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8
書迷正在閱讀:我是鄰居我姓王,你有困難我幫忙、當老師知道我是吃雞主播后……、撿個boss當寵物(rou)、一顆小草莓、繆斯的墮落、來,吃餅干、互聯地府、有個明星同學是怎樣的體驗、(英美同人)超人是我小學同學、不如將就在一起
“爹爹?!?/br> 謝遠在門口眨著明亮的眸,掃視一圈伯伯叔叔們,最后看向他爹爹。 “爹,廚房可還剩吃食?娘親說,幾盤糕點,根本不能塞住她的牙縫!” ☆、13 盯著層層繚繞的朦朧帷幔,許晚晚安安分分的在床上挺尸,睡意全無,睜著眼睛默默的發呆。 大概是剛才吃的有點多,這會兒摸著圓嘟嘟的肚腩,許晚晚也不好意思抱怨什么,畢竟......是她自己要求的份量! 人家阿力可真是個賢惠的,知道自己一整天折騰下來,定然沒有時間填飽肚子,吩咐廚房給留了幾份熱烘烘的飯菜,就等著她開金口,簡直有先見之明。 婚也結了,飯也吃了,許晚晚不自覺就想到了洞房花燭夜,心里還在惴惴,老好人阿力比她自在得多,囑咐她好好休息,他與那幾個朋友許久未見,今夜怕是有許多話要促膝長談,就不來房間打擾了,大可安心歇息。 許晚晚心頭“嘖嘖”,默默給男子點了三十二個贊:乖乖,天底下能以她的心情為第一要素而考慮的男人,除了她老爸,就只有阿力大大了! 雖然萬事無憂,只需她秒睡,可是人嘛,一到三更半夜無人關注的時刻,就容易多想,何況許晚晚吃的又多,更加輾轉反側。 再說了,她曾經在這個房間里看見過蟑螂,雖然眼下這臥室已經打掃干凈,看起來煥然一新,可小強是什么物種?諒你清除的多勤密,也會見縫插針的鉆進來好伐? 不,其實這也不算什么擾人的問題。 許晚晚重重的嘆息一聲,歸根結底——她想家了。 經歷了這幾日的倉惶,在她穿過來不到一周的時間里,居然就從青春活力美少女一夜變為有個便宜兒子的年輕少婦,而且坑爹的是,與丈夫并無任何的感情基礎,純粹是為了救急,才把自己的終生大事給隨便辦了。角色轉換太過跳脫,她一步步跟著應對,到頭來,卻發現自己還是什么都不清楚,什么都不能把握住。 她是誰?這個身體有什么樣的過往?未來該怎么辦?真的要和這個老好人馬馬虎虎過日子? 這個阿力又是什么來頭?相貌不凡,做事周全,怎么看也不應該是屈居于此的平庸之輩,跟著他是福是禍? 那位謝遠小朋友一看就很精明,阿力那般年輕,這孩子又是快踏入青春期的毛頭小子,打死她也不相信這兩人是父子,兄弟還差不多! 趙國國情如何?真如這具身體記憶中所言的那樣太平? 千回百轉間,驀然想到了自己的家人和朋友。 也不知道父母看到她一睡不醒后該是怎樣的傷心,她還有沒有機會回去? 思及此,許晚晚不爭氣的淌下淚來,吸吸鼻尖揉向泛紅的眼圈,越想越難過。 她本該繼續做她溫室里的嬌花,繼續成長為三觀端正的青年接班人,努力為了夢想而奮斗,怎么一眨眼,安逸的生活就分崩離析了呢? “娘親,你睡著了嗎?” 軟濡的童子音忽然傳來,許晚晚趕緊擦擦眼角坐起身,掀開紗帳看去,謝遠小朋友的影子疊在門外,喚她的聲音又小又輕。 “還沒呢,怎么啦?”許晚晚披上外衣,準備下床。 “爹說,若是您腹脹睡不著,可以起來轉一轉,消消食,不過要多穿幾件衣裳?!?/br> 這大約就是所謂的事無巨細,體貼備至吧。 許晚晚五味雜陳的胸口倏然間撥云見日,心頭發熱。 是她足夠幸運,至少在這異世,還有一個如此關懷著她的人! 此男子若是圖她的美色,早在第一晚就欲行不軌;若是圖她的家財,何苦枉費家底,替她這樣一個連身世都想不起的人辦親事?若是偽善,今夜就該猴急的與她行房。 如此種種,她也不該再自艾自憐,人家都這么幫她了,她也要好好疼惜自己,不管身體的原主從前是怎樣的身份,怎樣過活,從今往后,該由她來作主! 堵心的事情一旦豁然開朗,霎時明白不必庸人自擾,還能有難倒她許晚晚的事情? 在院門口沒踱步兩下,少女的心思漸漸無憂,困頓便席卷而上,索性打著哈欠回房,倒頭就睡。 阿力家這一場娶親大事,足足讓他家出了名。一時間,鄉里鄉親,甚至連鄰村的人都知道,平日里低調到與他們無二致的阿力,竟然是個財大氣粗的! 人家不是不露富,而是時候未到罷了。瞧瞧這場婚事辦的,堆金迭玉,沒有幾家能籌備的如此體面,八抬大轎一頂也沒有落下。 就他們村貧瘠的境況,生計大多只能維持自給自足,哪里有閑錢把婚事辦成縣里的規格?況且村里就這么百來口人,外來流動人員少的可憐,嫁娶之間大多相互認識,有些還是指腹為婚,各人都曉得彼此的家底,自然不會苛責對方的嫁娶模式不夠氣派,更有貧寒者,只在窗戶上貼貼喜字圖個氣氛,連家內器物都不曾換新。 當然,這也和風土人情有關系,一來么,這里是個窮山溝,畢竟不能同其他富饒地域相比較,有錢也有買不到的東西,能置辦的貨物顯然沒有其他地方多;二來,此處漢夷結合之地,各有各的喪嫁風俗,相互雜糅。早些年剛收復川成縣那會兒,也有想過統一禮司,可喬徙而來的漢人看不起當地夷蠻,不肯歸為一類,夷人也不樂意丟掉老祖宗的規矩,紛紛抗議,如此一來,只好暫擱再議,這一擱,直至今日也沒有個說法下來。 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這么攪合著,成親這等大事,沒有被地方政府規劃注重,百姓們各自按照自己的門路辦,有些是怎么簡單怎么來,反而顯得不倫不類,無法被看重起來了。 而此次阿力這一場迎親習俗,走的是漢人大統之禮儀,除了排場沒有縣城人家那般浩蕩,在禮俗上挑不出一絲兒錯,導致后來也有許多人家跟風了一回。 大家暗地里尋思,連一個窮人家都能把老祖宗的規矩整的體面大方,他們難道還要落了貧戶的下風?遂也不再辦些“四不像”的婚禮,規規矩矩按著禮制來,倒很是興起了一股正統親事禮節,惹得知州長官重新考慮漢夷合二為一的事。 且不說大家都在感嘆阿力家的“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光嫌棄他家寒酸而遲遲不肯說親的媒婆們都悔青了腸子。 要是早知道這小伙兒對媳婦如此舍得,就是有一個拖油瓶兒子跟著,也無妨嘛! 當然,這些后話,阿力小兩口暫時一無所知,他們還在新婚夫婦的相處模式上磕磕絆絆。 好吧,磕磕絆絆是單方面的,就許晚晚一人而已。 阿力老好人是一個地道的獵戶,早出晚歸,這次娶親過后自然更忙,要勤快的把家底墊上,沒有那么多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