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11
情總是好的。能夠做自己喜歡的事情,那是再好不過的了。牟染月深有體會! 憑借著個人畫展,牟染月開始在繪畫這個圈子有了一定的名氣。雖然遠遠不及那些大師,可是她的畫作也能成為大家爭相購買的對象了。自從開始畫畫,牟染月覺得自己的世界開始有了色彩。 另一邊,孫義博也在跟自己的父母商量著。 “爸爸mama,寒假我想陪嘉應一起去山區支教?!?/br> “去我不反對,可是安全第一位。有任何事情,及時跟我打電話。出門在外,要讓我和你mama放心?!边@是嚴肅的孫爸爸。 “??!這么有意義的事情,我也好想參加。不過,看你的表情,我就知道你是不歡迎我的。記得在外面照顧好我的嘉應,一切聽從她的安排,不許惹她生氣。在外面,你就是她的保鏢、助理、廚師、司機,知道嗎?要是我的嘉應有一點點受傷,我可是要為你是問的!” 龍琴女士一如既往的霸道。此時的她,已經完全偏向了自己未來的兒媳婦。有一個偶像當自己的兒媳婦是什么樣的體驗?有一個超級維護女朋友的老媽是什么樣的體驗? 相信將來龍琴女士和孫義博都會告訴我們的。 于是,寒假開始的第三天,嘉應和孫義博已經踏上了奔向西南某大山山區的路上。沒有直達的飛機,甚至連火車都沒有通。他們乘坐了24小時的火車,到達了一個名叫漢古的小站。 看著這個古老的,仿佛只存在于紀錄片里的小火車站。孫義博舉起了手中的相機,這個畫面,讓他一下子仿佛回到了八十年代。 在火車站工作人員的指引下,他們來到了位于火車站東邊的一個客運站。這里人煙稀少到簡直不像是一個客運站,除了三三兩兩的工作人員,幾乎看不到乘客的身影。 他們找錯地方了? 孫義博找到工作人員一問才知道,這里每天只有上午和下午兩班客車。而且,下午的客車已經發車了。也就是說,今天客運站不會再有客車發往塔固鎮了。那怎么辦?孫義博一臉茫然。 在城市,就算是凌晨還有加班的公交車??墒?,在這里一天只有兩班客運專車!這究竟是一個什么樣的落后的地方?而且更加令人抓狂的是,火車站附根本沒有住宿的地方。 得了,他們這是要睡火車站或者客運站的節奏嗎? 希望小學的地址是海成大叔發給嘉應的,他以為她只是想要了解一下大體的情況。海成大叔根本不知道嘉應和孫義博此時正在去往塔固鎮寧西村的路上。 “大叔,我們都是去塔固鎮支教的老師。您看看,有沒有什么其他的法子,可以讓我們去到塔固鎮的?我們也不可能就在這兒等到明天早上班車發車吧?”嘉應求助的看向看守車站大門的門衛。 “你們都是支教的老師?”門衛大叔好奇的看著面前這兩個明顯看起來像是城市里長大的孩子。城里的人真漂亮,跟電視里一樣好看。大叔心里忍不住驚嘆,臉上也帶出了難以置信的神情。 “是的,我們想要去塔固鎮,可是我們不知道每天只有兩班客車?!睂O義博解釋道。 “你們等著,我去幫你們問問。我記得老吳明天休假,他今天應該是要回塔固鎮的。到時候,你們應該可以坐他的順風車過去?!遍T衛大叔熱心的幫他們張羅去了,看樣子還挺有希望的。 “對不起,嘉應,是我沒有考慮周全?!彼趺匆矝]有想到,出門的第一步就被卡住了??梢?,之后的幾天還指不定有什么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 “沒關系,我們都沒有這樣的經歷。說起來,誰知道塔固鎮竟然這么偏僻。每天才只有兩班客車,也不知道那里的人們是怎么生活的?”嘉應對于未來一個月可能遇到的問題倒是不擔心。她憂慮的是學校的情況。 “好了,孩子們,你們運氣好。今天在火車站上班的老吳要回塔固鎮。我已經跟他說好了,等他交班了,就來這里接你們過去。你們再等一等,他還有半個小時交班?!遍T衛大叔一看就是熱心腸的人,嘉應和孫義博連連感謝。 半個小時的時間很快就過去了,嘉應、孫義博和門衛大叔的聊天隨著一個滿臉胡須的中年大叔的到來,而結束了。 來到交通工具的面前,嘉應和孫義博都愣住了。這是一輛有拖箱的三輪摩托車,而它看起來也有些年紀了。吳大叔點了三次火,終于點燃了摩托車。 “上車吧?我們要準備出發了?!睘榱俗屵@兩個看起來就是城里的孩子坐的舒服,老吳甚至特地將自己放在值班室,晚上用來加衣服的大棉襖墊在了車底。畢竟都是農家出來的車輛,里面再怎么說也有不少的灰土。 孫義博牽著嘉應上了車,他們沒好意思坐在一看就是吳大叔外衣的大棉襖上面,而是從行李里面拿出了一床毛毯和一張野餐桌布墊上。 吳大叔見狀,也沒有多說什么。倒是發車的時候說了一句:“傍晚了,山里涼。路上要是實在冷了,就把大棉襖給裹上??蓜e冷壞了!衣服都是干凈的咧?!?/br> 由此可見,刁民并非出自窮山惡水。大多數時候,壞的只是人心而不是哪個階層。 一路顛簸,對于嘉應和孫義博,這樣的體驗,真是從來沒有過的。哪怕是曾經生長在陸家的嘉應,也沒有經歷過這樣艱難的路程。如同吳大叔所說,冬天的寒風在摩托三輪車的行駛中,幾乎如同刀子一般割著他們的臉頰。 孫義博將嘉應攬在懷里,再將大棉襖裹在他們身上,才勉強可以抵御這么刺骨的寒風。 第115章 顛簸了差不多一個半小時, 終于在天徹底黑下來之前,到達了塔固鎮。得知他們要去到鎮上最遠的鄉村寧西村, 吳大叔還特意挽留嘉應和孫義博在自己家里住了一晚。在他們這個位于西南腹地深處的小鄉鎮,是沒有旅館和招待所的。 嘉應和孫義博非常感恩吳大叔, 素昧平生的他卻可以如此熱情的招待他們。尤其是在寒冷的冬天, 吃到吳大叔的老婆親手搟制的面條,嘉應和孫義博覺得這是他們吃過的最好吃的一頓飯。 吳大叔家里在鎮上可以算得上是條件好的家庭了, 因為他在火車站有一份穩定的工作。然而,盡管如此,他們家也只是一座青磚的大瓦房而已。 為了招待城里來的支教老師, 吳大叔老婆還特意拿出了連他們自己都舍不得蓋的棉被。在這個偏遠的小鎮, 一間寬敞的瓦房之中, 昏黃的白熾燈下, 孫義博緊緊的摟著懷里的嘉應。因為,實在是太冷了。 “義博, 你有沒有后悔跟我一起出來?”嘉應好奇的抬頭, 看向抱著自己的孫義博。連續兩天的奔波, 他還沒有來得及處理的胡須已經長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