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3
根路燈前停下,他隨手推開被薔薇枝蔓織滿的鐵柵欄門,映入眼簾的是一棟掩映在樹木里的歐式木質小洋房。 一位戴著圓邊眼鏡,身穿格子襯衣的老頭站在門側,奧蘭多一瞧見他,就邁開長腿走過去,一把攬住老人,勾肩搭背道:“老雷德,我們好久沒見了?!?/br> 被稱作老雷德的精神老頭笑瞇瞇回:“孩子,我的老年癡呆沒有那么嚴重。如果我沒記錯,我們兩天前剛見過面?!?/br> 奧蘭多在他面前像個陽光燦爛美少年,他攜著老頭子慢慢往房子里走:“我們進去聊?!?/br> 老頭道:“你后面似乎還跟了一位小姐?” 奧蘭多揮揮空閑著的那只長臂:“不必在意,她會老老實實跟上來的,比小狗還要乖?!?/br> 秦珊深深吸氣呼氣,淡定,淡定,人生自古誰無死,虎落平陽被犬欺,大女子能屈能伸…… 然后我們忍辱負重的中國少女,屁顛顛地跟進了小樓房。 小巧的水壺在灶臺上嘟噥,煮著開水,老雷德打開壁爐上的臺燈,廚房瞬間亮了,他從櫥柜里取出兩袋茶包,分別放進白色瓷杯:“家里只有紅茶了?!?/br> “沒關系?!眾W蘭多應著,取出茶幾抽屜里最新的一份報紙,坐到了秦珊身后的折疊椅上。 至于秦珊,她此刻正對著電腦,屏幕上顯示的是比較陳舊的“indos xp”的啟動程序。 紙張悉悉的摩擦聲傳來,男人似乎正在展開報紙,他嗓音清跳如泉躍:“你可以‘baidu’米酒了,但是不能干別的?!?/br> 秦珊聽著微軟那熟悉的開機聲,屏幕在眼底亮了,桌面壁紙讓人驚艷,是滿城鮮花,花毯,還有穿著鮮麗裙裝的少女,她們都佩戴鮮花,笑容也跟鮮花一樣美。 “這是每年一度的花節?!崩侠椎聦杀瓒松想娔X桌,茶包在沸水里打飄,漫出暗紅和香氣。 秦珊由衷贊美:“很漂亮?!?/br> 老雷德的笑容一直很慈祥親切:“是的,馬德拉最美的節日?!?/br> “快‘baidu’!”奧蘭德反感這些惡心吧啦煽情兮兮的交談方式,不耐煩地打斷他們。 秦珊吐了下舌頭,快打開Ie瀏覽器,搜到百度網址,習慣性按下shift ctr1,然后雙手攀上鍵盤,剛打算鍵入……呃,沒有中文輸入法。 真是不方便,她只好輸英文了:“mi jiu de zhi zuo fang fa.”然后按下回車。 在一旁目不轉睛監督著防止這女孩耍小花樣的奧蘭多撇開報紙,傾身靠近:“你輸入的不是中文?!?/br> 智能的百度網頁果然跳到了“米酒的制作方法”,秦珊無視男人湊近帶來的強大壓迫感,從兜里掏出特意帶在身上的小本子和黑筆,解釋道:“這是拼音?!?/br> 閱歷和學識都格外豐厚的老雷德也湊過來看了一會屏幕,替她證實,并加以贊嘆:“嗯,是拼音,博大精深的漢字文化,神秘的東方古國?!?/br> 得到確認,奧蘭多這才繼續展開報紙,余光又掃見版面上一條關于“自己船”的新聞,他講起葡語:“神奇的東方古國,我看是神煩的東方古國,到現在都不肯交贖金。愚蠢可笑的駐葡海軍艦隊和海事局也還沒找到我們?!?/br> 老雷德也跟著cao起葡萄牙語:“那么容易找到的話,奧蘭多號還能被稱作海上的無影刺客嗎?” 