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17
們來說,商人誘使皇帝不遵從“仁道”而是以滿足“私欲”為先,顯然進入了‘邪道’。 商人們缺乏認同感,就拼命資助寒門、拉攏后戚,要錢給錢,要糧給糧,寒門學子開始不通過士族、書院的門路也能夠晉升,便打破了這種平衡。 這使得恵帝之后的皇帝對寒門和后戚又產生了危機感。尤其是宮變時,后戚們能得到將門的幫助,甚至有私財裝備私兵,這些都是讓君權懼怕之事。 加之士族領袖的薛門損失慘重,士林的大儒們對進入朝廷或是參與政治的心思越來越淡,有的憤而隱居,有的不理世事只埋頭學問,書院里有官場經驗又有學問的教員越來越少,能夠通過科舉入“士”的寒門學子數量也越來越少,即便有,許多都是只通讀死書的“讀書人”,而非社稷真正需要的“士子”。 平衡一旦打破,怪圈就越來越險惡。權貴和后戚們互有恩仇,沒有了不停加入的新鮮血液做緩沖,矛盾越來越重;士族沒有了領袖,如同一盤散沙,國子監中寒門學子被打壓嚴重,而權貴等可以蒙蔭入士的子弟卻無心向學,攪得國子監中學風極差,有心教學的大儒也紛紛求去…… 在這種情況下,皇帝既不敢寵愛派系越發嚴重的權貴、后戚,又不能重用寒門引起反彈,何況寒門學子良莠不齊,有才者往往還偏激,不是太過高傲,就是過于自卑,絕非能托付重任之人; 想要重振士林,但士族是唯一不依靠權勢、地位來提升的族群,他們需要的是時間、積累、才華、心性、品德,根本沒有辦法“制造”出來。唯一一個滿門桃李的薛家,也在當年宮變時控制不住局面,被當年和薛家有私怨的勤王之人滅了滿門,根本無法恢復元氣。 可以說,如今的情況像是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寒門投效無門則更無以為繼,窮人看不到出頭的機會,便不會舍棄一切讓孩子去讀書; 權貴出身的人為了家族利益,往往不能完全從百姓的福祉考慮,所以政令越來越苛刻,百姓越來越疾苦; 后戚們為了爭奪輔佐“太子”的政治籌碼,像是一群狼一樣對著皇宮里的皇子們窺伺不已,隨時準備著用自己家族的女兒填充他們的身側;而殊不知這種急著確定下一任接班人的做法,卻讓皇帝更加坐立不安,更加不敢寵愛出身高的嬪妃,擔憂她們會成為后戚家族的女孩們進入宮中的最好倚仗。 所以才有袁貴妃之受寵、大皇子二皇子被冷落,劉凌的孤立無援。 其實在陸凡看來,三位皇子之中,唯有三皇子劉凌是最適合登基的人選。 大皇子的母族掌權之人是王宰相,當年勤王時殺的血流滿城,最終靠著勤王之功權傾朝野,現在這位皇帝被壓迫了許久,等他死了后才能親政,對皇后和這個兒子沒有好感也是正常。 二皇子則代表著權貴和后戚合作后的更龐大勢力,雖然互有拆臺和算計的時候,但因為這兩個階層很多時候很難分開,今日是權貴世家,明日是后戚新秀,所以即使皇后被廢,皇帝也不可能考慮方淑妃為后,這也是方淑妃為什么心如死灰自退宮中的原因。 最大的可能就是日后再也沒有皇后了,直到確定哪位皇子要被立為太子,其母才能以子為貴。 唯有劉凌,他的母親早逝,又是戰爭后進獻上的美人,無根無基,不會形成新的后戚,若有名師悉心教養,小心照顧,未嘗不能活到成年。 若不是這樣的原因,怕劉凌的母親早和許多宮中有家族照拂的妃嬪一樣,死于袁貴妃迫害,哪里能生出兒子! 只是一切都不如陸凡所推測的,皇帝不但沒有重視這個兒子,反倒任由他自生自滅,也沒有給他很好的教育,甚至一副永遠不想讓他被人看到的冷遇。 因為皇帝表現出這樣的“歧視”,哪怕后戚們再想“奇貨可居”,也不會選擇劉凌為投機的對象,因為他資質差、底子差、在皇帝對其的態度上,天生還低人一等。 若是四皇子沒死,平安長大,不癡不傻,為平衡考慮,太子說不定日后還真可能是為他準備的。畢竟他也沒有什么倚仗,年紀又小,靠著皇帝至少要等十幾年,皇帝如今正當壯年,他對現在這位陛下也沒有什么威脅。 但他死了,怪圈又回到了原點。 甚至于儲位原本最好的人選,也被皇帝自己在冷宮里給養廢了。 此時再想生下合適的繼承人,又要從出身低賤的嬪妃中臨幸——原本劉凌就是這么出身的,但是很可惜由于袁貴妃受寵的關系,這位皇帝臨幸低階嬪妃的頻率也越來越低,即使有懷孕的,也很少有活下來的。 這樣的朝堂秘聞、宮闈私密,在膽大包天的陸凡說來,猶如天下萬物皆是一盤棋局一般的明澈。 也讓劉凌像是海綿一般拼命的吸取著冷宮里接收不到的知識。 冷宮里的妃子們畢竟脫離外界幾十年,即使沒脫離外界時,也大多不是關心政治之人,只不過是為了家庭和自己的子嗣不得不知道一些信息,真正有逝去的太后那樣手腕的,千中無一。 這也讓劉凌許多時候只能知道別人告訴他的事實,卻無法清楚的知道“為什么會這樣”。 恐怕“為什么會這樣”的答案,就連冷宮里已經看到事情發生的太妃們,也不明白內中詳情。 可能他的皇祖母看的最徹底、最明白,但她畢竟是一個婦人,還要依靠各方勢力才能成事,到了后來,什么都控制不了,更何況,她已經死了…… 知道的越多,越是迷茫,但迷茫不同于無知,若要劉凌選擇,他情愿要這種各方信息匯聚后因為不辨真偽而產生的迷茫,也不要一籌莫展坐井觀天的無知。 他需要士林。 他需要后戚。 他需要權貴。 他需要寒門。 他想讓這個圈重新回復運轉,助他一臂之力! 看著神色漸漸堅定起來的劉凌,陸凡開懷一笑。 今日的一番對話,他日說不得會成為史官筆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他的“投卷”,已然投對了。 ☆、第50章 危機?轉機? “什么?說我的字有柔弱寡斷之氣?!”薛太妃橫眉怒眼,不可思議地拍案而起?!澳睦飦淼目裢皆诤詠y語?!我叔叔是行書大家,我從小跟他習字,自認一點婦人習氣都沒有,又怎么會影響到你!” 劉凌原本只是想告訴薛太妃薛門還有人這個好消息的,哪知道心性高傲的薛太妃一聽到別人批評他的字就跳起來了,恨不得沖出去理論一番。 見薛太妃這樣,劉凌嘴唇翕動了幾下,終是不敢說出什么話來。 “別聽他那一套!宮中肯定有不少人認識他的字,卻不認識我的,你隨我習字,半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