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4
書迷正在閱讀:相愛(rou)、養兒是個技術活(rou)、反派大boss掛掉之后、總裁,咱們的蛋丟了、癢,癢,癢(rou)、與父(rou,1V1)、飛鴿交友須謹慎(H)、美人宜修、鴛鴛何必相報(rou)、[星際]完美雌性
的稅,他們種田的只要按照畝數交三成的農業稅就行了,可是人口要交的賦還是有的,三歲以上的,每人每年要交100文錢,不論男女,現在全家就要900文,明年二弟的女兒三丫就滿三歲了,到時就要交一兩銀子。 這是固定要交的,以后家里人口越來越多,也只會越交越多。 家里現在每年的固定收入估計只有三、四兩吧。 除此之外,家里每年還需要出一名男丁到朝廷指定的地點服徭役,每年需要服20天的徭役,這都是白干的,沒有補償,活又重,不是壯勞力的話,回來后都會大病一場。 自己兒子的小身板能受得了嗎? “只要我兒子考上秀才,就不用交稅,不用服徭役了,還可以免除三十畝地的稅,兒子那么聰明,我認為他一定能考上的?!毙£愂系恼Z氣是斬釘截鐵的。 顧大河想想兒子平常的行為也贊同地點點頭,一想到自己兒子成為秀才公就滿心地興奮! 他老顧家還沒出過秀才呢! “二弟的意見根本就不重要,最重要的是爹和娘的,只要他們同意,一切都不是問題?!毙£愂系恼Z氣很是冷靜,她繼續道,“我知道娘平日里不喜歡大伯,也不喜歡你們讀書寫字,生怕你們把家給敗壞了,不過我認為只要想個好法子改變娘的想法就可以了,到時我們不用做什么,娘也會安排好的?!?/br> 她靠近顧大河耳邊小聲說了幾句。 小床上假裝睡著的顧青云豎直了耳朵也沒能聽到是什么。不過他還是很興奮,不枉他平時對他娘的暗示。 自從一年前他身體大好后,他才有精力琢磨自己以后該干哪一行??催^家里人干活的辛苦后,他一點也不想種田。 前世他也是農村長大的,當時有雜交水稻,有肥料了,一畝水田根據情況不同可以收獲上千斤的稻谷,就這樣,村里也沒聽說有人種田能發家致富的。 現在在林溪村,一畝地平均產3石稻谷,也就是180斤左右。 顧家的稻田照顧著很精細,肥料也下的足,就有250斤,他們家分的水田有10畝,可收獲2500斤,早稻3文錢一斤,倘若都賣出去的話可得7.5兩左右。 水稻一年兩季,晚稻口感較好,價格上升為4文錢一斤,可得10兩。 收完晚稻后,就要開始在水田里種土豆,到次年3月初,就一定要收了,因為插秧的時候到了,不能阻礙水稻的種植。 在這個時候,土豆還不是特別大,不是成熟的最佳時期,而且土豆價格低,1文錢一斤,每畝可收成500-800斤左右,顧家可收600斤,每年還要留出一畝地種蘿卜和菘菜,只有9畝可用,這就收入5.4兩的銀子。 家里還有8畝的旱地,也只能種植玉米或紅薯了,兩者的產量是紅薯稍勝一籌,每畝也是只有600斤左右,價格也很低,1文錢一斤都賣出去的話,可得4.8兩銀子的收入。 旱地不能每年都種紅薯,還得輪著種其他的,比如大豆之類的,可以肥地。 這就是農田的收入,一共有27.7兩銀子。 再加上家里織布、別人找爺爺去做木工活的錢、爹和二叔打短工的收入,整個顧家10口人一年最多有35兩銀子。 這個銀子還要用來交稅,三成的農業稅只收稻谷和小麥,本地是收稻谷,其他紅薯和土豆是不收的,那10畝水田折成銀兩就需要上交5.3兩。 旱地只需要上繳每畝每年200文錢的農業稅,加起來就是1.6兩左右。 所以在顧家每年的總收入就有差不多28兩的銀子。 在紅樓夢里,作者曾經說過24兩小戶之家可過一年。而在林溪村,每人每年起碼要花2兩銀子,所以每年就只剩下8兩。 可是,顧青云還沒計算種子的成本呢,減去人口賦稅和種子費,家里最多只有五六兩的收入了。 這是非常理想的狀態了,還得老天爺開眼,都是風調雨順的好年節,萬一有個意外,就會減少收入。 自從顧青云算出自家的收入后,他就覺得種田真的沒出息,以后他種一輩子都不能發家致富了。畢竟現在都有土豆、紅薯和玉米了,這些在現代都是高產量的作物,可是在這里,肥料只能靠人和豬拉出來的,肥料太少了,根本就不夠肥田,還要從鎮上或村里的其他人家買,這又是一筆支出。 再說了,這些作物的種子都沒有經過改良,產量肯定沒有現代的高,能上600斤已經是豐收了,還得精耕細作,很耗人力,村里人每年還得配合一些野菜和自家種的青菜,勉強可以騙個肚飽。 在古代,士農工商,階級分明,可是只要活得好,經商他也不嫌棄,反正有錢啊??墒撬窒?,每朝每代,有錢的商人都是待宰殺的肥豬,被人割了一茬又一茬,實在沒安全感,地位太低了。 還一定要給自己找個靠山,要不然家破人亡也是有可能的。 最主要的是,他想不出自己該如何經商,該怎么發財。 現在連土豆、玉米和紅薯都有了,豬下水村里人很愛吃,去晚一點都很難買到,河里和溝里的泥鰍黃鱔和魚起碼是葷菜,即使費油有腥味,多的是村民去找來吃。 逃荒的時候觀音土都吃了,樹根也扒了,更別提河里的東西了?,F在村里的小河,天天有小毛孩在捉魚吃。 其他的,能讓他經商發財的,一時半會,他真的想不出。 至于“工”,他爺爺就是木匠,可在鄉村,大多數的男人都會一點木工活,做個凳子什么的,自己做就行了,反正不用錢。只有講究一點的人家才會請專門的木匠來做。 去學其他的手藝活?現在都是傳男不傳女,講究“教會徒弟餓死師傅”,去做學徒相當于做長工,什么活都要干,師傅把秘訣捂得死死的,最后還不一定能學到真本事。 反正,學手藝一定很辛苦,這一行也不適合他,他貌似吃不了那種苦。 最后,只能發揮自己的優勢,那就是讀書了,讀了十幾年的書總會有點心得吧,即使現在是繁體字,顧青云也覺得自己應該比本地的土著要好一點。 而且讀書人的地位在古代很高,萬一走狗屎運能考上秀才的話,那就進入“士”的階層了,一般的小吏和地痞流氓也不敢輕易地敲詐你。 再加上自己的身體狀況,從三歲起,顧青云就下定決心一定要讓家里人送他去讀書。 可是讀書是一件很花費錢財的事,怎么才能讓家人同意呢?這就很傷腦筋了。 前幾年剛來這里的時候,相信他們顧家還是存了一筆錢的,可是當時田地還很貧瘠,賺的錢肯定沒有現在的多,再加上當時他和小堂弟二娃子生病花的錢,特別是他花的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