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79
厲。眼瞅著后門的馬車急急離去,早有人閑庭信步一般遠遠跟了上去。 左拐右拐,如法炮制,路過一家藥行,郡守夫人再進去換了次妝。出了后門,又換乘一輛桐油板垂著流蘇的黑漆馬車,確信無人跟蹤,才直直折上通往南大街的匯通錢莊。 馬車在匯通錢莊門口停下來,便有人上去遞帖子,不多時就有伙計出來迎接。 郡守夫人搭著丫頭的手下了車,如今又換做姜黃色的上襦,玫瑰紫的七破裙,挽了乳白色的披帛,將一個小小的紫檀木盒子捧在手里。 匯通錢莊的門楣高大,整間院子里都是昂貴的水磨磚鋪地??な胤蛉穗S著伙計往里走,聽著伙計殷勤的問候:“原來是魏夫人,好久不見?!?/br> 姓氏自然也是假的,一年里總有這么幾回,郡守夫人聽自己被別人冠上母親的姓氏。 每回來都是這位伙計應酬,郡守夫人矜持地點點頭,算是打招呼。 一行往里走,郡守夫人一行向伙計道:“我想見見甄夫人,有筆款項請她幫忙,麻煩你替我帶個信兒,我便在里頭的雅舍等她?!?/br> 伙計躬身應了,將郡守夫人往雅舍請,又吩咐人趕緊去沏壺好茶。 從錢莊大門通向雅舍的這道路有些長,錢莊買賣好,里頭更是人來人往?;镉嬕笄谒藕蛑?,便是有人從身旁走過,郡守夫人仗著頭戴幕籬遮面,又是熟門熟路,也不怎么留心。(。) 第一百九十五章 匯兌 伙計熱絡地往里引,請化名魏夫人的郡守夫人先去雅室吃茶,彎腰笑道:“方才東家正與柜上大管家在盤帳,待小得前去通稟,請東家過來相見?!?/br> 伙計機靈,認得這魏夫人的身形與聲音,卻未見過真容。 一貫大紅大紫的華麗裝扮,有又些招搖,到像是哪個大戶人家的金屋藏嬌。憑誰也想不到這爆發戶一般的人物,卻是此地的郡守夫人。 這魏夫人雖然一年來不上三兩回,卻是次次來,次次東家都是立刻接待,顯見每次帶來的都是大生意。 這次也不例外??な胤蛉瞬贿^吃了兩杯茶的功夫,便聽得甄夫人溫軟的笑聲從門口傳來:“勞魏夫人久等,真是不好意思?!?/br> 甄夫人著了淡青的綢衫,看似簡單,郡守夫人卻認得是上好的浮光錦。而且領口與袖口都繡著繁復的纏絲金線花紋,單那一手繡功已知這綢衫的價值不菲。 兩人相互寒暄,都曉得規矩,有些事更無須多說。 甄夫人手里也捧了一只盒子,同樣的紫檀木盒子在手里一轉,里頭的東西便得到了交換。 郡守夫人依舊要捧著與來時一模一樣的盒子回去,只是覺得手上輕飄了許多,心里空落落的難受。 那不甘心的表情明明白白寫在臉上,比割了自己的rou還叫她心疼。 這種得了便宜還賣乖之人,甄夫人見得多了。她借著吃茶掩住唇角鄙夷的笑容,將一只小小的金絲楠木盒子推到郡守夫人手邊:“前日打的耳墜,不是什么金貴東西,留著給夫人賞人用吧?!?/br> 兩粒金黃圓潤的雞油蜜蠟,半只桂圓那么大。以白金簡鑲,點了兩粒碎鉆。 樣子雖然簡單,卻更襯出蜜蠟的成色。那黃色滿溢,似要流出來一般,郡守夫人曉得是好東西,道了謝立刻就拈在了手里。 手里攥著耳墜,心上依舊不爽快。 來時是沉甸甸的八十萬兩銀票,只這么一柱香的功夫,回去便只余了七成。這付耳墜雖好,又如何比那三成的銀子。 郡守夫人獨自坐在馬車里,摸著袖中盛耳墜的盒子,又嘆著氣開了匣子驗看。 蓋著官府印跡的銀票全變成匯通自己的票號,已然可以天下通用。 不過一天的功夫,這甄夫人就備好了五十六萬兩匯通票號的銀子,足見她的手段??な胤蛉嗽賴@一口氣,琢磨著也不曉得這甄夫人究竟有何種手段,如何能一次洗這么多錢。 記得丈夫說過這甄夫人充其量不過是個外室,郡守夫人卻覺得外室也卻有外室的好,起碼不必受正頭香主的約束,銀錢上又是這般自由。 郡守夫人方才瞧見甄夫人頭上插的點翠珠釵、耳間垂落的沉香墜子,還有一身看似普通的綢衫,那是她今春都未舍得上身的浮光錦。 可謂寸縷寸金的天價,她堂堂的郡守夫人還須掂量,隨隨便便就被這外室穿在身上。再想起方才甄夫人對自己的貶低,成色如此好的耳墜,郡守夫人想留著壓箱底,甄夫人偏偏故意要她賞人。 郡守夫人心里一陣又一陣,汨汨冒著酸水,心疼手里的銀票,又不忿方才與甄夫人的初見。 誰叫錢尚書握著自家大人的命脈,便是那甄夫人只是個外室,郡守夫人依舊不敢冒昧,還要依著規矩問安。說來說去,都怪自家老爺官職太小,郡守夫人妄自菲薄,抱著紫檀木匣子無精打采。 順道去先前更衣的藥鋪換回了衣賞,郡守夫人這次才真正回府一趟,將手里的匣子交到郡守大人手上,又將那付耳墜小心地收入妝奩。 返程不覺大意,郡守夫人渾然不知打從出了錢莊,又被人一路跟蹤,連那藥鋪與綢緞莊也一并算在里頭。 而匯通錢莊內,正是上午忙碌的時候。但凡有些頭臉的都被領入內室交易,柜臺上依舊擠滿了小客戶,人頭攢動。 一個書生打扮的年青人,一襲廉價的青布衫被擠得有些皺皺巴巴,費了些力氣才擠到柜臺邊上。顧不得撫平衣衫,先擦著頭上的汗問柜臺里頭的伙計:“聽聞貴莊可以兌換康南國的銀票,不知道你家開出的銀票在康南能否兌換?” 書生十分緊張,他手里握著一張汗津津的十兩銀票,遞到伙計手上,上面果然蓋著康南國內匯通錢莊的印跡。 不管大小,開門做生意都是和氣生財,匯通的伙計極懂規矩,并不因這區區十兩的生意便有所怠慢。 有伙計接了書生手里的銀票,依著印信仔細核對無誤,答話道:“客官,可以兌換,不過要扣上五百銅錢的手續費。您若是同意,我現在便可以兌換給您?!?/br> 那書生本是忐忑,聽了伙計的話大喜,一面點頭應允,一面說到:“家兄在康南做生意,前番都是往回送銀子,費用太高,風險又大。今次托人捎了張銀票,我只當是不做數,原來真有這樣的好事?!?/br> 又扭頭向身邊的人說:“匯通真是公道,五百錢的費用,打著燈籠也難找?!?/br> 因是如今三國交好,常有客商互通有無,比起大把的現銀帶在身上招搖,還是匯通這樣的票號顯得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