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65
二百兩,一塊一百兩。古墨其實只是宋朝時期的古董,這在現代是無價之寶,可是在明朝,它跟宋朝只隔了百十來年,元朝的時候,蒙古人也不愛收集這些玩意兒,以至于有許多宋墨都完好無損的流傳了下來。只是文人雅士們對古墨喜歡的很,可惜,荷包不允許他們買這么貴的古墨使用。因為這墨錠是個消耗品,并非增值品。吳有為又去街上買了一些土特產,在京城里,什么樣的產物都能買到,就看價格高低了。因為兩位座師都是清廉的清官,所以吳有為也不敢買太貴的東西,也就買了點干海帶,海蝦干和海魚干。水果也買了四個西瓜,還買了兩捆青菜,在一個攤子上看到了有個老嫗賣鴨子,原來是家里不下蛋了的老鴨子,自家吃著發柴,就干脆拿出來賣了,聽說許多有錢人專門吃老鴨子。吳有為覺得老鴨湯也挺好,于是也買了下來。禮物分兩份,他第一個去的是陳鑒的家,陳府。陳鑒聽說他帶禮物來的,很是不高興,甚至親自堵在了大門口,但是在看到吳有為帶來的禮物之后,就笑了:“來就來了還帶什么東西?"“路過菜場,看到有一老嫗再賣自家的老鴨,便買了下來,請師娘給做個老鴨湯喝?!眳怯袨槭怯H自拎著東西進來的,樣樣都露在外面給人看,一點都沒藏著掖著:“學生也好解個饞?!?/br>簡直沒有比這個更加的光明正大了。陳鑒摸著胡子笑瞇了眼睛:“好??!老夫也解解饞?!?/br>第121章帝后成婚以陳鑒的為人,吃個老鴨湯哪兒吃不到?但是那是需要花錢自己買的,或者去外面酒樓點菜。學生送的當然不一樣了。陳夫人還真讓人做了老鴨湯,放了一些青菜進去。書房里,陳鑒聽了吳有為的話,沉默了半晌,才開口:“你如果入仕的話,這個身份其實還是很好用的,起碼不會有人敢對你真的怎么樣。這就是皇親國戚的好處。只是同樣的,日后一旦有所作為,就不同了。吳有為沉穩的道:“這個身份,是一把雙刃劍?!?/br>這形容詞兒,太新穎,陳鑒當時就覺得小弟子進步了許多。以前不是看不出來這個孩子不怎么擅長交際應酬,但是這三年以來,雖然沒見過面卻一直知道他的近況,現在見了幾面已經很喜歡這孩子了,如今更是喜歡了。當官,書呆子是不行的,那樣最多熬到老,成為一個老翰林。不需要八面玲瓏,但是也要有風骨,更重要的是要會交際應酬。吳傭現在成長的就不錯。“且我與嫡母嫡兄的關系并不好,這您是知道的,他們得勢,我不想沾光,失勢,我也不想受牽連?!眳怯袨槔^續道:“我已經沒有了父母,只有嫡母在世,她也有親生兒子我只想自己努力....”吳有為忽悠了一把陳鑒,把老陳感動得一塌糊涂,拍著胸脯保證照顧他,想一刀兩斷就一刀兩斷吧,他也是普通的學子考出來的,男人,只要有才,到哪兒都會發光。吳有為在心里比了個“V”,忽悠到手一個!晚飯是在陳鑒家吃的,老鴨湯很好喝,青菜也十分香甜,還有飯后師母給吳有為做了兩盒點心帶回去。第二天上午,吳有為就見了張升替他約來的楊一清,在品緣茶社。楊一清年紀跟吳有為一樣,只是生日比他大一些,也是年少輕狂的時候,聽了吳有為的打算,表示一定大力支持。而且楊一清也覺得吳有為這么有才華,指不定是那吳家大小姐沾了他的光,才被皇帝陛下看中呢!要知道,吳有為的那首詠春的詩句,連朝中的某些大臣們都耳聞了。中午他們三個在外面用的飯,就在品緣茶社隔壁一條街的浙菜館,還是品緣茶社的掌柜的介紹的,據說那里是地道的南方人開設的菜館。歷史上楊一清是生于云南安寧,長于湖南巴陵。最后老于江南鎮江,因此晚年自號“三南居士”。現在他還不老,但是卻出生和成長了,所以吳有為選了浙菜館。金華火腿湯,紹興麻鴨,西湖莼菜,油鄉豆腐皮,東坡rou。上來的飲品都是江南的名茶碧螺春。這個時候還沒有西湖龍井,據說西湖龍井乃是乾隆帝最喜歡的茶葉,所以要在清朝中期才能起來,不過吳有為現在想不了那么多。三個人在一起吃了一頓飯,吳有為還給楊一清拿了一張五百兩的銀票:“這是給你的活動經費?!?/br>“活動什么費?”楊一清懵逼了。“你找人,總得請人家吃飯喝茶或者是去青樓楚館看花魁吧?”吳有為塞給他:“花這個,反正也是分家的時候,我那好嫡母給我的?!?/br>“可是,你上次不是在你大侄子成親的時候,給送了回去么?那一車車的禮物,聽說你都要傾家蕩產了!”楊一清可不敢接,想塞回去,誰知道吳有為不要。“給你你就拿著吧,我這事兒說白了也不是什么好事情,我要是有別的辦法,就不會來找你了,拖你下水已經是不好意思了,還讓你花錢,我成什么了?”吳有為將錢推了回去:“你要是過意不去,就認真幫我這一把吧!”楊一清沒能塞回去銀票,最后只好點頭道:“你放心!”等回到了張升那里,吳有為也給了張升五百兩銀票:“我知道你不想要,但是這是給你的活動經費,你不想讓我在這里吃住不安,就收下?!?/br>楊一清家還好,有點家底,張家就真的是普通人家了,平時走禮也都平平,讓他突然高調起來,那必須要花錢??!張升被他說的迷糊了,還真伸手接了錢,但是等吳有為一走他就清醒了,又被忽悠了!吳有為下午又出去買了點上好的跌打油,帶著東西去了劉宣的府邸。劉宣下了衙回來,正好在大門口遇到吳有為,看著吳有為拎著十分家常的東西,和陳鑒一樣滿意了。進了家門,東西都拿下去,帶著吳有為就去了書房。同樣的話,吳有為繼續忽悠,不過劉宣這人經歷得多,忽悠他比忽悠陳鑒麻煩,陳鑒是理想主義者,劉宣就是實用主義者了。要不說先帝是個能人呢,把這倆從幾百朝臣里挑出來,合在一起辦順天府的鄉試,性格互補,張弛有度。劉宣聽了吳有為的話,皺著眉道:“你說的雖然有道理,但是無緣無故的你怎么跟他們分宗?”“我可以找機會?!眳怯袨榈溃骸拔夷谴笾蹲訉ξ也粔蜃鹬?,您也知道,以前也鬧過不少事情....”....“你想讓他們主動提出來?”劉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