奧蘭多唇角浮現一絲殘忍的笑意:“真想把這幾個吃白飯的中國人全部殺光?!?/br> 老雷德將另一只杯子遞給他,癟著嘴笑道:“你不是還等著喝中國小姑娘親手所釀的米酒么?” 奧蘭多慵懶地斜了眼秦珊的后腦勺,冷嗤:“也不知道這笨頭笨腦的家伙能做出什么名堂,要是釀不好……” 他又突然換成英文,慢吞吞道:“就用一根鐵鎖把她捆著,一頭拴在船上,一頭丟進海里,開船帶著遛,順便吸引吸引魚群,方便大爺垂釣?!?/br> 兩個人一直嘰嘰呱呱說著自己完全聽不懂的話,秦珊也沒太在意,滾著鼠標中軸,一心一意仔細搜索著最詳細的制作方法,鎖定目標后,她從兜里掏出自己特意帶來的小本子和筆袋,翻出黑水筆,仔仔細細記下步驟: 1三斤糯米洗凈,用清水泡一宿。 2蒸鍋上鋪屜布,放入糯米,大火蒸。 32o分鐘后打開鍋蓋看糯米的樣子。 …… 還有制作酒曲需要的材料和方法…… 非常繁瑣復雜,對工藝的要求也很高,需要的時間也很多……看來還可以活很久了,秦珊在心里自勉。中學時期上課頻繁做筆記的鍛煉讓她寫字度有顯著提升,沒一會,就大體全部記下。秦珊還特意用紅筆標記出了一些重要細節,比如“拌酒曲一定要在糯米涼透以后”“一定要密封好”等等……還有每道工序的必要溫度,在標注糯米晾涼溫度的時候,她剛寫好“3o—4o”,“c”還沒寫上,就聽見奧蘭多那類似恐嚇的句英文,心一緊手一抖,刺啦一下劃破紙頁,把c寫成了L。 雷德先生聽見聲音,注意到她手邊密密麻麻的白紙黑字,彎起眼睛:“你很認真?!?/br> 秦珊埋頭唰唰唰記筆記:“習慣了,我記性差,所以還是記下來帶在身邊比較好?!?/br> 老人稍微認得幾個漢字,咬字不是很清楚地念道:“舊去(酒曲)?” 秦珊黑溜溜的瞳孔里亮起驚喜:“你會中文?” “幾乎不會,很少?!?/br> “嗯,是酒曲,”秦珊用清晰的中文念了一遍這個名詞,寫下最后一筆,闔上本子回過頭看他:“這種酒曲酵技術是中國古代的一個大明。酒曲中有灰霉菌和酵母菌兩種微生物?;颐箤⒌矸坜D化成糖,即糖化過程;酵母將糖轉化成乙醇,即酒化過程。只有這兩個過程都進行到適當程度,才能有美味的米酒?!?/br> 她臉蛋上洋溢出驕傲:“歐洲直到上世紀才知道這種方法,在這之前,都是借助麥芽將淀粉糖化并結合酵做成啤酒,我國古代的酵技術沒的說?!?/br> 又漲到姿勢的老雷德瞬間神光奕奕:“中國古代人居然就能夠利用兩種微生物的分工合作,真是厲害!” 民族歷史帶來的厚重自豪感和凝聚力,永遠是一個人獨自生存在外的強大能量源。 因此食材小能手秦珊的聲音都不由放高:“是啊,還有其它像醬油,醋,食用色素紅曲霉素,霉豆腐,泡菜,豆豉,臭豆腐等等,都是了不起的明,大部分是中國特有。打個比方吧,同樣是泡菜,美國的酸黃瓜太酸,味道也不好,這是由于他們加的是酵母菌和糖,酸味主要醋酸。而中國的泡菜利用的是乳酸菌,酸味主要乳酸,味道美極了,想想就流口水?!?/br> “很棒的酵手段,”老年人止不住地贊嘆,一臉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