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14
郁婕云淡風輕道:“惠帝同高祖也不像?!?/br> 劉徹瞇眼道:“你是在暗示朕什么?!?/br> 傳聞,惠帝劉盈是呂后同旁人所生。 而高祖親口所說,太子不類朕。 這話與劉徹今日所說,何其相似。 郁婕不動聲色道:“最后惠帝依舊稱帝,何況妾身并非呂后?!?/br> “也是?!眲刂贿@么說了一聲。 兩人安靜下來,尷尬在蔓延。 兩人對峙著。 劉徹突然道:“只要太子不做錯事,這帝位遲早是他的?!?/br> 郁婕反唇相譏道:“恐怕一旦錯事牽連,便不是他的了?!?/br> “是?!眲鼗卮鸬乃?。 郁婕明知道歷史上的結果,也知道大家都在促成正結局,卻依舊問了句:“你還記得我弟弟的話?!?/br> 劉徹嘆道:“是朕對不住他,朕不悔?!?/br> “你還記得陳皇后否?”郁婕又問。 這么多年,她依舊是他心中的傷疤,他身邊來來往往那么多美貌女子,早該忘了的,只是他以為不痛了,聽聞時還是會抽痛一下。 郁婕見他不答,便道:“我現在懂陳皇后那時,她為什么會看著你向陳家下手而不阻止了?!?/br> 她道:“因為舍不得,因為信了你給的虛假承諾?!?/br> 劉徹還是不說話。 郁婕道:“我從未信過你,我貪圖的就是女子的至尊之位以及帶來的好處,我覺得我是不虧了,可我弟弟卻信了,他太傻了,他們太傻了?!?/br> 劉徹拂袖而去。 有那么片刻,他有些悔了,因他在想,如果重來,他還會不會做出同樣的舉動,他不知道。 但正因為這么想了,他就知道自己后悔了。 他不應該悔的,為了皇位,他已經失去很多很多了,一開始他為了得到阿嬌才愿為帝,后來想要的越來越多,除了她,還想要自由,一個不受制約的朝堂,一個千秋萬代提起仍會稱頌的賢名,所以就棄了她。 此外還有那么多士兵的名。 他沒有錯。 他走在廊上,看著遠遠點著的宮燈,又重復了一遍。 他沒有錯。 他的眼睛亮了起來。 正文 第二百九十九章衛國衛家衛天下26 這大漢天下,他為它付出太多,他,什么外憂內患他解決了就是,他做了很多很多事。 推恩令;鹽鐵和鑄幣權收歸官府;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擊潰匈奴、東并朝鮮、南誅百越、西愈蔥嶺,征服大宛,首開絲綢之路;首創年號;興太學。 這一樁樁,一件件,哪個不是偉事。 所以,他沒錯。 心底卻有微小的的聲音反駁著,可你沒了阿嬌jiejie啊,你沒了一心一意只對你好的人,你看看左右,可有一個是真心對你好的?哪個不是別有用心待在你身邊的。 真對你好的那個嬌縱女孩子,再也回不來了。 你找尋那么多容貌艷麗脾性囂張的人有什么用!她回不來了!永遠回不來了! 已經老去的帝王突然靠著廊柱不動,侍衛不敢上前,只好站在后面。 好半晌,帝王才離去,只是他待過的地方隱隱有水澤。 他啊,表面上是那個無所不能的帝王,實際他不過是停留在過去再無法走出的懦弱孩子。 那夜過后,他已經下了決定,過幾年便退位,只要劉據不做出什么錯事來。 而留在屋中的郁婕見他走了之后,嘆了口氣,她知道,倘若劉徹真對陳阿嬌有些許好感,今晚心里鐵定不好受。 她總覺得劉徹對陳阿嬌是有些在乎的,他們之間的關系可以用一句話來形容——贏了天下輸了她。 這句話形容劉徹再適合不過。 有人愛江山更愛美人,而有人贏了天下輸了她。 說到底不過是選擇不同罷了。 那么,他呢? 不靠譜的郁婕感懷別人的傷心事,順帶想起了自己的糟心事。 公孫當年是哪種呢? 她想起了從前的猜測。 他若曾是紂王,恐怕便是負盡天下不負她。 這么一想,毫無節cao的郁婕略微歡喜,面臨快要到來的死結局,也沒有半點兒介懷。 別給她提什么三觀節cao啥的,這些她通通沒有。 她只相信,一個男人為她做到這份上,她必須得動容啊。 她捧著花癡臉睡覺去了,也無暇傷感,更不介意公孫來了一趟就不見了的行事作風。 因為,她被自己的腦補打敗,心情不錯。 人心情不錯總是會寬容一些的。 公元前91年。 命定的正結局終于到了,若是拋去一兒一女,郁婕真恨不得大肆慶祝一番自己可以走了,可正因為這一兒一女,一向豁達灑脫的她,明知道結局,卻還是憂傷起來。 公孫敬聲,丞相公孫賀的兒子,母親衛君孺是衛家大姐,他行事驕奢不守法紀,居九卿太仆之高位,擅用北軍軍餉一千九百萬錢。 事情敗露后被捕下獄。 這時,劉徹下詔欲抓捕的陽陵人朱安世卻遲遲未能歸案,公孫賀便請命此差以贖公孫敬聲的罪過。 劉徹答應此請求。 后來朱安世果然被捕成功,卻在獄中上書誣告公孫敬聲與陽石公主私通以及行巫蠱詛咒天子之事。 劉徹知曉之后大為震怒,令有司深查公孫賀所犯罪過。 公元前91年春正月,抓捕丞相公孫賀,并冠以公孫賀興利弟子賓客不顧黎民死活等多條罪名,公孫賀父子死于獄中。 郁婕知曉,這是劉徹動手的征兆,距離衛家覆滅沒多少時間了。 劉據不敢向劉徹求情,更不敢問,生怕劉徹見他來氣,擼了他的太子之職。 當然,劉徹此時在甘泉行宮,劉據也見不到他面。 不得不說,他這太子當的實在是窩囊。 劉據便想找到她問上一問。 郁婕閉門不出,心中嗤笑,少年,你還年輕呢,這只是個開頭。 果然,此事卻遠未結束。 同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