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57
門已經趕過去,還有姑爺那邊也差人遞了消息回來,道是無事,請小姐別掛心?!?/br> 孟約怎么可能不掛心,里,那是一個發展已經相當成熟的邪|教組織,洗腦功力是撫長離比照傳|銷的種種洗腦神功來設定的——那是一群根本不知道死字怎么寫,也不怕丟掉性命,覺得為神教貢獻一切,包括生命是一種無上的光榮,為神教犧牲將會進入神的國度,成為神的子民,享天地之壽,在極樂之國里快活似神仙。 “讓人去給師兄遞個消息,必需讓他小心?!?/br> 孟約也不知道自己給楊廷禮的信會到什么程度,心里總是不踏實,再加上不多會兒又聽到侍女說最近幾日一入夜便會施行宵禁,她就更擔心了。 在孟約擔心得飯吃不下,覺睡不好的時候,王醴和盧宕正在林中烤野兔。有官軍尋著了野蜂窩,抹過蜂蜜的烤野兔香飄十里,王醴和盧宕并肩坐在樹下,拿煎餅卷兔rou和野菜。經過再次烤制的煎餅被細心地潑過一點水,不至于干得難以下咽,加上兔rou野菜和一些野生的香料,滋味相當可以。 “督軍,總督衙門的官軍已在十里之外?!?/br> “來得正好,我這就前去迎接督撫?!北R宕本來要放火,結果總督衙門送來了口信,讓他們按兵不動,不然盧宕早點火了,“重崖是在這等,還是一道前往?” 軍政分家后,王醴委實可去可不去,王醴卻絲毫遲疑沒有,起身道:“自然同去?!?/br> 密林中也不好騎馬,兩人遂一路步行,不多時便遇到趕過來的督撫陸昌勛,陸昌勛不等盧宕和王醴躬身行禮,便直接開口問情況如何。盧宕細細作答后,陸昌勛道:“稍待片刻,火炮立時便安好?!?/br> 陸昌勛可舍不得自己的兵去送死,自然是拿火炮對攻,對方的火炮射程不如他們帶來的,那還用考慮什么,能用火炮擺平的就別拿命去拼。 第三六一章 落草為寇,占山為王 大明官軍與神教之間的戰爭,并不像孟約所擔心的那樣激烈,火炮一祭出來,戰局便從一開始就一面倒,神教成員完全沒有反抗之力。雖然不乏負隅頑抗之徒,但真正看到死亡一步一步降臨,大部分人會因為陷入深深的恐懼之中,并在恐懼中迸發出前所未有的求生欲——螻蟻尚且偷生,況乎人。 陸昌勛與盧宕并肩打掃戰場,帶領手下官軍將還沒能從生死存亡中緩過來的神教成員一一捆綁,并塞上嘴。塞上嘴是王醴建議的,避免胡言亂語動搖軍心,畢竟他們中許多人的言語都非常具有煽動性,一旦他們緩過來便很可能出現這樣的局面。 陸昌勛則是看著神教里那些十二三歲的少年人痛心疾首:“本該是成天思量著怎么跟師長打埋伏的年紀,現在可好,等閑的怕是扭不回來?!?/br> “看著像是從哪里哄騙來的,或許尋著家人能好一些?!?/br> “快別,這樣的不調|教回來就放回家,回頭要害了一家老小,還是我來想轍吧?!标懖齽纂m把麻煩撈在手里,卻也頭疼得很,肯定不能放軍營里,得派專人管教,還得尋個有能耐的大賢大德,把這幫倒霉孩子給扭回來。 王醴:“孩子犯熊為哪般,多半是作業太少?!?/br> 盧宕:這不是阿孟姑娘繪本里的辭兒嗎? 陸昌勛先是一怔,很快笑開道:“這話老夫贊同,想當年老夫就是因為作業太多,沒犯成熊,不然沒準這會兒不是落草為寇,就是占山為王?!?/br> 乖寶寶盧宕:“總督,這有什么區別?” “自然有,前者是拜了頭領做小弟,后者是自己當家做頭領??上熼L布置作業多,拉起來的人馬,沒出倆月就散了,寫作業還寫不過來,誰有工夫出去打打殺殺?!标懖齽渍f得自己直樂,也是事已平定,才有這閑工夫談笑。 王醴:莫明感覺今天是運氣太好,而不是己方太強,敵方太弱。 陸昌勛一路笑著說當年勇下山,說著說著,就覺得這群倒霉孩子也沒那么難搞。大明律法,年不滿十六不納入量刑范圍,也有專門的管教所,類似于書院,仍是教書育人的地方,只不過是限制自由罷了。這三十余孩子單獨尋個地方,關上幾年,教好了再放其歸家去便是,這樣便可避免最初一段時間,這群倒霉孩子四處散播他們的胡言亂語。再派個心志堅毅的鐵血教頭……啊,不,教官,看不把這群倒霉孩子調|教得死去活來,再沒工夫瞎胡鬧。 這么想著,陸昌勛便這么同盧宕和王醴說,盧宕覺得這事可行,王醴思量片刻,覺得孟約至今每年還投錢進去的心學很適合來做這事。甚至,王醴覺著,幸虧神教沒有潑云道長和陳恂博士這樣的人,不然,恐怕早這股邪風早已吹遍朝野內外。 “潑云道長我倒認識,早些年在南京,常與潑云道長往來,既然重崖道可行,那我便去信試試?!?/br> 解決了熊孩子,余下的那些成年人,不管傷沒傷殘沒殘,都得投進大牢去,等待他們的,是起碼二十年以上的牢飯,核心人物則更是難免一死。就是這些熊孩子,如果不受教,回頭牢飯也不會省下來。 總督和督軍衙門只管打勝仗抓人,余下的都交由省臺,王醴因為參于其中,一并隨官軍前往開封。王醴只來得及回家郵孟約一面,告訴孟約他無事,并且要出一趟公差,大約十天半月的樣子。孟約見到人好端端的,再聽到己方并無傷亡,一顆心才算安穩下來:“師兄放心去開封,我和阿雝還有爹都會好好的?!?/br> 王醴笑看著孟約點頭,伸手緊緊抱住他的小甜甜片刻,才松開手轉身而去。 看著王醴的背景,孟約緩緩坐下,這事還不能算完,神教的核心人物并沒有落網——因為這里僅僅只是神教的一個據點,甚至不是主要據點,如果是主要據點,絕對不止今天這樣的火力。 這個神教,確實成功洗腦了不少人,這其中不乏王公勛貴,至皇室成員,直系的就那么幾個,則幸虧是小的太小,大的太浪,根本沒法洗腦:“應該也能反洗回去吧,但是感覺難度挺高的,看來只能看撣月道長他們在南京的道統之爭了?!?/br> 孟約之所以知道“道統之爭”是因為這是故事發展中某一個時期內的主要劇情,也是憲政的重要劇情之一。由全真教的幾位道長開壇論道而始,慢慢地就變成了“道統之爭”,這爭端甚至比傳說中的“九子奪嫡”還更驚心魂魄波譎云詭。 在孟約覺得,最近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