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53
奉于各位獻丑?!?/br> 羅蒹葭聞言,面色一片緋紅,與身上衣衫兩相輝映,連連稱作不敢:“已然太過叨擾,怎敢勞動昭儀娘娘親自下廚?” 慕容薇淺笑著牽她的衣襟,一張臉上全是笑妍如花:“你只管坐著,瞧徐昭儀有什么壓軸的手藝。今日我與蘭jiejie都是陪襯,單為請你這正頭的香主,千萬別與她客氣?!?/br> 徐昭儀聽慕容薇話說得隨意,到是自家人的口氣,越發與有榮焉,向羅蒹葭笑道:“正是,若單為她姐妹二人,我只怕是要躲懶?!?/br> 就著幾句玩笑,羅蒹葭一直緊張的心情略有放松。瞧著不多時徐昭儀去而復返,后頭跟著幾位上菜的宮婢。 紅白相間的雪月桃花盛在黃地金邊纏枝花卉碟里,點綴著幾片切成桃葉狀的青瓜,老遠便聞得到酸酸甜甜的香氣。 徐昭儀選了最新鮮的蝦子。將蛋清打到透明,推成一座拱形的雪白小山,似天際浩渺的弦月。那紅艷艷的蝦子中分,滾了紅艷艷飽滿豐厚的醬汁,便似是朵朵嫣紅的桃花,開在絢麗的三月天。 除去傳統的番茄醬汁,徐昭儀還別出心裁,加了些甜酒釀調味。嗅著撲鼻的香氣,羅蒹葭果然眼睛一亮。 連帶今日,羅蒹葭一共吃過三回雪月桃花。 昔年家中行醫,雖然無有余糧,卻有父母天倫。 及笄那一日,父親與兄長從門前不遠的小河里捉了些小蝦,母親巧用心思,拿家中僅有的三枚雞蛋,還有一小撮白糖,親手下廚,做了這道菜式。 那是她記憶猶新的成人禮,也是與父母共渡的最后一個生辰。那之后不久,她與小姐妹們踏青,山下被人沖散,最后被拍花賊擄走。 一道簡單的菜式原來有那么好聽的名字,昔年不知,只曉得母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為自己的生辰費了心思。 思親日切,迢迢山水隔天涯,那酸酸甜甜的味道便永遠篆刻在了心里。 船上再度重逢,與紫陌一同用膳,羅蒹葭好奇地發現又見了這道菜。懷著對母親的思念,她鼓起勇氣詢問菜名,又靦腆多用了幾籌。 宮膳做的比母親精致,那蝦仁即大且肥美,卻遠不是家里的味道。京杭大運河之上,隨著舟船的蕩漾,那一道雪月桃花徒有催動羅蒹葭思親的心意,牽動她一夜的淚水。 如今,與兄長團聚。徐昭儀的紫霞宮里,羅蒹葭竟又瞧到這款菜式,禁不住露出故人重逢的喜悅。輕輕夾了一塊放到口中,蝦仁清香醇美的酸甜味道在舌間綻開,她向徐昭儀露出感激的微笑。 孟昭儀依舊在月子里,雖也想見見羅蒹葭,奈何身子不允。只好遣了身邊的管事隋嬤嬤前來請安,順待表達自己的心意,婉轉提出邀約的意思。 梨蕊酒雖不上頭,也將羅蒹葭雙頰染醉,艷如三月桃花。 面對孟昭儀的好意,她謙謙推辭道:“請嬤嬤上復昭儀娘娘,非是蒹葭不肯從命。今日多飲了幾杯,身上有了酒氣。唯恐沖撞了貴人和五皇子殿下,待他日蒹葭再登門請罪?!?/br> 到也是實情,隋嬤嬤嗅得席間有梨蕊酒的芬芳,雖然清淡,卻也酒香醇厚。