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87
罷嘴唇緊閉,沉默不語,過了好一忽兒才緩聲道:“我知道了,你下去吧?!?/br> 季銘行了一禮,俯首退出。房內一時寂靜得連掉一根針都能聽見。西硯眉頭緊鎖不出一聲,而李仕明心中此刻也是疑云密布。 過了片刻,西硯忽然說道:“要壞事,明日速速回京?!?/br> 西陵皇宮內,熠王正擺下盛宴款待東陵的使臣。 東陵國將三個屬國封地贈與西陵國,熠王覺得面上有光,很是得意。塔兒坐在熠王身邊,滿眼含笑地給熠王斟酒,而那東陵國使臣對熠王也是聲聲附和,畢恭畢敬。 東陵使臣在西陵皇城內住了兩日,留下贈與封地的文書,就回東陵國去了。 熠王為了彰顯身份,也為了讓天下人都知道東陵國對自己的重視,決定親自前去收取封地。于是他未等西硯回京,就迫不及待地出發去了東陵國。 自從熠王宣布去東陵國領取封地,袁長志就覺得不對勁,他勸熠王留在京師,先派人去東陵確認清楚再去不遲。但這時的熠王已經被虛榮沖昏了頭腦,不聽勸誡。袁長志無法,只好暗中調兵遣將,跟隨熠王出了西陵皇城。 袁長志突然隨熠王出使東陵國,讓云小魚的陡然不安起來。臨行前袁長志安慰云小魚說至多一個月就回來,云小魚并不答話,卻忍不住哭了。袁長志看著很是心疼,卻也沒有辦法。 二月中旬,西硯和李仕明趕回了西陵皇城,彼時熠王和袁長志的隊伍已經快到東陵國邊界,而東陵國說要贈與熠王的封地就在邊境。 這日西硯正在普化殿跟眾臣議事,忽聽殿外有人高聲道:“八百里急報———!”一名將士手舉一封書信沖進了普化殿,氣喘如牛:“……報!八百里急報!” 西硯扯過他手中的書信,撕開信封,抖開信紙,飛速地看了一遍。越看西硯的臉色就越難看,看到最后把信紙攥得稀爛。 李仕明見狀問道:“大人,出什么事了?” “東陵反悔,收回封地,陛下一怒之下攻打東陵,現在兩軍膠著在東陵的伏羲山,袁長志請求增援?!?/br> 殿上眾臣聽了,先是瞬間的鴉雀無聲,緊接著炸開了鍋。李仕明則心中暗道:“東陵一開始就根本就沒打算送什么封地給陛下?!蔽鞒幵俨徽f二話,立刻著手調兵,增援袁長志。 出城前,袁長志本想帶四萬兵馬,但被熠王減到了一萬,還訓斥袁長志帶如此重兵,倒讓東陵覺得西陵謹小慎微,一副小家子氣。 袁長志無奈,只得挑揀了一萬精兵,并對留在皇城的將士做了一番詳細部署。而袁長志事先做下的這些安排,讓西硯省了很多事。 一日后,西硯下令增援的大軍就離開了皇城,疾奔東陵伏羲山。 這時候的袁長志已經跟東陵軍隊周旋了多日,戰場的情況其實并非像西陵國內揣測的那樣糟糕。 自從上一戰獲勝后,袁長志將長途奔襲的打法加以總結,如果說對抗犒族的時候,他還是靠尋敵決斗、有險勝的成分在里面,那么這一次他則是完全按自己的戰術思想指揮將士,展開了一場漂亮的穿插迂回戰。 從東陵出爾反爾戲弄熠王導致熠王盛怒之下攻打東陵開始,袁長志就率領那一萬精騎,以一敵百,轉戰于東陵邊界的四個屬國之間。他用兵靈活、避實就虛、在奔襲中屢出重拳,閃擊制勝,打得東陵的軍隊暈頭轉向。 東陵將近十萬人的大部隊,卻打不贏袁長志的一萬人,消息傳回東陵皇城內,讓東陵國君怒不可遏。 東陵國國姓為“蒼”,國君名“漣”,此刻那漣王正在東陵皇宮的正殿太和殿上勃然大怒:“區區一萬西陵騎兵,為何多日不能拿下!” 殿上跪滿了臣子,均都垂頭不語,沒有人敢吭聲。漣王指著離自己最近的一個大臣,怒喝道:“你是軍機大臣,你說!” 軍機大臣叫魏博明,他伏在地上顫聲道:“西陵軍隊的統帥叫袁長志,此人善用突襲這種臭不要臉的打法,打完就跑,神出鬼沒,打得我軍暈頭轉向,現在……現在……” “現在如何!” 魏博明幾乎趴在了地上:“我軍都是正規軍,對這種打法很不適應,現在已經完全陷入了被動挨打的局面……” 漣王怒道:“你們讓一萬人打得屁滾尿流,還有臉跟我提什么正規軍!” 魏博明低頭不語,袖中撐在地上的雙手卻直發顫。 站在一旁的東魂這時對漣王說道:“陛下,那袁長志隨機應變的能力非常強,不按常理出牌。他率領的一萬精騎訓練有素、進退整齊劃一,而且西陵軍隊一路隨打隨搶,解決了糧草問題。照此打法只會讓他長驅直入,一路打到門口來?!?/br> 漣王聽到此處,打斷道:“那就打近戰,血戰!干什么總是被動地追著他跑?” “陛下圣明。依臣所見,可以將他引入伏羲山,讓衛南和姜城兩位將軍在山中以逸待勞,與西陵軍隊展開一場正面戰,讓那袁長志無取巧之機?!?/br> 漣王這下面色才稍有緩和,頷首道:“不錯,我也是這個想法?!?/br> 袁長志揮師東進,結果真的在伏羲山與東陵的衛南和姜城兩軍接戰。 這是一場真正的血戰。 此戰中袁長志慣用的突襲打法在這場戰斗中沒有用武之地,相反由于連日長途奔襲,西陵軍隊以疲打逸,伏羲山一戰打得異常慘烈。 待到西陵的增援大軍趕到伏羲山時,西陵的軍隊已經損失慘重。雖然最終取勝,但那一萬精騎僅回師了兩千人。 這一戰的前期,袁長志僅靠一萬人不到,從頭至尾頂住了東陵軍隊反撲的兇猛氣焰,在袁長志的領導下,西陵軍隊前赴后繼奮勇拼殺,視死如歸,一路血戰到底。 等西陵大勝,袁長志率軍回到西陵皇城后,熠王立即下旨,封袁長志為護國大將軍。 彼時督軍府已經設立,按照李仕明的督軍府吏制,護國大將軍官居正一品。這已經是近乎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了。 無論誰看,袁長志的護國大將軍頭銜都是名至實歸。因為如果沒有袁長志,熠王絕不可能活著回到西陵城。更重要的是,袁長志的軍隊從此樹立起了頑強勇猛的軍威,形成了絕不后退半步的強悍風格。 如果說對犒族的一戰還是牛刀小試,那么袁長志經過伏羲山之戰,毫無疑問地奠定了西陵第一勇將的地位,他在軍中以無可爭議的事實建立起了威信,至此屬下誠服、眾人欽佩,朝野上下對袁長志統兵的能力,再沒有人置疑。 禤熠回到西陵皇城先休養了數日,稍微恢復了些精神,就把塔兒抓了起來。他本想直接處死塔兒,但終究還是狠不下心,叫人先把塔兒帶到了寢宮。 塔兒一見禤熠,立刻攤在地上痛哭不止。 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