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46
,會自然產生無數條道路,就如他們的歷史若拐上哪個拐點,通向的是何方也不得而知,想要完全掌控,恰巧就需要“觀察者們”長期觀察,才能弄清楚到底是什么造成了影響,又是什么使得同一段歷史產生了不同結局,只有這樣,才能避免下一次失敗。 這種觀點正好和科研組的人員截然相反,卻是得到數量眾多的“觀察者”們肯定的一種說法。 由于最近由歷史學家和考古學家們組成的“觀察者”都非常給力,拉到了不少贊助,所以項目組的主要負責人們也愿意接受她的觀點,嘗試下長期觀察會不會對項目正確運行有所幫助。 姚霽作為主要維護區域的觀察者,爭取到了一次名額,她要觀察的時代,就是推演世界正在進行的代國時期。 姚霽其實已經見識過整個項目經歷四次失敗了。 這個項目最讓人沮喪的地方就是因為技術的限制,所有的發展只能按時間線的順序向前進行,不可以倒退,也不可以進行任何逆向cao作,所以一旦出現偏差,很多時候就宣告了整個實驗的失敗。 每一次實驗的失敗,都會讓一些堅定的科學家們沮喪莫名,有的會申請離開這個項目組,有的因為失敗的太徹底竟然會否定整個實驗的意義,還有的科學家付諸一切的心血接二連三的以失敗告終,長期壓力過大后屢遭打擊,最終走上了最絕望的那條道路。 對于這個項目,姚霽起初是不以為然的,也曾勸說過自己的父親不要太過投入。雖說如果能夠通過連接過去的歷史和現在的歷史來推算未來的歷史,是一種有效規避風險和災難的辦法,但歷史這東西,在姚霽看來有自我修復性和自我毀滅性,總是周而復始,人為完全掌握是件極為困難的事情。 但大概搞科研的人都有一種執拗的精神,一頭扎進去并付之心血后都不愿意承認是方向走錯了,只覺得是技術還不夠,數據還不夠,所以哪怕是失敗了也不氣餒,爬起來重新再走,一次又一次。 姚霽從不干涉父親的工作,但因為她是單親家庭的原因,還是了解了不少父親工作的進展。 第一次失敗,是因為統一春秋戰國的不是他們歷史中的楚,而是西方一個以法家治國的“秦”,秦統一天下后二世而亡,并沒有像先楚那樣綿延幾百年,成為一個龐大的國家,項目組的人員萬念俱灰,銷毀了這個世界。 第二次一切都很好,但是到了公元前后,一個在他們世界的歷史上從未記載過的叫做“王莽”的人顯達起來,篡位后建立了一個“新”朝,開始大肆改革,改革完全脫離了當時的社會情況,有些改革甚至讓觀察者們都瞠目結舌,到最后,一系列的錯誤改革引發了更惡劣的后果,試驗也岌岌可危。 觀察者們一開始還期望這只是一次小的“扭曲”,到最后可以漸漸回到正確的歷史道路上,結果歷史越來越偏,當時的“觀察者”們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后得出了結論——這個世界沒有任何參考價值,因為歷史的發展完全不同了,而且毫無回到正軌的可能,最后選擇了銷毀這個世界。 第三次進行試驗時,技術已經很成熟了,由于整個實驗對研究歷史也有很大的幫助,所以項目組申請到了政/府對項目提供的資金和人才上的幫助,一直發展的都很順利。這一次也是成果最大的一次實驗。 可惜好運不長,項目組推演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時,這段歷史里應該有非凡成就的一位物理學家,突然將自己團研究出來的原子武器技術傳送給了所有有能力制造該武器的國家,導致□□泛濫成災,戰爭越來越恐怖,核武器摧毀了許多大國,最后嚴重的核污染和核輻射使得整個世界猶如地獄。 第三次實驗得到的結果是諸次之中最可怕的,最后進入那個世界的“觀察者”們無不掩面大哭,有很多甚至受到了很嚴重的心理創傷,從此不能進行“觀察者”的工作,紛紛離開了項目。 政府也因為這次失敗正式宣布撤離項目組,并認為這個項目毫無意義,反倒會對社會產生更加危險的“示范”,從而禁止任何機構和組織對項目組提供援助。 這一次的失敗對整個項目的打擊是毀滅性的,他們不但沒有得到想要的“完美結果”,反倒因為這次失敗徹底失去了可以繼續的可能。資金的短缺、觀察者們的減少、數據收集者和推算人員的漸漸離開,使得項目幾乎到了停滯的地步。 最后是剩下來的骨干人員排除萬難重新啟動的項目,開始了第四次嘗試。 可項目一開始就遭受了巨大的打擊——和第一次一樣,戰國中期漸漸強大起來的不是他們歷史中最終統一了七國的楚國,而是最西邊的秦國。 這簡直就像是噩夢輪回,兩次的歷史都選擇了秦國來改變世界,說是偶然性也太難以解釋了。歷史一出現偏差后,就像是壓死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當夜就有兩個核心技術人員自殺了。 其中一人就是姚霽的父親。 喪禮結束后,為了了解為什么他的父親會為之付出生命,為什么這個項目會一次又一次的失敗,姚霽申請了加入這個項目。 由于四次失敗,這個項目已經遭到了滅頂的打擊。沒有資金支持、缺乏觀察者和科研人員加入,所有還剩下來的人幾乎沒有報酬全靠義務勞動,諾大的研究所因為經費原因漸漸縮小,甚至不得不關閉一部分來節省開支…… 最讓人沮喪的是,由于不能接受任何組織和機構的資金支持,所有僅剩的“觀察者”必須要放下身段,以導游和“業務人員”的身份而非學者的身份去想辦法獲取“個人”資金上的贊助。 因為姚霽的身份和歷史學上的成就,她的申請幾乎是被項目組欣喜若狂的通過的,這一留,就是好幾年。 這一次項目的啟動,用好幾年的時間才進行到代國時期,相比于前幾次的發展,恐怕只能以“龜速”來形容,但考慮到項目僅剩的設備和人員,能夠無驚無險的進行到這個時期,并且還有越來越多的個人贊助以“觀光經費”的名義匯入項目組,已經算是奇跡了。 甚至有不少人認為“推演”的時間放的慢一些,也會對項目的順利進行有幫助,反正他們現在資金并不緊缺了,慢一點反倒有利于整個項目的有序運行。 在這種情況下,沒有了“帶隊壓力”的姚霽,才能夠優哉游哉的帶著控制器,以個人的身份進入代國的世界。 *** “其實我也沒的選擇,我對那個穿內增高的矮子皇帝沒有什么興趣……” 姚霽看著面前低頭看著絹帛的孩子,小聲地喃喃自語。 ‘更何況這皇帝也活不久了?!?/br> 姚霽心里還有其他打算。 說到“穿內增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