恢笔谴杭览镒顗狠S的法事,以往都是由皇觀的觀主主持,這幾年太玄真人在京中,就一直是太玄真人代勞了。 聽宮中說,泰山周邊今年春初地動了一次,太玄真人不放心泰山的基業,向皇帝提出了回泰山的要求。自古泰山象征社稷穩定,連皇帝也不敢輕忽,不但下令當地的官員積極賑災,保證春耕不被耽誤,還賜下了不少宮中藏著的法器和財物,派鴻臚寺的官員送太玄真人師徒回泰山祭祀。 這么一來,劉凌恐怕幾年之內都見不到張守靜這位小友了。 越想越是沮喪,劉凌心頭壓抑地在東宮里閑逛,不知不覺地走近了一處小池邊,他原以為這么偏僻的地方絕沒有人來,結果剛靠近西池,就看見一個小小的身子坐在西池的游廊之上,手里抓著一本書卷,看的津津有味。 是二皇子身邊的莊揚波。 他好奇地走近莊揚波,伸出頭張望:“你看什么書?” “???哈!哇!” 被嚇到的莊揚波發出一大串毫無意義的單字后手上的書也脫手而出,向著廊外的池塘掉落。 “啊啊啊我的書!” 幼年的經歷造成劉凌對每一本書都很珍惜,眼看著莊揚波的書馬上就要落入池塘,劉凌手臂一展,速度極快地在那本書掉下去之前將它抄回了懷中,眼光只是不經意地在書皮上一掃,頓時愣住。 這本書的名字叫,且封皮上寫著“第一冊”。 劉凌聽過,那是的一部分,元山上有完整的經典,皇觀之中也有收藏,記載著道家符篆上的各種神仙和司職,張守靜說做天師道的道士,最重要的就是要記得符篆之道上的神仙司職。 可? 劉凌感受到一種詭異的氣息。 就這么拿著別人的書看是很不禮貌的,可是劉凌卻像是著了魔一般伸手翻開了書冊,隨手翻了幾章。 他一目十行,記性又好,雖看起來像是亂翻書,其實已經很快的就把前幾頁讀了進去。第一頁寫的非常簡單,“男子得道,位極于真君。女子得道,位極于元君,圣母元君者,乃洞陰玄和之氣凝化成人,亦號玄妙玉女”,然后寥寥數語,介紹了圣母元君。 后面幾頁更加尋常,只是一些普通的神仙介紹,西王母以及她所統領的昆侖系女仙和她的女兒之類,看起來像是一本介紹道家女仙的名錄。 只是這書到了后來,就有些不太對勁了,什么西王母座下女仙接受任務下凡無法回歸天庭,一個凡人撿到了,要用自身的精血幫助女仙們回歸天庭云云…… 剛寫到凡人撿到,第一冊就戛然而停,讓人抓耳撓腮,心癢不止。第一冊的女仙也只是寫了個名錄,劉凌看到了“瑤姬”的名字,卻無圖無介紹,大概是在后面幾冊里有詳細描寫。 此時雕版還未普及,一般是給佛教和道藏做插圖所用,大多數的書都像薛太妃那樣一本本手抄而來。 這本書也是手抄,而且看得出寫書之人書法和繪畫的造詣都極高,西王母的畫像畫的栩栩如生,文字也和時下的經典完全不同,倒有些像是志怪傳奇一般的寫法。 旁邊的莊揚波原以為從父親書房里“順”來的書要掉進池塘里,心中悲痛至極,卻沒想到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