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95
個人喝的大醉,還東倒西歪敲了面館的大門。 “阿榮,收留我們一晚,千萬別和我爹說?!鄙蚴老鍙姄沃?。 為了找到那個失蹤的妾侍,他們在查到的妾侍過去情郎開的酒館還拼起酒來,雖然得到了他們想知道的,但還是醉的一塌糊涂。 寧希濂和湛文清還手拉手,唱起將進酒來了,為免吵醒了宋阿爹宋阿娘,錦榮一手刀下去把他們打暈了。 沈世襄看到這一幕,直接倒下去了。 小易過來幫忙,問道,“把他們扶到哪去?” 錦榮看著這三個放浪形骸的人,沒好氣道,“我家哪有多余的客房,” “隨便拼幾張桌子,拿被子過來蓋上就好了?!?/br> 因著錦榮的隨性,寧希濂三人早上起來時,都是腰酸背疼,頭還暈乎乎的。 “我怎么感覺脖子好像被人打了一下?”湛文清摸了摸后頸,疑惑道。 “我也是?!睂幭eヒ餐瑯右苫蟛唤?, 想起昨晚一幕的沈世襄:“……” “你們醒了啊?!卞\榮從后院里走出來道。 想起昨晚的醉酒,幾人都有些不好意思,稍稍洗漱了一下準備回書院。 “今天就是最后一天了,可惜還是沒找到兇手?!鄙蚴老鍑@氣道,昨晚費了那么大勁,結果卻找錯了人,那個妾侍并非害她家老爺的兇手,只是趁機卷了錢財躲起來。 洗漱時,寧希濂不經意間瞧見湛文清袖口處露出的一點疤痕,忽然想起了昨晚喝醉時,不小心扯開湛文清的衣袖所看到的疤痕。 心不禁往下沉。 “希濂,你聽到我說的了嗎?”見寧希濂沒回應,沈世襄走了過去不禁擔憂道,拍了拍他的肩膀,“我想知府大人也不會怎么為難你的……” 寧希濂強扯了個笑容,“我們先回去再說吧?!?/br> “我好像……遺漏了點東西?!?/br> 等錦榮再出來時,他們已經不在店里了。 ———— 錦榮再見到湛文清,已是在渝州府衙大牢里了,因為他就是殺害那秦姓老爺的兇手。 “他們剛走吧?!卞\榮放下食盒,對牢里的湛文清道,好在還未判刑,湛文清又有舉人功名,還是可以探監的。 只是來看的人不多,誰肯和一個殺人兇手扯上關系呢。 湛文清見到她,微微一愣,似是沒有料到,又點了點頭,算是默認了錦榮剛才的話。 錦榮蹲下身,打開食盒,里面有一碗新做好的面,她隨意道,“我看你也沒用心嘗過我家的面吧?!?/br> “我娘的手藝不錯?!卞\榮抬起眸子,看向他平靜道,“嘗嘗吧?!?/br> 湛文清沉默了半晌,還是拿起了筷子,他吃的很慢,和在店里一樣斯文有禮,吃完后黯然道,“文清讓姑娘失望了吧?!?/br> 不僅是殺人兇手,還卑鄙地利用阿榮姑娘接近寧希濂和沈世襄他們,從而監視并誤導他們的查案方向。 “還不至于?!?/br> 聞言,湛文清抬起頭看向她,眼中有些訝異。 錦榮淡淡道,“你不用奇怪,他們都已經告訴我了?!?/br> 湛文清殺人是為了報仇,那來自京城姓秦的老爺曾是他父親在外結交的好友,還帶回家招待,誰知對方貪圖他家財產和他母親的美色,與當地官府勾結,害人霸妻。 湛文清的母親不堪受辱自盡,而他之所以逃過一劫,只因年幼在遠方舅舅家,他舅舅得知此禍事,立刻改了他姓名,當做自家兒子,以免受到迫害。 錦榮蹙眉,“你已是舉人身份,日后入朝為官,不是沒有報仇的機會?!?/br> 湛文清嘴角露出苦笑,“這個問題,寧兄也問過我,我沒說,但我只說了一半,秦則遷認出了我,就在蹴鞠賽上?!?/br> “他還說,我長得很像我爹?!闭课那迕嫔下冻銎鄾鐾春拗?。 就是秦則遷,令他不到六歲就失去了雙親。 “還有一半的原因,我愿意告訴阿榮姑娘,這幾年來,我一直在查當年的真相,原以為真的可以憑自己的努力,令仇人伏法,但我沒想到,仇人已權勢赫赫,是當朝楊丞相的門人?!?/br> 錦榮明白湛文清沒有把這個原因告訴寧希濂和沈世襄了,提前向他們揭露官場的黑暗,未必是件好事。 “因為秦則遷身后站著楊丞相,所以知府大人才會讓寧兄立下軍令狀也要找出兇手?!闭课那逄痦ǘ聪蝈\榮,“阿榮姑娘,你相信嗎?其實就算寧兄最后一天查不出真相來,我也愿意自首?!?/br> “我湛文清沒想過要讓無辜的人因我受累?!?/br> 錦榮沒回答是,或不是。 反而說了一句奇怪的話,“你想活嗎?” 湛文清眸子微亮,卻又是一黯,“我殺了楊丞相的得力手下,他不會讓我活下來的?!?/br> 本朝律法并不苛刻,像之前的楚惜殺人,也只是被判了流放,而不是死刑,湛文清也是如此,可他殺的雖然不是朝廷命官,但只要逢迎楊丞相的人動點手腳,湛文清恐怕死都會很凄慘。 錦榮道,“那絕不要讓自己輕易死掉,也許有機會,你能出來也不一定?!?/br> 說完提起食盒就走人了。 湛文清苦苦思索著錦榮說的話,出去,談何容易,他畢竟殺了人,除非…… 除非是大赦天下。 第142章 滄海遺珠篇 楊丞相怕是要倒了,乍聞此消息的江知府也是心中一震, 曾經大力扶持陛下繼位, 黨羽遍布朝野, 還成了半個國丈的楊丞相,看來是要晚節不保啊。 江知府都懷疑自己是不是遠離朝廷太久了, 現在才聽到這點風聲。 緣由還在于三月前, 陛下重病, 命太子監國,以往因為淑貴妃楊丞相氣勢煊赫而一直隱于臺后的太子勢力終于浮現在了朝廷面前。 這才發現, 太子一脈居然已經掌控了不輸于楊丞相的朝堂乃至軍中勢力。 更令人畏懼的是,陛下的不聞不問,放任發展。淑貴妃和楊丞相恐怕也沒想到吧,過去陛下的種種榮恩,鮮花著錦,烈火烹油,也是讓他們松懈的手段。 盡管楊丞相還在,勢力龐大, 但太子又是嫡長子, 乃正統之位, 甚至東宮之中,已有兩名嫡孫誕下。而淑貴妃, 多年來膝下唯有一女,華鳳公主。 陛下壽命不久,眾朝臣也要考慮考慮站隊的事了。 至于楊丞相, 大廈將傾也。 江知府看著京中好友寄來書信里龐大的令他頭疼的訊息,他當初就是不愿摻和這些事情,也擔心淪為棄子,才自請外放。 而他學的儒家禮教,自然也更傾向于太子正統。 唯一稍稍讓他寬慰的是,楊丞相如今自身難保,哪有工夫來管殺他門人的兇手。 江知府也見過湛文清此人,知曉內情,既惋惜其才,又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