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58
選了哪個有威望的做了總管?” “募兵總管是馬軍都侯袁長志?!?/br> 那孟先生顯然是沒聽過袁長志的名字,問道:“他有什么本事,能做馬軍的都侯?” 李仕明便將袁長志自幼習武師從少林,而后又中武科頭名,在軍中手刃白狼等事,跟他說了一遍。 言畢,李仕明道:“孟先生,我方才見你英雄氣魄,提起馬軍都侯幾個字,面露悲傷,似心痛難以。我料想你與谷泰將軍一定交情匪淺。你問袁長志有何本事,可做馬軍都侯?實不相瞞,他武藝精湛無人能敵,在軍中揚名,自不消我多說。除此之外,長志與我還是結拜兄弟,他為人剛正不阿,胸懷天下,絕不是時寅虎一輩能比的氣度。以往軍中盡是烏合之眾,無有正見之心,此次我和長志負責募兵,就是志在清理禁軍,為西陵訓練一只精良隊伍,徹底平定邊地異族?!?/br> 他這番話推心置腹,說得那孟先生面有動容,他目不轉睛瞧著李仕明,好似要看穿他一般。李仕明還而復視,目光清朗,神色甚是篤定。 那孟先生不語,半天道:“好!我信你?!彼酒鹕碓谖葜凶吡藘刹?,心情似乎有些激動。 過了一會兒,他坐了下來,拿起茶碗,一飲而盡,而后沉聲道:“我姓孟名昭先,字晚侯。是谷泰谷都侯身邊的從五品龍翔侍衛。我祖上是圣祖御國大將軍耿青的表親,只不過我家世代從文,到了我卻喜武厭文。我自小練武,后來從軍跟隨谷都侯,他于我不僅有知遇之恩,我更視他為兄長一般。按我從軍的年頭和立功的數量,若為文官,至少也應該是正三品了。但咱們西陵武官最高至五品,谷都侯才只有五品。我隨他出生入死,他為我爭取到從五品,我已經非常高興了?!?/br> 李仕明聽到此處,點頭道:“谷都侯的人品和德行,我也曾聽說一二,讓人敬佩?!蓖瑫r心中暗想:“原來是文官世家,難怪雖然長了個五大三粗,名字卻起得很雅?!?/br> 孟昭先長嘆一聲繼續道:“可惜君子命短,小人命長!五蠻溪一戰,竟讓一場風雪奪去了谷都侯的性命?!?/br> 李仕明聽到這句話,忍不住問:“我當谷都侯死因有蹊蹺,原來竟真是因為迷路才命喪于山中?” “命喪山中是真,小人使詐也不假。如若不是孫有和時寅虎假傳圣旨,又若不是谷都侯忠肝義膽,他或許就不會死!” 孟昭先思憶往事,將當年五蠻溪之戰的前因后果,給李仕明和王二從頭到尾地講了一遍。 圣祖548年秋,朝廷封馬軍都侯谷泰為征討將軍,統領兩軍。谷泰、馬軍副都侯時寅虎、步軍都侯楊玄、步軍副都侯褚云飛四個人各自率領一軍,兵分四路討伐犒鴱兩族。 從西陵到犒鴱兩族的居住地,由于蓮花山的阻擋,一馬平川的南部草原反而不能走。 最易走的路是在臨河東部上游的南岸、南部草原東北部以及蓮花山北部的盡頭,這三地交匯處有一狹長的山谷,當地人稱作“薩拉山谷”。 薩拉山谷地勢平坦,水源豐富,犒鴱兩族也是經此地入西陵,但此地極易被埋伏。 另外一條路是由北至南,渡臨河,直接在兩族腹地登陸上岸。 臨河水洶涌湍急,這條路遠而且艱難,卻是敵人容易放松警惕的一條路。 