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44
書迷正在閱讀:胡蘿北與桃花酥、探春慢、十年暗戀終成空!不如當我親家公!、元帥的rou嘟嘟影帝、你看別人家的總裁、帝妃嬌、圖林愛情故事/追楓逐日、十棄、我發現,我爸,是女裝大佬、重生之我不是顏控[星際]
勢未愈的臨晝獨自坐在軍帳之中,喝了一夜的悶酒,目中盈盈,似有淚光。與他一起換藥出來的內侍總管感慨著,「老奴從陛下小時候服侍起,打小,也就見他哭過兩次,上一次是與懿王離別,如今……唉……」叔侄間一向感情深厚,懿王會突然謀反,連屠三城,兵敗之后,卻是半句解釋都無,干脆利落的自盡于招降使面前。問遍跟著謀反的屬下與懿王家眷,皆是一臉懵懂,只說王爺像發了失心瘋般,忽然開始招兵買馬,鐵了心要謀反。他們勸阻無能,不忍這向來待他們極好的主子獨自送死,只好相從。看完口供的臨晝并未下令對這些叔父昔日的手下用刑逼供真話,即便起兵謀反,在他的心中,懿王始終都是他感情極好的叔父。叔父忠心耿耿的手下,便是他的手下,叔父需要照料的家眷,便是他需要照料的人。臨晝向來風流多情,他的多情并不僅僅在對待美色上,對于在意的、親近的人身上,亦是如此。比起為了奪得皇位,他寧愿相信,懿王之所以謀反,必定有他的苦衷。他怎肯在搞不清整件事之前,就先妄下判斷,被同樣不明就里卻上書要求嚴懲懿王從者的朝臣左右,將叔父屬下與家眷重罪下獄。但他同樣不愿在朝中蒙受眾臣的壓力,故而在懿王下屬與家眷入京途中,預先做下了安排,當著所有人的面,囚車與馬車,皆埋在了突來的山崩中。另一方面,他卻又著人備船,找了最牢靠的雙桅木船,帶上所需金銀,將詐死的懿王從人與家眷一同送往海外。「這么一來,只怕孤王到死,都沒法子弄明白叔父謀反的真相,但只要他的家人平安就好,叔父已死,這真相即便知曉,亦于事無補?!?/br>這一切的安排,臨晝都未曾瞞著他,甚而當日里,負責找船的,正是眼前這位剛剛被提拔上來的右丞相上官桐。如今舊事重提,顯然,這事情定然是有了新的變故。「老丞相此來這般惶急?可是其中出了什么岔子?懿王謀反之事,可是已查明了原因?」這是臨晝積壓多年的心事,能有個定論,總是好的。白辰安望著老丞相的目光,帶了一絲自己都未察覺的期待。出乎他意料的,對面的老人卻沉重的搖了搖頭。「老夫收到探子消息,說是旗郡有人作亂,據探子所報,作亂之人打了已逝的懿王名號,以吾皇沉迷道術,不理朝政為由,起兵聲討?!?/br>從他扮作臨晝的模樣,頒下旨意,要潛心修道至今,不過數旬而已,旗郡偏遠,要收到皇榜,當地的官員布置張貼好,亦不過在這幾日之間。怎可能在短短的幾日間,便能組織好兵力,釀出動亂。那便只有一個可能,這動亂,是早已醞釀好的,只不過借著皇榜,有了起兵的借口而已。懿王的家眷悉數死于山崩之中,乃是眾所周知之事,如今這謀反者敢明目張膽的打著懿王的旗號,只怕手中當真有些信物才是。難道是那數年來流落海外的懿王后人,再度渡海歸來,要完成他們主子的遺愿?那是否意味著,臨晝多年來記掛于心的事,終于能有個了結呢?「還有一事,雖然未曾證實,但實在太過奇特,老夫思慮再三,還是決定先告知公子為好?!估铣邢嘌赞o間頗有些猶豫。「何事?」「據聞,這領頭作亂之人,體貌特征與辰安公子頗為相像?!?/br>「與我極為相像?」白辰安怔了一下,難得的,在人前露出了驚愕的神色。「正是如此,這是探子繪制的,領頭人的形貌,乍眼一看,確然與你有三分相像?!拐f話間,已緩緩的展開了帶來的卷軸。畫像上的臉孔并不十分的清晰,顯然是在緊急狀態中順手描下,畫者亦不過具備基本的畫技,只能草草的描出個輪廓。但這輪廓已隱隱能看出畫中人的長相。「老丞相您太客氣了,哪只是三分,這畫像上的人,活脫脫便是我本人?!拱壮桨部嘈χ鴮嬀磉f了回去。懿王之事向來是臨晝心頭的一根隱刺,如今這事又牽扯上了他,看來,只怕他是不得不去旗郡走一趟,查探其中的原委了。好在旗郡雖遠,到底他有化形之術,御風而行,不過半日的光景,便能到達。出行前,到底不放心被他禁錮在殿內的人,辭別了老丞相,白辰安轉身回到寢宮,穿過重重帳幔走進去,放眼所及,便是散落了一地的各郡文書與奏折。臨晝一臉想殺人的表情,惡狠狠的提了朱筆,拖著長長的鎖鏈,埋首在案幾一側奮筆疾書,仿佛拿著什么臟東西似地,寫沒幾個字,就迫不及待的將批完的奏折往后一丟,也不管墨跡根本就還沒干。白辰安就這么站在帳幔后,帶著深深的笑意,安靜的望著他。這一刻,只有他與他兩個人,沒有別人。多希望,時光能永遠停下來,不再流逝下去,不需憂慮未來,不再追憶往事。只要兩個人就好,其他什么都不需要。我只想,就這么一輩子立在一旁,靜靜的凝視著你,甚至不需要你發現我的存在,回以同樣深情的目光。只是這好不容易偷來的美好時光,我到底,還能擁有多久?旗郡的所在,位于東島的最北側,與西側連綿起伏的赫連山脈不同,東島的北側,是一片廣袤的濕地。當地人半數以上都是漁民,世代居住于此,歲歲年年,以捕魚為生,退潮之時,沿海的灘涂上,總是不乏各種魚蝦蟹螺。故而當地人的生活雖然貧苦,靠著每日出海捕魚,依然能過上溫飽的生活。「在溫飽能夠滿足,又無人逼迫的情形下,多數的人都會選擇安分度日,即使有心作亂的人,也是沒法煽動起安穩生活的人跟著作亂的?!?/br>這是當初無意中聽到朝臣議論懿王謀反之事,所聽到的一句評論,這也是所有朝臣萬分戒慎,堅持上書,要臨晝嚴懲懿王余孽的原因。懿王在封地,向來只有治理權,并無兵權,何以他登高一呼,富庶的封地百姓,會跟著舉起矛頭,對準中央朝廷?需要怎樣的煽動力與號召力,才能達到這種人人心甘情愿,放棄安穩生活,轉而跟著鋌而走險的地步?白辰安隱沒了身形,在旗郡四處觀察了半日,所見所聞,皆是一片平和的生活氣息。捕魚的男人揚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