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7
憾和失落,讓她第一次感受到在阿米這個身體里保留著的,對于不能上學的失望,讓她這個接任者忍不住想彌補一二。 所以阿米也曾想過是不是復學,可想想如今家里的情況,還有村子里對她的認知,就知道這事兒實在是有些難,不勞動,不掙工分,她吃什么?即使她能說這父母還有遺產留下,可有錢在這里不是能有糧食的,只有掙工分,用勞動換取糧食,這才是這個地方最實際的現實。也因為這現實問題,就已經導致了阿米很明白正經求學的不可能。 所謂有心將來想要上一次這個時代大學,去京城晃悠的阿米來說,不能上學實在是有些不能接受,即使她心里明白,即使不上學,就她現在的知識,只要提前一年開始補課,估計也能順利的考上去,可到底名不正言不順,還容易引起人們的懷疑,所以她能做的就是在顧建國靠上來之后,讓他將作業什么的帶過來,然后讓這個所謂的堂哥給她當一次小先生,讓自己學習的事兒,算是在這個村子里過了明路,順帶還能掙一個好學的名聲。 “那是你喜歡讀書,所以總能找到這樣的理由,我可不喜歡,讀書太耽誤事兒了,還不如去上工呢,像是我現在這樣的年紀,都能掙三等的工分了,能讓家里多好多糧食呢,我大哥二哥他們,以前也一樣這么來的??!大哥也就是小學畢業,二哥也是,可到了我這里,我娘說怎么也要讓我讀到初中,說讓我以后去城里,真是麻煩,城里有什么好的,我瞧著還沒有咱們這兒好呢,再不濟還能打獵換點吃的呢?!?/br> 這孩子可夠現實的,直指核心啊,可不是這樣嘛,這個年頭,就是城里人也吃不飽,更沒有什么rou吃。 “可人家吃供應糧??!就是災年,只要有糧本就能買到糧食呢,還有各種各樣的票,這些咱們都弄不到的。再說了,萬一你去了城里,以后變成干部了呢?那多好,能漲工資,能有自行車,能買到很多咱們這里沒有的東西,村子里可沒有這樣的機會,所以啊,還是讀書讀上去劃算?!?/br> 阿米繼續勸,說著城里的好處,上學的好處,劃出了一個大大的餡餅,引得顧建國斜著看了阿米一眼,沒好氣的說道: “你別擔心,反正我會繼續給你上課的,保證不讓你小學都學不完,用的著一直說好話嘛,看看來的那兩個教授,那也是讀書人,工作也很好,聽說沒有下放的時候,一個人的工資足足有一百多呢,兩個人那可就是近三百,家里還有大屋子什么的,可如今呢?多慘,聽說兒子也下放了,而且還不知道放到哪里去了,可見讀書多也未必是好事兒?!?/br> 阿米不知道說什么好了,娃,你才十二歲,用的著用這么滄桑的話語說話嗎?不過這孩子好像知道的挺多的,消息很靈通嘛! “那你知道他們說錯什么話了?怎么會這么慘的?” “知道,聽說是在私下里說這三年的災害造成的緣由,據說當時好像是說前幾年砍伐過度怎么怎么的,反正后來就讓人舉報了,還是學生什么的人舉報的,罪名好像是破壞社會主義大好形勢什么的,恩,反正挺倒霉的,不過我爹偷偷和我娘說,不過是猜測而已,又不是公開批評,誰還沒有個說閑話的時候,怎么就這么倒霉,讓人抓了小辮子下狠手呢?估計是犯小人了,阿米,這話咱們也就是偷偷說,咱們可是堂兄妹,要是你舉報我,那你也要倒霉的,所以不能亂說話知道不?” 這孩子警惕性還是挺高的,雖然傻愣愣的啥都告訴阿米,卻也知道多關照幾句,生怕阿米不懂事兒闖禍。 阿米聽到這個理由,那真是背心都寒了一把,就因為這么幾句牢sao?她雖然從無數的資料上已經知道這個年代不能亂說話,可沒有想到會這樣的嚴重,忍不住打了一個寒顫,對著建顧國重重的點了點頭,一臉的嚴肅。 “恩,我知道了,今兒咱們什么都沒有說過。我們就是算讀書的時間來著?!?/br> “這就對了,就是這樣,趕緊的,再把這算數做一遍?!?/br> 第20章 教授 和顧建國八卦了一番這下放人員的問題,阿米渾身的警覺性又提高了足足三成,往日獨自去各個地方打獵的事兒都暫時收斂了好些,生怕讓人看到了,弄出什么事端來,只是和幾個伙伴一起,在斷崖附近折騰,得了的東西,就是出去賣,也多半是托了秀芝爹,盡量的不讓自己一個孩子突兀的出現在縣城里,雖然這樣攢錢是慢了點,可到底安心不少,就是家里也多了幾頓rou吃,甚至用這獵物走人情也很不錯,最起碼如今往日和自家關系還算不錯的人家,又重新親近了起來,不再是往日因為父母沒了,除了憐惜,救濟,沒有其他親近的樣子。 與此同時,阿米也終于和那兩個下放的教授有了交際,阿米是放羊的,而這連個教授如今住的地方就在牛碰的邊上,兩間原本放置干草的茅草房子,每天阿米去上工的時候,總能看到那兩個已經年紀不輕,花白了頭發的老人在那里費勁的收拾牛糞,清理牲口棚子,每當這個時候,阿米總是會忍不住隨手幫上一把,她力氣大,很多活計對于這樣一輩子當慣了文弱書生的老人來說是費勁的,可對于她卻很容易,甚至很多時候一個手都能干過來。 當然阿米也很是謹慎,即使是幫忙,也總是挑邊上沒人的時候,干完了連話都不說一句,立馬就走人,等著下工了,看到這兩個老人在那邊軋豬草,她也會在看著沒人的時候,上前將費勁的搬運工作給做了。 這樣一個小女孩,有那樣大的力氣,還總是默不作聲的幫忙,一開始這兩個老人是驚恐的,生怕又是有什么不對,或者引來什么禍事兒,可是時間一長,即使什么話都沒有說過,這已經經歷了無數的老人也看明白了,人家小姑娘那真是來幫忙的,不求回報,甚至還不想人知道,只是幫忙,純粹的幫忙,這讓他們很是感動,在遭受過學生的背叛,親人的生離死別之后,能有這樣一個十歲的孩子,給他們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簡直就是在那一瞬間溫暖了他們的心,讓他們已經有幾分絕望,悲觀的心重新點燃了,讓他們相信,這世間依然有著質樸的美好,依然有善良。 可他們到底是大人,總不可能光接受幫助而不付出一絲一毫,這對于他們來說實在是無法接受,和他們幾十年的人生信條想違背。所以在空閑的時候,那老教授借著和村子里幾個頭頭說話,遞交思想改造報告的時候,隱晦的開始詢問起村子里的情況。 理由也很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