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22
“要是這么說的話,咱們這回打野豬的事兒還真是趕巧了,若是沒有這么一出,等著他們全出來了在反應過來,只怕咱們那些田地可就麻煩了,就是到了冬日,田里沒啥東西了,那那些村子邊緣的屋子呢?幾頭那么一撞,估計也能塌下去半邊,那損失可不是一般的大,再說了,這要是進了村子里頭,那些娃娃們怎么辦?不是所有娃子都能拿起家伙事兒殺過去的,到時候要是出了人命,哪怕沒有人命,傷了幾個,那也要命啊?!?/br> 這就是老村長最擔心的事兒,不然也不至于愁成這樣,雖然這事兒牽扯到他自己家,真不算啥,他兒子雖然沒了,只剩下一個孫子這么一根獨苗,可他的孫子已經不小了,十來歲的男娃子在這事兒上不用cao心,遇上野豬,當個獵物都成??蓡栴}是,他在這個村子里活了幾代人了,這村中多少人和他家能扯上親戚關系?多少娃子是他看著長大的?多少人還親熱的喊著他爺爺?要是這些娃子出事兒了,他一樣心疼??! “別的先不說,咱們明兒頭一件事兒就是派人去周邊幾個村子都跑一趟,將這事兒和他們都說到說到,好歹幾個村子能警醒些,在危險的地方做點防范,免得一時疏忽,害了娃子們,剩下的想來他們也不會放過這一次賣豬rou的好事兒,趕緊的,都組織人手往山里去吧,能打下多少是多少,減少點數量,也能讓村子安生些?!?/br> 眾人聽了這話也是不住的點頭,確實,這會兒直接消滅上一定的野豬數量是最當務之急的事兒了,只要外圍最近的那一批少了,甚至是獵沒了,那么即使里頭野豬群依然數量不少,好歹也給大家伙兒多了點緩轉的時間,讓大家能有功夫想點更好的法子。 “對了,你們下一輪去賣的時候順帶帶點去收購站,賣上一二只,恩,在說點別的,比如這野豬成災的事兒,就說是咱們為了村子里人的安全,要大量的打獵幾次?!?/br> “這又是為啥?叔,這收購站價錢可不高,比那些廠子可是差了近一倍半了,哪有人不要高價的?這不是讓村子里人說咱們虧心嘛?!?/br> 老村長這個決定大家伙兒都有些摸不著頭腦,一時有些不甘心起來,有一塊七不賣,賣六毛五,誰愿意??! “你們啊,都是讓錢給晃花了眼了,也不想想,這一只只的野豬入城,你當人家真的啥都沒看見?一只兩只的人家不計較,可多了,你能保證沒閑話?要是眼紅起來,弄點啥資本啥的名頭,你吃的???別弄到最后全被沒收了?!?/br> 這一說大家也有點傻眼,還真是啊,這撈上幾次,錢的數量必定不少,這要是傳出去,要多少人眼紅啊,都不是傻子,這野豬的分量價錢一對,能不知道大概的總數?人家可未必會算計幾個人分,只看著這總數,只怕就是資本家也得流口水了。 “也是,老村長說得對,就是想要掙錢,也要緩轉些,咱們就說是成災了,最近估計賣的不少,偏偏這秋冬日的野豬,沒油水,全是瘦rou,城里估計未必喜歡,所以少送幾只意思一下,不至于讓收購站沒個貨源就成,剩下的就不給收購站添亂了,畢竟城里人還是喜歡三指肥rou的家豬的。到年底的時候咱們那任務豬絕對一只不少的往收購站送,這樣也方便,不至于讓野豬占用收購站冷庫的位置,至于這次野豬成災的收獲,索性賣給廠里直接做rou菜,早吃早了,畢竟還不知道到底能獵多少呢。這樣人家聽著好聽,理由說得過去,還有個野豬成災的大事兒頂著,估計咱們就是賣的明顯些,人家也能當看不見?!?/br> 顧大伯最先領悟到老村長的套路,忙補充了幾分,到底是年輕些,這腦子也靈活,連著怎么說都給了一個方案,聽得老村長連連點頭, “你們別以為我老了,膽子小,連賣錢都哆哆嗦嗦的,你們哪,都忘了以前的教訓了,解放前那么多錢,都能遭土匪洗劫了,這會兒雖說是新社會,不怕這個,可人的眼紅病可不管啥年月都有的,記住了,凡是啊,不能吃獨食不算,還要多緩轉些,這掙錢的事兒要是辦的太顯眼了,到時候到底誰倒霉還不知道呢。對了,這事兒和幾個村子說的時候也統一一下說辭,不然外頭人腦子活,到時候吃虧的還是咱們山里人?!?/br> 說實在的,這事兒要是就他一個,那他肯定也什么都不怕,他是烈屬,即使有啥不對付的,關鍵時刻肯定啥問題都沒有能脫身,兒子給的護身符能保佑他們一家子一輩子安穩??善渌四??他也要多為其他人考慮,掙錢也要掙得穩當才行??! 山里人,連著進廠什么的都吃虧,沒啥名額,從來都是最底層窮困的一群人,出不了啥工人,連著林場這樣山里單位,也不都是他們能鉆營進去的。如今難得有這樣的掙錢的事兒,還是夾雜著危機的掙錢事兒,可不能隨便讓人攪和了,再說了,這到底也是他們村里子實實在在的困難,是要山里人自己搏命的,沒道理不說給人家聽聽,讓人家也松松手,好讓山里人得點好處。 都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雖然困惱,危機依然存在,甚至還多了幾分,可有了老村長這樣的謀算,其他幾個也算是有了主心骨,一個個點頭應聲,在魚貫而出的時候,一個個對明天的工作都有了底。 第88章 傷1 老村長們擔心的事兒自然有這些大人們去cao心, 像是阿米這樣的半大孩子們也一樣有自己的計劃要實行,比如第二天的打獵行動,在看到了阿米他們的收入, 看到了大人們輕松的獵到野豬之后, 整個村子的孩子們都興奮了起來,這些早早就懂得了生活艱難的孩子, 每一個都想用自己的方式體現價值, 想要讓自己的家變得更好, 也想要證明自己的成長, 所以一大早就帶著他們最趁手的家伙, 來到了阿米家。 “阿米,來的人可不少啊,好些才五六歲的咋辦?總不能也帶去吧,那到底是打獵還是帶孩子啊?!?/br> 秀芝第一眼就看到了孩子中最矮小的那幾個,都是村中十歲以下五歲以上的娃子, 要說上山也走的動,可打獵卻不成的, 這可怎么好。 “咱們分工了啊, 基本上咱們村子里能走的動的二十以下的都來了,不過這里有個問題, 村子里咱們這些人也是有工作的,比如放羊,割草啥的,這要是都走了, 這些活計怎么辦?要不這樣,十歲以下的干脆就在村子里干這些,把這些雜活都做了,畢竟你們手腳慢,力氣小,就是進了山,做的也多是些輔助的活計,還不如這樣,也算是兩全其美,省的落下個顧小家忘大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