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54
村長的身邊,微微低沉著聲音說道: “說來我這條命都是村子里救的,哪里好和村子里生分了,當初我爹媽沒了,若不是村子里救濟了那么一袋子米,只怕那個冬天我就熬不過去餓死了,哪里還能等到災后的好日子,這樣算起來,我給村子再多的東西也是應該的,更不用說這不過是一個對著上頭來說,有些雞肋的方子了。我就是一個人藏著,誰也不知道,難不成靠著這個還能發財發家了不成?這本就是個除了自用,只有集中人手才能掙點錢的小東西而已,老村長您不用這樣?!?/br> 話說到這個份上,就是顧大伯也跟著點頭,他是真的想明白了阿米的心思,所以也開始忙著說話,說一些阿米不好說的話,一臉的認真看著老村長, “阿米這話在理,就是不說阿米這些心思,單單從這方子來看,這樣處理才是最妥當的,這東西阿米要是藏著掖著,人家還不定怎么想呢,如今外頭怎么樣,老村長您又不是不知道,眼見著又有些不對了,還不如直接放到村子里,用集體的名義,讓村子里其他老弱靠著這個得點錢,大家都痛快,這樣對阿米也是保護,再說了,這也是實用的東西,再不濟即使做了賣不出去,或者上頭不讓賣,那咱們以后自己用,村中送禮也用的上,還是很實在的。最后還有一點,老村長,我也和你討個人情,等著村子里真的將這事兒做起來了,你給上頭,還有小麥部隊寫封信,這樣讓阿米和小麥也能靠著這方子沾點光,有個榮譽,這些比這一張方子對著兄妹兩個更有用?!?/br> 顧大伯是個聰明人,不聰明也不可能做上生產隊長的位置,不管什么時代,能做官的腦子都不算差,所以很明白阿米這拿出來這東西,很有些擔心懷璧其罪的意思;也有感恩,想要回報村子的心思;或許還要加上一點希望得到村中更多庇佑的心。 若是這樣想,顧大伯覺得,阿米這一次的事兒做的很對,很好。這法子即使捐出來了難道她自己就不知道了?該懂得早就懂了,該會的也會了,以后即使想用想做,也容易的很,不妨礙自家傳下去這一門手藝。 至于掙錢?這本就不是一個人干的轉的,還是價值不高的東西,像是阿米說的雞肋一樣,藏著掖著還不如拿出來更符合如今的形式,和所有人討個好合算,從政治覺悟上講,阿米這一步那屬于是顧大家忘小家,是為集體做貢獻了。 甚至是這步驟都部署的很妥當,先是自己做,帶著伙伴們做,一步步的讓大家知道了這東西,然后再拿出來,讓所有人知道她到底付出的是什么,值多少,讓大家心里有數,還捐的不突兀,明白她對村中人的感激親近,這是把人情都落到了實處。 既然都明白了阿米的意思,自然作為大伯,他怎么也要推上一手,再說了,自家的侄女捐方子給村子,讓村中人多一門掙錢的營生,對他也一樣有好處,有名聲,他怎么可能不幫忙。要是像是他說的那樣,到時候縣城,部隊再有那么一封證明,那這事兒更好了,即使外頭再亂,這也是護身符。 你說啥?縣城不稀罕這方子?誰管他們稀罕不稀罕了?這本身就沒指望他們稀罕,對于上頭來說,他們更看重的是態度,是覺悟,這一點作為干部的顧大伯還是明白的。 不單是顧大伯明白,人老成精的老村長自然也明白,笑呵呵的說到: “你們還別說,這信還真是少不了,有這么一個信,小麥那在部隊,說不得還能走得更順當些,這可是咱們村子里走出去的,要是他能再往上走走,我怎么也要推一把,這是咱們村子的榮耀?!?/br> 說到這里,老村長摸了摸阿米的腦袋,轉頭對著顧大伯說到: “這孩子不容易啊,你多看顧些,這樣的孩子以后肯定有出息,放心,這事兒有我呢,我去辦,倒是這做香皂的事兒,既然說好了,那讓孩子們再試上幾回,確定了步驟,咱們就開始組織老娘們干活?!?/br> 什么試上幾回,說白了,就是在給上一段時間讓孩子們自己掙錢,即使只有幾分一塊,做上幾百一千的,也不是小數字了,這個大家都聽得懂的好吧。至于之后?等孩子們都去打獵上學了,可不就是只能讓那些閑在家里的婦女老人干了嘛。 顧大伯笑著點頭,回頭再看一眼阿米,心下對這個侄女的看重又加重了幾分,這真不是一般的孩子啊,這心思細的!再想想自己那個跟在侄女后頭頭頭轉的小兒子,真的是不能比啊,只有提鞋的份,果然是別人家的孩子,真是讓人妒忌死了!黑線! 第111章 六三年的夏 這里的春季還不是后世的模樣, 四季依然很是分明, 春季也不是一兩個禮拜就匆匆而過的樣子,阿米這些孩子們借著這一個季節, 狠狠的做了一批香皂,雖然賣出去的錢不多,每一個人分到的也不過是一二十塊錢,和打獵實在是沒法子比,可到底只用躲在院子里, 嘻嘻哈哈的不費多少力氣就能掙,自然還是很讓人滿意的,這年頭,就是大人也未必有他們這么好的出息, 夠他們嘚瑟很久了。 與此同時, 村子里好些人家的屋子也慢慢的變了, 或是翻新了屋頂,或是增加了廂房,還有些直接像是阿米家這樣推到重新起了一遍,將整個村子的居住環境徹底拔高了一截。就是阿燦家如今也已經建完, 在夏至來臨的時候,已經開始拜托村中的木匠幫著置辦家具了。 等著村中屋舍徹底理完, 阿米也開始做進山的準備, 這一個冬天加上一個春天,她歇息的夠久了,也該開始重新掙錢了, 因為她打獵的本事,如今村子里已經不再安排她做那些放羊的活計,而是和她說好了,用野豬或者其他有養殖任務的牲口獵物當做公分,用來計算她每年兩次的分糧。這對阿米來說實在是個好消息,她對于打掃牲口棚子可沒有什么興趣,這村中號稱比較輕省的活計還是照顧給其他有需要的老弱病殘好了。阿米那是能靠著大山起屋子的牛人。 另一邊老村長的動作也很快,當阿米將香皂的方子交接給他之后,老村長就就很迅速的和周邊其他幾個村子的村長做了溝通,廢油,草木灰這類的東西都按照一分一斤收購,雖然這價格是低了些,卻也給周邊的村子多了一條掙錢的新路子,算是葫蘆村吃rou,周邊村喝湯,免去了有可能產生的妒忌之類的問題。 姜還是老的辣,這一出手,就讓阿米感慨,果然自己不拿在手里是對的,不然這要是大批量的做,到時候還不知道弄成什么樣的風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