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41
錦榮笑了笑,目光澄澈平靜,“回來之后,我還沒去看過母妃?!?/br> 在錦榮的執意下,朱景帝還是同意了。 永寧宮, 見到分離許久的女兒,容貴妃卻一改往日的溫柔慈愛,而是冷冷道,“你眼里還有我這個母妃嗎?” 錦榮溫和一笑,“我若是沒有,就不會來見您了?!?/br> 她雖不在意與容貴妃這段母女情誼,但原身畢竟是她的女兒,也該有個妥善的了結了。 “那你還如此荒唐,膽大包天,你要把你六哥拖累死才好嗎?” 因錦榮進來就讓宮人們退去,容貴妃也不再顧忌,發泄著一腔怨氣,話里話外都是埋怨錦榮給她六哥添麻煩。 錦榮等她說完后,才平靜道,“我來,是為了告訴母妃一個消息的?!?/br> 她凝視著容貴妃,一字一句地道,“父皇已寫好了封我為皇太女的詔書?!?/br> 容貴妃震驚不已,面色也越發蒼白,“怎么可能,陛下怎么會做這樣的事?” 她心心念念的是玄淳當上太子,但結果卻是她的女兒,未來的皇太女。容貴妃知道陛下向來寵愛小九,但沒想到居然寵愛到了這個地步,容貴妃尚未回過神來,怒斥道,“哪有女子為帝的事?百官不會答應的?!?/br> 錦榮還挺有耐心地為她解釋道,“我和父皇會讓他們答應的,一切我們都已準備妥當?!?/br> 容貴妃還是難以相信這個事實,“你去求陛下改變主意,讓你六哥當太子好不好?” 錦榮平靜道,“母妃應該知道我在江南被刺殺的事吧?!?/br> 她望著容貴妃的眼睛,“也有六哥的一份?!?/br> “還有熙月宮落水的事,九公主真的……差點死在了那里?!?/br> 不,是真的死在了那里,哪怕六皇子只是袖手旁觀,已香消玉殞的九公主也會寒心吧。 容貴妃瞬間被打擊到了,她絕想不到玄淳會對自己的親meimei下手,她立刻抓住了錦榮的手,“怎么可能,玄淳是個好哥哥,他那么疼你,不會做出這種事。一定是有人挑撥離間,小九,你們是同胞兄妹,其他人都是不可信的?!?/br> 然而錦榮的一句話讓她癱軟坐在了地上“這些都是金督衛查到的?!?/br> 錦榮將衣袖從容貴妃手中輕輕拉出,“母妃,還記得永慶九年的事嗎?” 永慶九年?容貴妃怎么會忘記,她秀眸閃過一絲慌亂愧疚,那時她已經憑著一雙兒女晉為宮中唯二的貴妃,可娘家也不過是落魄小族,一時突如其來的榮華,迷了她的眼,不像初入宮時那般小心謹慎,反而驕矜了起來,有次冬日,她因為一宮女犯了些小錯,當時她心情正值不悅,怒極活活打死了那宮女。 若是在前朝也算不得什么,頂多落得名聲不好,可朱景帝素來對宮人寬和,每隔幾年也會開恩放一批宮人回鄉,更嚴禁宮中妃嬪皇子公主私自非重罪打殺宮人。 容貴妃以小家出身高居貴妃之位,本就引得不少人嫉恨,出了這事,就直接捅到朱景帝那里,朱景帝大怒,就要將貶去貴妃之位。 若非當時的九公主抱著容貴妃哭得撕心裂肺,引得朱景帝不忍,手下留情,最后只落得了個禁足一年。 也是經過這一遭,容貴妃才變成現在這般溫婉謹慎,看似淡泊不爭。 錦榮看著漸漸冷靜,或者說是想起了畏懼之心的容貴妃,溫和道,“母妃記得才好,別鬧了,我是求了父皇來見您一面的?!?/br> 若是朱景帝來,容貴妃可就不敢說剛才那些話了,當然也不會有機會對九公主說了。 錦榮離開永寧宮后,就有金督衛把守在宮殿四周,是朱景帝讓他們這么做的,他不希望會出現任何差錯。 而錦榮自回來后,就有了一處新的宮殿。 還未到晚飯時分,六皇子就來了,他得到消息倒是快,氣沖沖地找到錦榮這里來,不過被侍衛攔下了。 直到得了錦榮的話,才讓他進來, 六皇子溫玄淳眉頭緊鎖,面上全是對容貴妃的擔憂,“為何金督衛守在永寧宮,還不許我見母妃?” “這是父皇的意思,六哥不必擔心?!卞\榮放下手中書卷,朝他溫和微笑道。 “宮門快落鎖了,六哥還是早些回去吧,別讓六嫂和侄兒擔心?!?/br> 看著這樣說話挑不出半點差錯的的九公主,溫玄淳忽然覺得有些陌生, 不知從什么時候起,那個時時都會依賴信任他的單純小妹,成長為如今運籌帷幄,機敏聰慧還贏得民間愛戴的九公主。 難道她已經知道他做的事了?是父皇告訴她的? 溫玄淳心中有些恐懼起來,但錦榮依舊對他溫和笑道,“六哥回去吧?!?/br> 這神態像極了朝堂上的父皇,一樣的寬和而威嚴,不容拒絕。 …… 永慶二十四年七月,九公主溫錦榮被封為皇太女。 第240章 讀心公主 聶重言在江南兢兢業業的賑災, 修復河堤, 處理這些后續事宜。好在九公主走之前給他留了一隊金督衛,不至于讓他這個文弱書生獨木難支了。 埋伏江南三年,搜集到足以顛覆江南官場的證據的一介書生, 也稱不上什么文弱, 反倒是兇殘無比,令尚存的江南官員光是聽到他的名字就心寒膽顫。 不過,聶重言還是沒想明白為何有人會在弘州刺殺九公主, 之后也似乎也無人提起此事,讓江南那幫官吏背了鍋, 聶重言心里很清楚, 他們未必有這樣的膽子, 和如此粗陋的手段。 也許是離開京城太久, 不了解京城的形勢了。 這個疑問, 一直等到九公主回朝后被晉為皇太女的消息傳來, 他才瞬間懂了。 原來一切都是在為九公主鋪路。 發現這個事實的百官內心的震驚不亞于任何一位皇子, 他們心心念念著從龍之功, 甚至都站好了隊, 結果陛下不聲不響選擇了九公主。 然而他們想上議時, 卻發現毫無作用,論功績,論名聲, 甚至是江南一行中九公主表現出來的能力, 都勝過了所有皇子。 唯一的劣勢便是九公主是女子。 但有陛下在, 這些也都不成問題。 當一位帝王選擇了他屬意的繼承人,而這位帝王又不是那么的懦弱無能毫無掌控力,誰也無法改變這個事實了。 陛下這兩年雖然因為勞累過度,小病不斷,但依著如今調養的狀況,分明還是春秋鼎盛,支持到皇太女勝任帝王之職,也毫無問題。 朝中百官不得不接受這個事實,并考慮如何應對本朝有史以來第一位皇女時,眾皇子們還沒從回過神來,仍是恍恍惚惚。 勾連起這趟江南之行的始末,哪里還看不清,父皇早有立九公主為皇太女的想法,之前是未透露出心思,不過是為了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