她躬身笑道:“嘉義亭主想得周全,如此老奴便將您這番話稟報我家主子,改日長春宮內,主子必定掃榻以待?!?/br> 一招手,隋嬤嬤遣人送上孟昭儀的禮物,掀開托盤上的紅漳絨看時,原是一套線裝古書,醫圣孫思邈的。 千金難求的禮物,送于羅蒹葭更是錦上添花,她發出一聲輕微的低嘆,臉上憧憬的光華愈盛。 隋嬤嬤再次曲膝,轉達著孟昭儀的吩咐:“我家主子說,寶劍配名士,紅粉贈佳人。這套書于她是個擺設,送與亭主卻能治病救人,請亭主千萬笑納?!?/br> 本不歸孟昭儀所有,是她費心得來。自打知道徐昭儀要請羅蒹葭,她因不能參加,便時刻琢磨著要送些什么禮物才能表達自己的心意。 想著文昌閣里藏書眾多,孟昭儀命隋嬤嬤前去搜尋,看有沒有什么前朝古書藥典,果然功夫不負有心人,隋嬤嬤從浩瀚如海的藏書里發現了這套,報到孟昭儀面前。 孟昭儀不能自專,求了崇明帝的恩典,想將這套書送與自己和兒子的救命恩人。聞說是想送給羅蒹葭的禮物,崇明帝一口應承。 那兩句“寶劍配名士,紅粉贈佳人”,本是出自崇明帝的金口,又被孟昭儀找劉嬤嬤轉述了一次,更為相得益彰。 羅蒹葭先凈了手,才萬般小心地從隋嬤嬤手中接過書籍,輕輕摩挲著泛黃的扉頁,露出陶醉的笑容。她輕輕翻頁,讀了幾行古樸的字跡,又緩緩闔上,將書抱在了胸前,一幅嗜書如命的神情。 從頭前的拘束,隨著徐昭儀的真情款待漸漸放松。待午宴撤下,宮人重新換了新茗來時,幾人已然相談甚歡。 百花洲那如霧如海的紫藤花下,夏蘭馨更衣初回,瞅著一旁的青石臺上擱著靜止,不覺指上琴音裊裊,隨意撥動了幾下。 第三百八十六章 肺腑 琴音淙淙,悱惻纏綿,如水般緩緩掠過。 羅蒹葭不解,徐昭儀卻是粗通琴音。瞅著慕容薇凝神細聽,她也留意了一回,竟是李太白的古曲。 “長相思,在長安。絡緯秋啼金井闌,微霜凄凄簟色寒?!毕奶m馨十指輕揚間,果真是美人如花隔云端,令人添了些遐想。 夏蘭馨只奏了幾句,便停指一抹將琴收住,款款走回樓中。自宮婢新上的一碟木瓜酸乳片中拈了塊放到自己口中,脆生生笑道:“徐昭儀的梨蕊酒有些后勁,須得拿這個解酒?!?/br> 到似是少女有了心事,徐昭儀聰明地不問,只含笑命劉嬤嬤替眾人各裝個攢盒,挑了幾樣酸甜可口的蜜餞,留著路上解悶。 徐昭儀性子和善,到對羅蒹葭的脾氣。經由慕容薇牽線,兩人自此才算真正相識。一個盛情,一個至性,來往多了幾回,漸漸相熟起來。 因是進了八月,冊封大典在即,徐昭儀攜理后宮,便添了許多忙碌。 往常養尊處優慣了,如今事必親躬,徐昭儀便有些力不從心,不覺催動肝火上升。因口里苦苦沒有滋味,又添了舌苔發黃、咳嗽生痰的癥候,吃不慣太醫們開出的苦藥,便請了羅蒹葭來替她調理。 吃了兩日羅蒹葭開的小藥,又拿飲食調理,徐昭儀大有好轉,對羅蒹葭的醫術極為推崇。正想著請她再前來復診,劉嬤嬤來報,嘉義亭主已然進了宮門。 羅蒹葭曉得徐昭儀如今事多,忙得腳不點地。唯恐她耽誤了自己的身子,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