谷泰自己率三萬騎兵,帶著褚云飛的三萬人馬攻打薩拉山谷;他同時命令時寅虎率兵三萬渡東西貫穿西陵的臨河,直搗兩族腹地;同時命楊玄率一萬精兵,橫穿南原,繞過蓮花山南部的盡頭,從后方突襲。 谷泰的作戰方案頗為有效,但他自己的三萬馬軍,為了打開薩拉山谷的缺口,也為了吸引犒鴱兩族的主力人馬、給時寅虎和楊玄創造機會,幾近全軍覆沒。 褚云飛帶領余下的兩萬多名兵士,與時寅虎及楊玄匯合,終于在五蠻溪大敗了犒鴱兩族。 等到谷泰趕到五蠻溪時,他的隊伍只剩了不到一千人,大部分都戰死在了薩拉山谷。 聽到這里,李仕明問道:“你覺得那時寅虎在戰事中可會做過什么手腳?” 孟昭先搖頭道:“那時寅虎打起仗來確實不含糊,他對西陵倒并無二心。陷害谷都侯是戰后回程的路上發生的事?!闭f罷他又繼續講了起來。 戰后,楊玄和褚云飛先行率軍回到了皇城。 谷泰和時寅虎的馬軍因為傷亡較重,稍作修整后,也準備返程。但就在他們撤到薩拉山谷時,從東面又追來了一只敵軍的隊伍。 這只隊伍極其勇猛精良,竟將谷泰和時寅虎他們殺了個措手不及,外加彼時糧草已經不足,西陵馬軍被逼得節節后退,一路被逼進了蓮花山。 李仕明忍不住打斷問道:“你說你們在山中迷路,說的就是蓮花山?” 孟昭先嘆道:“若非蓮花山,我們又怎么可能死了那么多人?” 李仕明會提到蓮花山,是因為那山是一座奇山,無論草原上如何溫暖如春,它卻終年積雪,一入山腳下,氣溫驟降,風雪交加,草木不生。 之所以叫蓮花山,只不過是因為山峰連綿起伏的樣子像蓮花瓣一般,若說蓮花的柔美和秀麗,其實跟那山是半毛錢關系都沒有的。 ☆、第四十章 憶蓮花山 當年五蠻溪戰后,從薩拉山谷的東面追出來一只精良勇猛的敵軍隊伍,將谷泰和時寅虎的軍隊直逼入了蓮花山。大軍在終年積雪的蓮花山中迷了路,軍糧也所剩無幾。 一進入蓮花山,天地灰蒙蒙一片,人抬頭看,不見光,不見云,早晚難辨,晝夜不分,沒有星辰可以定位,只有漫天如虎狼咆哮般的風雪,寒風凌冽,冷風刺骨,大片的雪花和成粒的雪塊打在人的身上和臉上,像刀割一樣疼。 來時的路已完全迷失,只能繼續向前,眼前只有翻越蓮花山一條路可走,否則就是等死。 入山兩天后,谷泰下令將所剩不多的軍糧優先供給傷勢最重的士兵,若有富余,再大家分吃。剛開始無人反對,但隨著軍糧減少,周圍又寸草不生,越來越多的人一天都吃不上幾口糧,積怨之聲慢慢在軍中四起。 又過了兩日,一些體質孱弱的士兵就都扛不住了。很多人沒有戰死在沙場上,卻凍死、餓死在了蓮花山的風雪中。頭天還靠著石頭睡覺的人,經過一夜,就悄無聲息地死去了。 就在這當口,一日孫有忽然跟谷泰說,出兵前時寅虎曾領過圣旨,圣旨上書,若此戰不利,統帥失職,則即刻由其交出兵權,賜其自盡,并由時寅虎接任領兵。 谷泰聽了頗為震驚,但孫有手中確實握有一卷圣旨,打開一看,也并無異樣。那時谷泰正因為將眾將帶入蓮花山的事,心中充滿愧疚,見到所謂的圣旨也沒有多想,便要領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