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71
料扣了幾天,現在高考完了,你要看資料嗎?”書信記錄?時進懵了一下,終于想起自己當初還拜托過廉君這件事,想起那個神秘的白月光,一下子來了精神,唰一下翻過身撲過去握住廉君的手,激動說道:“看看看!我要看!”……用最快的速度洗漱完,時進三兩口解決掉早餐,從廉君手里接過了裝著資料的平板電腦。資料很大,加了密碼鎖,時進暗暗深吸口氣,把它點了開來,輸入了廉君告訴他的密碼。文件打開后,一篇十分小學生畫風的優秀作文復印稿先跳了出來,時進愣了一下,往后翻了翻,發現接下來好幾頁都是這種稿件信息,有些懵。不是調查的書信記錄嗎,怎么全是稿件?“時行瑞把書信記錄抹除得太干凈,調查團隊查不出頭緒,所以換了個切入點調查?!绷m時解釋,又補充道,“這份資料并沒有查出太多明確的信息,你要做好心理準備,我讓人在繼續深挖,有消息了會再送資料過來?!?/br>時進聞言皺眉,又很快松開,翻回資料第一頁看了看,果然在那篇小學生作文的作者署名上,看到了時行瑞的名字。所以調查團隊這是把時行瑞發表過的文章作為調查切入點了?這個方向也沒錯,時行瑞要發表文章,肯定是要先投稿的,投稿就要用到書信。時進想著,斂了斂思緒,把注意力拉回來,仔細看了一遍作文內容和刊登日期,大概推算了一下,發現這篇作文是時行瑞十歲時寫下的作品,當時的時行瑞應該正在上小學四年級。資料里有說明,這篇作文是時行瑞第一篇發表出去的作品,由老師代投的稿,最后被市里一家很小的校園報刊收錄發表。調查資料的人很細心,在這篇稿子的后面,還標注了當年投稿老師的姓名和現在的情況,并附了照片。時進看了看照片,發現這個老師的照片他已經在之前看時行瑞的生平資料時見過,和自己并沒有什么相像之處,于是很快挪開了視線。他點開了下一頁資料,發現又一篇作文跳了出來,按時間推算,這應該是時行瑞發表的第二篇文章,距離第一篇的發表只隔了半個月的時間,依然是由老師代投稿,也依然是刊登在了同一家校園報上面。時進加快了翻資料的速度,發現整個四年級,時行瑞發表的作文全是由同一個老師代投稿的,也就是說,在這期間,時行瑞和外界是沒有書信往來的,所有對外的聯系都由那位老師包下了。到了五年級,時行瑞換了老師,之前教他的老師被調走,于是他的作文發表之路出現了一個小小的斷層,直到五年級下,他才又有了新文章發表。那依然是一篇作文,不過發表的地方變了,不再蝸居在那個小小的校園報上面,而是上了市里一家主流報紙的教育版,以優秀作文范例的形式出現在了一個角落的學習專欄里。從不知名的校園報,到市報的學習專欄,時行瑞文章的刊登平臺有了一個質的飛越,不過可惜的是,這個稿件后面沒有附著投稿信息。沒了老師的幫忙,時進可以很確定的說,時行瑞這篇作文的發表,肯定是他自己運作的。但無奈時行瑞把書信來往信息抹得太干凈,投稿信息根本查不到。時進不死心,抱著微弱的希望又翻了下下面幾份稿件資料,寄希望于會不會有漏網之魚,或者報社那邊會不會留有部分收錄文章的存檔,但很可惜的是,他能想到的地方,調查團隊顯然也想到了,時行瑞更是想到了,所以這部分信息依然是一片空白,調查團隊什么都沒查出來。整體看上去,時行瑞發表的稿子,就像是全都是憑空蹦到了報社主編的桌子上的一樣,完全無跡可尋。時進無奈認命,轉而開始注意稿件的其他信息,慢慢發現就是從這里開始,時行瑞的文章發表之路變得越來越順,越來越廣。從五年級下,時行瑞的第一篇作文登上市報的學習專欄開始,時行瑞這個名字就成為了市報專欄里的常駐風景。到時行瑞小學畢業,成功考上市里初中的時候,時行瑞已經是市民眼中耳熟能詳的小神童了。在時行瑞考上初中后,時行瑞的父母為了籌時行瑞的學費,變賣家產來到了市里,帶著時行瑞過了一段很難熬的日子。也就是在這個時期,時行瑞的文章終于不再局限在報紙上,慢慢被一些出版社和機構看中,編入了很多教材和輔導書里,拿到了一筆很豐厚的稿費,幫時父度過了來到市里后最艱難的一段日子。時進看到這里,翻資料的手停下,視線落在了其中一本編入了時行瑞文章的輔導教材上。教材是特意轉換過的電子版,封面和內容全部一比一照著書本還原,在這本輔導教材背面的介紹頁上,有一行字吸引了時進的注意——策劃編輯:簡成華。簡成華,這個名字有點眼熟。時進心里一動,忙把資料翻回了時行瑞六年級時在市報上發表文章的部分。廉君屬下送過來的這份資料十分詳細,詳細到時行瑞每一篇文章的發表,調查人員都會在后面仔細整理出在時行瑞文章發表的那一期里,報紙的整個版面出現過的所有記者和編輯的大概資料,并會把當時負責這個版塊的報社幕后工作人員的姓名資料也備上,其中負責審核稿件的人的資料會被特地標紅。時進在標紅的這部分名單中仔細找了找,很快看到了自己想看的——簡成華,市報教育版主編。一個是一直刊登時行瑞文章的市報,一個是編入了時行瑞文章的輔導教材,這兩個看上去沒什么關系的東西,卻有著同一個負責人,收錄了同一個人的文章,是巧合嗎?還是有什么更深的關聯。時進不自覺坐正了身子,翻起后面那些資料時,就不自覺多注意了一下簡成華這個名字。升入初中后,時行瑞的文章仍三不五時地就在市報上出現一下,簡成華也依然是市報教育版的主編,兩人明面上沒有任何私交,時行瑞的文章也沒再被編入教材。時進皺了皺眉,心里不確定起來。這樣看,前面的負責人重合,似乎真的只是巧合。他搖搖頭,把資料繼續翻了下去。升入初二之后,時行瑞不再只寫作文,開始逐漸接觸小故事和散文的創作,投稿的范圍漸漸擴大,在國內的教育類刊物這塊慢慢積攢了一些口碑和人氣。但即使已經在全國性的刊物上有了一席之地,時行瑞也依然沒放棄市報這一塊小地方,定期會在市報的學習專欄上發表一些東西,有的時候是文章,有的時候是詩詞,有的時候是些學習小技巧,天才學霸人設立得足足的。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