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78
!王子若聽了,江山社稷唾手可得;若不聽,小老兒黃土埋半截的人,只怕黃泉路上,還能跟王子你做個伴兒呢!”李昶聽這老頭說話無禮之至,嘿嘿冷笑幾聲,站起來,也不端茶送客,直接請道:“我見多了說大話的,老丈不比他們高明,膽子倒是大得多!我還有事,不多留老參事了?!?/br>譚昕正容道:“老夫在王爺帳下做了三十年食客,第一年恃才自傲,第二年渾渾噩噩,第三年心如死灰,唉,二十多年眨眼過,人云亦云混吃喝。我本以為滿肚子的才華再也碰不到恩主,不想此次南征,親眼目睹三王子攻城略地,雄才大略,古來英雄豪杰不過如是,倒激起了老兒的一番雄心壯志。今日王爺大帳之上,王子所說句句都是金玉良言,可惜珠玉當前,碰上不識貨的,也當作殘瓦斷礫,小老兒跟王子一般灰心。說句不知道高的話,王爺貪功冒進,一旦渡江,賤必然休矣!”李昶聽這一番話大有道理,心中一凜,對這老兒輕視之心頓去,屈身為禮道:“老丈既然如此說,又不嫌小王愚陋,不知道何以教我?”譚昕不敢受李昶禮拜,忙站起身回禮道:“不敢。這就是三王子跟王爺的不同,王爺對老兒這樣賤民出身的幕僚,自闌曾多看一眼。其實草野大澤之中,不乏能人,古圣先賢拔將相于壟野,世家庶民之分,在上者不能太拘泥?!?/br>李昶聽這老頭口氣激動,心中不由得想起當年初識柯綠華時,聽她大言炎炎地嚷“仆人就不是人么?”想起她,亂成一團的心底微微平靜,低身扶起譚昕道:“過譽了。老丈若有教誨,但說不妨?!?/br>“我先前說有一計獻給殿下,若聽了江山社稷唾手可得;若不聽,只怕殿下命危矣,并非老兒危言聳聽。殿下失蹤三個月,這三個月之內,王爺大病一場,兵權十之歸了姜氏四虎,常言道臣強則主弱,此消彼長,王爺若玉體安康,則一切順遂;若王爺一朝不虞,三王子內無強援,外有虎狼環伺,那時候殿下怎么辦?小老兒一介草民,天下亂套了還有個茅草窩棚豆漿鋪子存身,三王子你能躲到哪里去呢?”一席話說殿昶冷汗涔涔而下,想到自己被二哥手下人追殺,一路狂奔到草原,差點死在那里;又想到今日在大帳之上,室內暖氣襲人,他父王猶羽被翠裘遮身——莫非父王就是因為害怕命不久長,才急著渡江坐上龍庭么?若真地這樣,這天下事還真地不可測了!想到這里,他真心實意地給譚昕鞠了一躬,低聲道:“譚公必然有策教我?!?/br>“當斷不斷,反受其亂!三王子,與其讓他們渡江失敗傷了大軍元氣,不如挾天子以令諸侯,矯詔召集姜家四虎,送做堆滅了他們。那時候殿下大權在握,王爺也不能把你怎么樣!”李昶聽了,上下掃視譚昕幾眼道:“你這個計策固然快,可惜北方都城里還有我大哥和姜王,南部未定,北部已失,總不是個萬全的法子。何況我父王對姜家人十分倚重,我若行此叛亂之事,只怕立時送了我父親的命,老丈可知比沒娘的人更可憐的是啥?就是又沒爹又沒娘的!”說到這里,李昶長嘆一聲,“我本來以為老丈教我天下大事,不想聽到這番言語,難道是我走眼了么?”那譚公不以為忤,手捻著白胡子笑道:“這是一個最快的法子,既然殿下不肯,小老兒還有一計,雖然不能立時鏟除姜氏四虎,但能阻止王爺渡江。殿下可以趁此良機,整肅姜氏,削了他們兵權,這樣一旦王爺駕鶴西歸,這天下再也無人能與王座了?!?/br>“老丈說來聽聽?!崩铌埔娺@老頭果然智計百出,心中暗暗佩服的同時,又暗嘆他父王枉稱一世英明,如此人才在鼻子底下三十年,竟然不知道利用。想到這里,他心中又是一動,心底深處隱隱地意識到,若自己得了這天下作皇帝,恐怕比他父王作得好!這個念頭把他嚇了一跳,他自小崇拜父親,燕王在他眼里就如十全十的天神一樣。一朝發現這個天神不過是個凡人,連自己都能輕易將之擊敗,心底之震撼,簡直難以形容。“殿下派人到軍中散播謠言,就說西北蠻子和北方各州的指揮使要趁亂進攻汁。王爺再怎么急于速進,也不敢冒著兩面受敵的危險,必然班師?!?/br>一席話洞徹李昶肺腑,想到義兄鐵勒和自己外公靺鞨頭領祚榮,一拍大腿道:“老丈一句話,真是讓人茅塞頓開!”他可以分別送信給大哥鐵勒和外公祚榮,讓這二人虛張聲勢在邊塞集結軍隊,父王不知底細,自然回師。李昶心中一塊石頭落了地,對譚昕更為賞識,大笑道:“譚公如此人才,屈居幕僚,委屈你了。若老丈不嫌小王愚陋,我跟父王說,老丈從今以后在我帳下可好?”這譚昕求之不得,忙屈身拜謝。李昶跟譚昕一直暢談到掌燈時分,心中于天下大勢更加了然。送走譚昕,他在帳內回思良久,想到姜家人才濟濟,軍權在握,父王對他們又極為倚重,自己與之內斗,鹿死誰手尚未可知。他心中條分縷析,輕重之間不過片刻權衡,已知道自己若要在權斗中存身,對父親的孝道就顧不得了!箭在弦上,不得不發,他上一次運氣好撿回來一條命,可不敢指望下一次還有這樣的好運。深人靜,寒風中送來更鼓的聲音。他在上翻來覆去地睡不著,平素不管身處何地,只要一想到柯綠華就覺得內心平安喜樂,此時卻思潮翻涌,一股子不祥的預感籠罩在心頭。他天最喜隨心所,此時諸事不順,做什么都左右掣肘,想到姜家,想到柯綠華,想到天下江山,一個人盯著空蕩的黑虛空,整整想了一。第二天他正打算傳話下去讓眾人散布謠言,不想傳令兵送來家書一封,信口是晞的封印。李昶心底一動,展開信,第一頁說道他家中種種怪異事件,秀菱產了怪胎,供奉母親喜容的大殿坍塌,楊靖造反,以及姜王抄了他府上的事,也提到柯綠華被平安接出去,另一頁則著重于楊靖透露的鮮州黎州指揮使要起兵爭奪天下,讓父王和李昶早做準備云云。李昶看罷大喜,如此一來,他倒省得麻煩大哥鐵勒和外公祚榮了。他把第一頁信紙藏好,拿著家書直奔燕王營帳。進去見他父親也正在看晞的家書,李昶跪拜之后稟道:“父王,鮮州和黎州的指揮使不日就要興兵,事不宜遲,咱們須速速班師?!?/br>燕王最擔心的事情發生了,渡江之舉頓成泡影,無奈之下長嘆一聲道:“留下姜老七和五萬人守在這里,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