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3
把之前的拍的照片選擇一些組成一個系列,做一個小型展覽,書出來之后也可以到書店做活動、簽售,同時直播,還可以邀請另外一些旅游達人或者業界名人做互動,作者也會在自己的朋友圈、微博打打廣告,到時候多個平臺同時推動,把話題炒起來?!?/br>PPT到了最后一頁“謝謝觀看”,劉承影面向大家:“以上就是我第一個選題的情況?!?/br>底下嘰嘰喳喳議論了一下,然后開始一一發表意見。“基于廢墟的思考,這一點不錯,書名就比較中規中矩,沒有體現思考這個點?!?/br>“從作者的學歷看還不錯,之前有出過其他書嗎?”“沒有,這是第一次出書,之前寫過游記?!?/br>“既然是旅游書,可以考慮成書附贈明信片?!?/br>“我倒覺得明信片不太必要,感覺不搭?!?/br>“插圖取景得巧,不然起不到什么作用?!?/br>……看大家說得差不多了,社長才開始發言:“代入性與互動性是未來的趨勢,不只是旅游,很多方面都是。這個選題不錯,具有營銷價值,也有可cao作性。制作過程中要時刻注意選題的核心,文本定位、形式定位、裝幀定位都要協調好。多花點力氣做好一本書,爭取為社里多樹一個品牌?!?/br>“明白?!眲⒊杏包c點頭。“成本方面怎么談的?”“作者那邊可以出兩三萬?!?/br>社長沉吟一下,接著說:“既然作者有一定的群眾基礎,可以跟作者溝通,讓他們眾籌?!?/br>吳純鈞愣了一下,聽過眾籌治病的、眾籌開店的,沒聽過眾籌出書的。反看劉哥,一臉風輕云淡的淡定。“判斷一個選題是否具有品牌發掘價值,一個看選題本身,第二看作者。在出版界,作者資源可以說是最重要的資源了。有故事的作者更是好作者,可以成為營銷的動力。比如說的作者J.K.羅琳,生活困難的單身mama堅持寫作最終獲得成功,這樣一個勵志故事本身就是極好的營銷素材,是一劑能夠調動讀者興趣的興奮劑。老劉你是社里的老編輯了,你說說你這次是怎么找到作者的,讓他們學學?!?/br>劉承影點點頭,說道:“一開始我打算做另一個主題的,我找到一些相關主題的書籍,從中篩選出最吻合的文風和內容,然后上網查找作者,恰好百度上能搜到作者資料,知道了他在業界的一些業績,小有名氣,也出過幾本書了。網上沒有更詳細的信息,于是我打電話到那本書的出版單位,找到責編溝通。因為我有認識的人也在那家出版社做,就拜托他幫忙,最終成功拿到作者的聯系方式。“約好時間到對方家里去,但是羅部長本身也挺忙的,對于再出一本書沒有多大的興趣。那時他兒子兒媳也在場,我就跟他們聊了起來,發現他們倆人的旅游經歷也挺豐富,說起旅游的感受也很能體現年輕人的價值觀,我就順勢邀請他們寫書。“羅部長雖然自己不出書,對于孩子要出書還是支持的。小夫妻兩個是第一次出書,也挺興奮的。后來我又約他們談過幾次,敲定了寫作的核心內容和形式。“新人作者雖然沒有足夠的名氣,但有可塑造的基礎。并且比起‘有經驗’的作者,新人總是比較能夠尊重編輯的專業性和權威的,你跟他們說的東西他們都會好好考慮,不大會有成見?!?/br>看劉承影說完了,社長補充:“選題策劃能力和挖掘優質作者資源的能力是一個編輯的核心能力。你們要多逛網站,什么論壇、豆瓣、知乎、天涯、馬蜂窩,多去認識一些有趣的人,看到某些領域的專家就去勾搭一下,好作者不是你坐在辦公室里就能找到的,我們以前沒有網絡,還要跑到書店去翻版權頁,抄作者,抄責編的聯系電話,你們現在多方便啊,要好好利用?!?/br>“策劃作品的時候要有IP思維,做出口碑,成為一種現象,成為我們社的品牌,讓人提起這本書就想起我們穗城社,想到穗城社就聯想到我們社的品質,就像商務印書館、中華書局、三聯書店那樣?!闭f著轉頭對著吳純鈞和陸鳴鴻,“你們四室偶爾也提提選題?!?/br>陸鳴鴻應了,吳純鈞默默地低頭看鞋子尖。劉承影又接著說了兩個選題,然后程西鳳報告了一本主題出版的,梅花說的是一套合作書,看內容還不錯,打算跟對方談談,改為本版書在社里發行。四室一向是沒什么選題的,只是匯報了今年的合作情況,并且預估一下明年的。雖然下半年的書號減少了一點,但工作量不減。有的合作方投機取巧,把多本書組成一個系列,改成了套書,合一起的定價是高了,關鍵是他們本來就不打算走市場,不怕影響到銷售。明年還是要把好選題關,最好減少一些選題,就算是營收壓力,“薄利多銷”的策略也不該長期持續,把編輯變成廉價勞動力是缺乏遠見的。開了一整天的會,散會的時候每個人都有點頭昏腦漲的,收拾收拾,晚上少不了又是出去搓一頓。年度選題會都開完了,年終(獎?但愿有)還會遠嗎?當然,在此之前還有一項每年必備的任務……作者有話要說:本章場景模擬某腐的親身見聞,僅是一個普通的個例~話說現在的童書真是有些泛濫,因為是個香餑餑,又沒有什么準入限制。PS,某腐真的不知道要怎么勾搭作者,嚶嚶嚶~~~第14章第十四章年會表演陸鳴鴻終于犯錯了。將近年底,稿件任務也越發緊急,因為要趕在印刷廠停工之前終稿下印。印刷廠的工人很多是外省來的民工,至少要提前半個月放假,有些甚至提前一個月就跑了,畢竟春運真不是開玩笑的。陸鳴鴻當時手上有好幾本稿件沖突,加班也是加得恨不得吃飯都省了。但是年會表演的節目還是要跟著大家一起排練的——是的,每年必備的任務就是年會節目表演。陸鳴鴻犯的錯是,扉頁書名有個字錯了,是形近字,他沒發現,而且書脊的著作方式跟封面的不一樣,他也沒發現。其實遺漏錯誤也很正常,問題是遺漏的錯誤在封面、扉頁、版權頁這三處“臉面”地方,扣分就比較嚴重了,讀者看到也會懷疑書的質量。簽印稿被退回來的時候,陸鳴鴻難得臉上燒起來了。心里有點忐忑,不由自主把全書檢查一遍,還真檢查出其他問題來——動版了。細思恐極,讓排版員改完再三確認沒問題之后才簽印。其實稿件還沒有下印,什么改動都還好說,就是出了藍樣也還有修改的機會,但是陸鳴鴻還是深刻反思了一回。這種情況他之前看書的時候其實看到過,但他卻沒有按照書上建議的那樣去做,一一排查,到底也是抱著僥幸心理的吧,盲目自信活該被現實打擊。晚上,陸鳴鴻把書找出來,把上面的建議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