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36
都被一個勢力掌控了?!?/br> 洪教授說話的時候那臉色平靜的讓阿米都忍不住要豎起拇指贊一聲好修養了,前陣子還發愁要不要寫材料為自己申訴,要不是求個平反,那時候是啥樣?這會兒又是啥樣?難道說老頭有什么計劃了?不管有什么想頭吧,反正今兒這政治課還是要上的,阿米收斂起一些小心思,很用功的聽著,阿燦的爺爺即使如今落魄了,可當地當初也曾靠近政治/權利中心較近,知道的,懂得,會的那不是一般的人能比的,這會兒不趕緊的掏點干貨出來,那才是吃虧呢。 \"從根子上來說,上層只有一個聲音,其實那是不合理也不符合全體利益的,也是很容易走向極端的,這一點其實從北面那北極熊的身上我們應該能看到例子,只有不斷的磨合,不斷的相互妥協,不斷的博弈,這才能做到相互監督,相互指正,相,互配合,最終得出最符合實際情況,最能被大家接受的結果?!?/br> 呷,老頭果然厲害啊,他居然看出了北極熊的問題,居然還說不能一個聲音?怪不得被打落塵埃了,這道理上層那些一心玩□□的人怎么可能喜歡?阿米莫名的有哪一種奇怪想頭,莫非這洪教授被學生高密這事兒上,還有些其他的原因?比如某些人對他這種調調的比喜歡???阿米覺得,一會兒自己還是和阿燦說說,萬一讓自己猜準了呢?那那個所謂的出賣的他的學生給予這個老師造成的創傷,也能得到一定程度上的緩解,再一個,也算是有備無患,有了更多的調查方向,好歹能知道為啥,知道誰在后頭指使。 “都說國外哲學家怎么怎么的,其實吧,所謂的政治哲學什么的,這一項在我們國家才是最早提出,最早采用的。你們不信?那你們說什么叫‘中庸’?哎,反應過來了吧,我前面說的什么磨合,什么妥協,這其實就是中庸?!?/br> “中庸?這,爺爺,你以前不是這么解說的?!?/br> 阿米也覺得不對,或許現代人很多都以為中庸就是什么平庸,什么不出挑之類的意思,可是作為一只開著小灶的他們來說,早就從這些大學正緊教授這里學到了正確的理解方式。 原是中的一篇。是古代一部重要的漢民族典章制度書籍。中庸之道亦被古人稱為中道或中和之道。何謂“中庸”?漢儒鄭玄說“名曰中庸,以其記中和之用也。庸,用也?!?,最通俗的解釋即,去兩端,取中間。其主旨在于修養人性。教育人們自覺地進行自我修養、自我監督、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把自己培養成為具有理想人格,達到至善、至仁、至誠、 至道、至德、 至圣、合外內之道的理想人物,共創“ 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的“太平和合” 境界。 這個說的有點大,從理想狀態看,這所謂的中庸確實很美好,很玄幻,屬于很與時俱進古代五講四美。而淺顯點來看,這又有點和稀泥的嫌疑,什么叫去兩段,取中間??!那不就是誰也不得罪嘛。 聽到這樣的解釋,還稱之為正確的政治方針是中庸,阿燦感覺有點迷糊,倒是阿米這個后世被無數網文熏陶的家伙,一下子從某些歷史文,職場文中受到了啟發,忍不住帶著幾許小傲嬌的微微一笑的說道: “是平衡,洪老師,您是這個意思吧。讓誰也翹不了辮子,也翹不了尾巴?!?/br> 洪教授用贊賞的眼光看了阿米一眼,看著阿米受到表揚后對著阿燦那微微帶著幾分挑釁,幾分傲嬌,幾分孩子氣的小表情,笑瞇瞇的點頭,對阿燦說道: “別以為這中庸和容易,要引導著所有人向著兩個極端的中間筆直走,不走歪,不走岔,不讓幾方勢力失控,這都需要很強力的手腕,需要一種敏銳的平衡掌控能力,若是做不到,那所謂的中庸,就只能是和稀泥,這樣說你明白了不?” 都說成這樣了,還不明白,那豈不是傻子?阿燦微微的扯了扯嘴角,不好意思的問道: “那么目前外頭那么亂,讓爺爺說豈不是好事兒?早年啥亂子都沒有,那是一股子勢力沾了上風,如今是兩方扯皮,等著幾方一起扯不動了,那才算是平穩了,是不是?” 對著自己爺爺,阿燦即使被讓阿米比下去那么一次,他自然沒有半點壓力,甚至還能舉一反三的用自己的方式來分析如今的局勢,在不住的問,他記得很清楚,爺爺說過,學問,學問,那就是一邊學,一邊問,即使問錯了,那也不丟臉,只有問的多了,知道的清楚徹底了,學到的才夠扎實。從這一點來說,阿燦比周邊所有孩子都強,從性格,脾氣,到學習態度等等,都在洪教授的影響下處在最健康完美的狀態。 話說到這里,小灶開到這份上,阿米算是放心了,鬧吧,鬧吧,雙方博弈撕扯總比那歷史書上的一幕幕更容易讓人接受,少幾個冤死的大拿,少一些浪費青春的權威,這個國家就能多保留一點元氣,在需要騰飛的時候多一些底氣。 之后的事情似乎也一直朝著阿米認為的方向在發展著,這讓阿米總算是減少了幾分關注,相對的,將顧小麥的事兒重新放到了第一位,因為顧小麥要回家探親了! 作者有話要說: 新書基本在9月中開文!大家到時候別忘了收藏??! 第171章 小麥回1 這一年十月底, 一封電報讓整個村子都陷入了興奮中, 早年間為了口飯, 走出了山村在外求食,最終一步步走入了部隊,成了干部的顧小麥終于在五年之后要回來了, 這怎么不讓村子里的人們高興,這可是他們這地方走出去的最大的官了,周邊村子一起做活計說話的時候, 就因為這個都能比別人頭昂的高些, 話說的聲音大些。 在小麥的火車到達的那一天, 早早的, 就有秀芝爹套好了村中運輸主力-牛車,帶著阿米還有湊熱鬧一定要去的顧建國,開始往城里去,縣城還要在往外走才能到車站呢, 這一路時間可不短。 顧小麥這一次沒能搭上什么軍列,是坐著正緊的火車來的, 這楊一來,是不是沒了便宜占不劃算且不去說它, 單單是這準時準點的問題上就足夠讓人罵/娘的。明明說是下午一點到的車,愣是能晚點近四個小時,到了五點都沒到,阿米覺得自己腦門上的黑線接起來都能直接當繩子用了。 好容易,那遠遠的長龍開始駛入, 這個時代特有的綠皮車帶著震耳的咔嚓聲??吭诎⒚啄苛λ暗牡胤?,在車門打開的那一瞬間,阿米頭一次覺得自己眼睛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