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16
安穩。她的小滿,總算是找回來了。 第二天上午的課程結束了,周小曼照舊收拾了書包準備走人。肖老師站在講臺上收拾著教案,瞥見她的動作,立刻眉頭微蹙,話里有話道:“有些人要是心思不在學習上,就別浪費老師的時間跟心血了。既然覺得上不上課都無所謂。以后都別來就好?!?/br> 班上同學的眼神,不由自主地往周小曼那里飄。被關注的人,卻當做什么都沒注意到。她當然不會上肖老師下午的復習課。連他平常上課的內容,她都跟不上,再去聽復習,還不是一頭霧水么。 反正學校是允許她上午過來上課,下午去隊里訓練的。既然肖老師都說了她是特殊分子,她干嘛不利用自己的特權。 作者有話要說:好了,今天沒有了。歡迎大家幫阿金捉蟲。檢查了兩遍,但是自己檢查特別容易有漏洞。 第63章 我們離婚吧 童樂他們班的老師毫無人道主義可言,居然在上午最后一堂課,慘絕人寰地拖了堂。 聽到那位英語老師說“我們來把這篇理解看完”的時候,周小曼和陳硯青對視一眼,深深地為教室里餓得前胸貼后背的孩子們,掬一把同情淚。 兩人站在一班教室門口不遠處的樓梯拐角處,一邊等童樂放學,一邊討論上午語文老師說的語法題。 周小曼剛要翻書來確認一個分歧點時,就聽到了走廊盡頭的年級組辦公室里,傳出了肖老師的聲音。他似乎非常憤怒,跟年級組長爭執了起來。 有位老師出門去食堂打飯,原本有些模糊的爭執聲就飄了出來。 肖老師情緒異常激動地表示抗議:“那個周小曼的成績不應該算在教的班上的。我給學校挑擔子,學校不能這樣坑我這樣的老實人!她那樣的基礎,才過來上學就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神仙都救不了她!這樣算不公平!我不能接受!” 年級主任聲音要小很多,似乎在努力勸說他什么??墒切だ蠋熞廊环浅嵟?,最后出門的時候,他甚至重重地摔上了門板。 從周小曼和陳硯青站著的位置,可以清楚地看到了肖老師怒氣沖沖而去的背影。 陳硯青瞪大了眼睛,出離憤怒:“老師怎么能這樣?” 周小曼倒是覺得沒什么。一個老師,教學水平高不高,最有說服力的表現是反應在他(她)教的班上,學生成績怎么樣。學生的成績,關系到老師的聲譽以及他們的獎金。 希望從工作中獲得更高的效益,是人之常情。肖老師的想法,無可厚非。 陳硯青憤憤道:“說的好像他教的所有人,數學成績都比你好一樣,明明上次考試還有人不及格呢?” 周小曼笑了笑,沒有說什么。 英語老師終于說完了理解,一堆餓得眼冒綠光的娃兒們“嗷嗷”叫著沖向食堂。 童樂相當具有優越感的表示不屑與之為伍,對同窗們這種有辱斯文的行徑的極度鄙夷。比如少年他,就是這么的閑庭信步,施施然地,去周小曼家蹭午飯去了。 他一聽說陳硯青添油加醋后的事件版本,頓時憤怒不已。當老師的,哪有這樣的道理。這么明目張膽地嫌棄著學生,算哪門子的為人師表? 周小曼是在課堂上搗亂,不配合,不好好學習,影響教學秩序了?她因為訓練耽誤了學習時間,她也在努力地補習啊。 事件的焦點人物倒是波瀾不驚,她微微挑了挑眼皮,淡淡道:“我要是考的分數比別人高,是不是就證明他的教學水平也不過爾爾???” 她是成年人,經歷過社會的磨礪,自然能夠坦然地承受這些??伤媸莻€十四歲的小姑娘呢?被老師這樣肆無忌憚地嫌棄,該有多難受啊。況且就跟陳硯青說的那樣,她起碼缺課一個多月后第一次數學測驗還及格了呢。班上不及格的同學就有好幾位,盯著她說事兒,是不是有點兒太欺負人? 兩個小伙伴都笑了起來。 馮美麗再一次招待女兒的兩位朋友時,就顯得自然多了。她高興她家小滿有好朋友,上哪兒都不孤單。人啊,有幫有襯的,不落單,才不容易遭到欺負。 童樂跟陳硯青都沒空手蹭飯。兩人登門前還商量過,一人帶著他奶奶重陽節收到的學校節禮大板栗,一人帶了從她爸單位食堂打包的鹵牛rou。 馮美麗嗔怪這倆孩子,不過是粗茶淡飯而已,怎么還這樣生分。 兩人都是嘻嘻笑,自覺地盛飯上桌吃。 陳硯青現在已經能夠坦然地接受,周小曼一頓飯只吃她分量一半這個殘酷的現實了。她就著酸奶豆腐湯跟清蒸鯽魚還有西藍花炒蝦仁,痛痛快快地干掉了一碗米飯。 最后,馮美麗還端了一大海碗熱氣騰騰的豆腐腦上桌,分到三個小碗里。她在碗里加了香噴噴的炒黃豆,碧綠的芫荽末,花生碎,澆了醬料,滴了幾滴麻油,然后推給這兩個孩子,笑道:“你倆嘗嘗這個?!?/br> 周小曼的那一份豆腐腦就清淡多了,只加了少量姜汁紅糖,但入口依然爽滑細嫩。她看著母親小心翼翼充滿期待的眼神,笑了笑,痛痛快快地將一小碗甜豆花給干掉了。 陳硯青和童樂都吃得津津有味,很快就喝完了咸豆花。童樂抹著嘴巴道:“哎喲,阿姨,還是你手藝好。這比外面賣的都好吃?!?/br> 馮美麗心滿意足地笑了,懸著的一顆心,此時也落到了實處。她仔細看過小滿吃的東西了,還問過她們隊醫跟教練。小滿是要多吃些豆制品的。以前老人都說,豆子就是窮人的rou。小滿吃不了rou,多吃點兒豆子也好。 她年輕的時候,在鄉下跟鄰居學過做豆腐。再婚以后,隨著后頭一個丈夫進城務工,住在隔壁的人家就是兩口子專門賣豆腐花的。她有空的時候,也給人家去幫過忙。馮美麗琢磨著,這里既有中學也有小學,賣豆腐花應該有生意。反正她現在每天就是下午去趙老師那邊做頓飯,其他時候閑著也是閑著。 人家那個小朵朵練藝術體cao,爹媽給買了多少東西。到她家小滿這里好了,還得女兒擠出時間打工掙錢。馮美麗的一顆心,抽著疼。 周小曼聽說她媽準備賣豆腐花的時候,第一反應就是反對。她模模糊糊記得,有句民謠叫“嫁人莫嫁豆腐郎”,好像是做豆腐的特別辛苦,三更半夜就得起床干活。 馮美麗聽著女兒焦急地跟她強調,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