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93
。但最開始先鋒隊遇到的困難,不是來自于沙漠,而是黎國內部的黨同伐異。在沙漠走到一半,顧雁聲發現大將軍給他們的地圖后半段居然是假的。前線的軍隊也牽扯著朝廷的勢力對抗,大將軍是丞相的人,而屢立軍功的副將顧雁聲只效忠君主,君主有意提拔顧雁聲。丞相豈能讓皇帝如愿,早就想著鏟除顧雁聲了,此次先鋒隊正好給了他一個神不知鬼不覺的時機。顧雁聲不是不知道大將軍和丞相對自己心懷不滿,但他卻萬萬沒想到,在有機會將蠻人一舉鏟除的重大行動前,丞相仍舊目光短淺地選擇內耗。后面劇本偶爾穿插著朝廷內部的戲,揭露了丞相這么做的原因,首先他并不相信那所謂的草籽有那么神奇的功效。其次,就算真有,那也不是他樂見其成的。只有不斷的戰爭,丞相才能夠將兵權一直放在大將軍手里,君主投鼠忌器,不敢隨便動他,也抽不出心思去對付他;只有不斷的戰爭,他才能從中謀取私利,大發戰難財,要是天下太平了,他不就等著被君主清算了嗎?當顧雁聲把地圖有假的事情說出來,先鋒隊產生分歧,又分成了兩派。一派認為趁還能記得回去的路,立刻回去,等找到正確的地圖重新出發,不要做無畏的冒險。另外一派——其實就是顧雁聲的意見,他覺得就算回去也拿不到對的地圖,而且一旦返回,又要錯過一個春天,而這一年中,不知道將會有多少無辜將士和百姓死于戰亂之中,他們應該繼續走下去,沿著水源,尋找去往雪山的路。當然,顧雁聲是先鋒隊的絕對領導者,他的話沒人不敢聽,那些有異議的人也只能服從命令,繼續出發,在沙漠中苦苦跋涉。然而當遇到一次覆滅了他們三分之一士兵和絕大部分食物飲水的沙塵暴后,矛盾更加嚴重和凸顯,饑餓、焦渴、白日的炎熱、夜晚的寒冷,摧殘著每一個人的心智。終于在這天高皇帝遠的荒涼無人區,顧雁聲的絕對權威不太好用了。出現了想原路返回的逃兵。對待逃兵,顧雁聲采取了最為冷血和果斷的處理方式,當場格殺。一場sao亂又被鎮壓下去。顧雁聲雖冷血,但他的忠誠和能力依舊毋庸置疑,他鼓舞士兵,面對困難始終身先士卒,以豐富的經驗在沙漠里艱難尋找維持生命的水源和食物。在此期間,秋來一直是顧雁聲最好的幫手、最信任的對象,甚至有時候也能看到顧雁聲背后的脆弱和茫然,盡管一閃而逝。直到歷經了種種有著濃郁象征意味和隱喻人類社會的磨難后,又一件事,使得秋來也不能再茍同顧雁聲的做法。那是一次先鋒隊的絕境,出發時一百人的隊伍,到現在只剩下十人。三天沒喝過水的他們瘋狂地挖掘沙漠上的一株植物,直到挖掘了三米多深,才挖到一點濕潤的沙子,他們吮吸著沙子,貪婪那一點微不足道的水分,這點水分很可能讓他們再活一天。也僅僅是一天而已,前路依舊無望。當濕潤的沙子潤濕了喉嚨,先鋒隊有幾個人絕望地嚎哭起來,沒有任何淚水,聲音干啞得如同石頭摩擦,刺耳,鉆心。顧雁聲明白,先鋒隊雖然還剩下十個人,但魂早就已經死了。他忽然之間也萬分疲憊,就想躺在他們挖出來的坑里,一起死去。當他準備說出來時,一聲嘹亮清脆的喊叫如同天籟般降臨。那是一位牧民的孩子!蠻人的牧民!這不遠處有個小湖泊,叫月亮湖,水草肥美,一小批牧民在這里牧馬,孩子貪玩,騎馬走遠了點,發現了顧雁聲一行人,將他們帶回營地,救了他們。先鋒隊死里逃生,喜極而泣。顧雁聲懂一些蠻人的語言,但這一批牧民顯然有點與世隔絕,和主流蠻人語言有點不同,兩撥人磕磕絆絆的聊天,時常鬧一些笑話,感情倒越來越熟絡了。秋來和最先發現他們的孩子玩得尤其好,其實秋來也只是個孩子而已。這是先鋒隊最快活的時光,牧民的無私照顧讓他們很快精力充沛,對未來又充滿了希望。顧雁聲從牧民那里迂回弄來了去雪山的地圖,正當他們準備再次出發時,顧雁聲卻說出了一個讓秋來無法接受的決定。顧雁聲要殺死這里的所有牧民,因為他懷疑牧民知道他們的身份,并暗地里已經密謀要去告密。以免行動失敗,只好斬草除根。秋來第一次與顧雁聲產生了分歧。兩人的對峙,依舊是顧雁聲取得勝利,顧雁聲讓其他人把秋來綁了起來。在離開牧民的那天晚上,顧雁聲等人調頭返回營地,殺了牧民,又放了一把火。但在火光中,秋來的身影出現,領著一個還活著的小孩子,朝遠處逃走。顧雁聲看到了,但他沒去追,眼里是跳動的火光,誰也分不清,那一剎那他想些什么。顧雁聲和剩余八人,繼續去尋找雪山。然而,他們走到了絕路。原來,牧民給他們的地圖,也是假的,指向的是沒有水源和植被的荒漠。顧雁聲他們無法再得知,這是否是交流出了誤差,還是牧民發現他們黎國軍士的身份而故意為之。如果是故意的,那么那一段快樂的時光對于雙方都虛假到了極點,但也真實到了極點。他們真實地感到人世溫暖,是戰爭把他們割裂成兩個對立的陣營。先鋒隊基本上都死光了,只有顧雁聲一個人兜兜轉轉,拼著一口氣回到了戰爭前線。那些草籽散落在干涸的荒漠,生命力頑強如斯,也只有死寂的下場。彼時正發生一場戰爭,形銷骨立、狼狽不堪的顧雁聲誤入戰場,但誰也不認識他了,他們都道顧雁聲早就死在沙漠里。顧雁聲被黎國的士兵隨手捅死,一句遺言都沒說出口。命運就是這般滑稽。與其說這是戰爭題材,不如說是反戰爭片。李從一看完劇本,心情更沉重了。緩了好幾天,李從一才從主觀情緒里掙脫出來,開始從客觀專業的演員角度分析和揣摩劇本。這劇本對導演的要求無疑是巨大的,除了劇情外,還充斥著大量隱喻和象征,如何在兼顧劇情流暢度的同時,鮮明地展現隱喻,是很考驗導演功力的,要不然一不小心就會陷入艱澀枯燥的漩渦。不過既然陳岱川選擇了印西,說明他對印西的導演能力很看好,李從一就等著看了。顧雁聲這個角色倒是十分貼合陳岱川,畢竟太子是真的帶過兵上過陣殺過敵的,而他本人也是死在戰場上,表現戰爭對人的摧殘沒人會比他更出色。至于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