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60
日子就緩過來了?!?/br> 顧氏癟嘴道:“什么沒歇好,大嫂都打發人來跟我說了。大哥也真是的,那洛二郎如此不著調,真不知道大哥怎么想的,硬是要死命的巴著?!?/br> 顧老夫人瞧著顧氏嫁過去都已經兩個月了,還是從前那般作態,不由露出舒心的笑。 看來韓文遐很寵她。 顧氏見她不說話,便道:“大嫂給我說,過些天她要我陪她去廬州退親,”她道:“大哥那邊你不用管,他要是不滿盡管來找我好了,反正有韓遠之在,他不敢怎么樣的?!?/br> 顧老夫人點頭,欣慰的同時又微嗔道:“沒有規矩,怎么能直呼官人大名?!?/br> 顧氏撇撇嘴,轉移話題,“好渴啊,有沒有棗湯?” “有,有,一早就備著呢,”曹嬤嬤忙迎聲,取了棗湯過來。 端玉苑里,林琪給陳氏請了安,便去小跨院找顧清菲。 顧清菲正怏怏的歪在榻上,瞧見她過來,也只沒精神的揚了揚手。 林琪走過去,問巧月:“你家姑娘這是怎么了?” 巧月看了顧清菲一眼,沒敢言語。 顧清菲擺手,示意跟前的人下去,才有氣沒力的道:“別提了,我前天才知道我阿爹給我訂了門親?!?/br> 林琪點頭,半點也不意外。 眼見著顧清菱就要出嫁,排在下面的顧清菲定親也是正常。 顧清菲頓了頓,等了好一會兒也沒等來安慰,頓時惱了。 “你還是不是我的好姐妹,我都要所嫁非人,你竟然無動于衷?” 林琪挑眉,“怎么回事?” 顧清菲道:“這人從前我還聽周七娘提過,是她姨家的表哥,姓洛,行二。聽說在廬州那邊還有些才名,”說道這兒,她撇了撇嘴,道:“不過估計也是夸大其詞,不然怎么會直到現在也沒弄個功名?” 顧清菲眼前閃過小小少年的影子。 也只有那樣的人才能稱之天降文曲。 洛二郎,他也配! 林琪道:“所以呢,你不愿意,就跟大舅母吵起來了?” 林琪請安時,就見陳氏臉色發暗,她心里還有些納罕,是誰給她氣受了。 現在找到正主了。 不想顧清菲一晃腦袋,道:“你可別誣賴我?!?/br> 她道:“阿娘是被洛家和阿爹給氣得,跟我可沒關系?!?/br> 林琪蹙眉,“莫非洛二郎有什么不好?” 顧清菲道:“豈止是不好,簡直是大大的不好?!?/br> 她道:“聽說這家伙自命風流,去年臨要進場了,為了個伎子連夜去了揚州,結果搞得自己落第,今年入場時,又說去觀什么紅葉,干脆連考場都沒入?!?/br> “這樣的人,阿爹卻要把我許過去,也不知那洛家塞給了他多少好處?!?/br> 顧清菲譏嘲的咧了咧嘴角,嘲弄的道:“更可笑的是,我也不知道哪兒入了洛家的眼了,竟一門心思的要娶我過去,就連姑母出面,也都不肯松口?!?/br> 林琪聽說阿娘還參與其中,有些驚訝。 她仔細想了想,這段時間家里要說請人,也就是阿娘回門沒多久的時候。 似乎周夫人來過一趟,當時她忙著調香,阿娘也沒叫她過去,后來又是接詔書,又是叩謝圣恩的。 一番忙亂下來,她也就把這事給忘了。 原來那會兒還有洛夫人嗎? 顧清菲又道:“太婆因為這事還給阿爹去了信,結果還被氣病了?!?/br> 林琪聞言,皺了皺眉頭。 原來外婆氣色不好是因為這個。 林琪心里升起一陣氣怒。 第三百五十六章 中舉人 “舅母沒說怎么辦?” 林琪對陳氏還是了解的,她可不是以夫為天,自己沒有半點主意的人。 顧清菲道:“阿娘說要請了姑母一塊去廬州退親,不過我估計成功的可能不太大?!?/br> “你怎么知道?” 顧清菲道:“你想啊,洛家費了那么大的勁,才讓阿爹答應把我嫁給那個廢才,要是退了親,還上哪兒找我這樣的世家女?” “你倒是會給自己臉上貼金,”林琪被他說得一樂。 顧清菲道:“難道不是嗎?我又不是什么才女,洛家死乞白賴的不肯答應,不就是瞧上我的身份能配得上嗎?” 林琪搖搖頭,轉而反問她。 “要是這門親退不成,你要怎么辦?” 顧清菲鼓著腮幫,道:“那我就去觀里做女觀?!?/br> “凈胡說,”林琪輕斥了聲,打斷她接下來的話。 “我沒胡說,”顧清菲蔫蔫的反駁。 要是讓她跟個整天跟伎子廝混的人成親,那她寧可做女觀,實在不成她就絞了頭發,做姑子。 她寧可終生和泥雕胎塑作伴,也不愿為了這樣的男人料理瑣事,打理內宅。 林琪見她這般堅決,輕搖兩下頭,怕她真的鬧出什么事來,只好道:“放心吧,要是大舅母不成,我會幫你想法子的?!?/br> 顧清菲頓時大喜,忙答:“真的?” 她抱著林琪的胳膊,重又生龍活虎起來,“琪姐兒,我就知道你最好,不會眼看著我跳火坑?!?/br> 林琪被她扯得歪了下,險些倒在榻上。 顧清菲趕忙松手,討好的拿了迎枕,扶著她坐穩,又揚聲讓巧月上棗茶和點心。 巧月瞧見明顯恢復精神的顧清菲,又看看林琪,心里暗道,還是林娘子有法子。 顧清菲巴結的把棗茶遞到林琪跟前,道:“好表妹,你跟我說說,打算怎么辦唄?!?/br> 林琪抿了口棗茶,搖搖頭道:“天機不可泄露?!?/br> 顧清菲癟嘴,但也沒有再問。 林琪慢悠悠的喝著茶,心里卻覺得怪異。 五表姐還真是心大,自己可是才剛十歲的孩子,她也敢信。 回到韓家,林琪叫來止兒,讓她去趟廬州洛家,瞧瞧那個洛二郎到底怎么回事。 因為與伎子廝混而耽誤正事,確實有些說不過去,不過也不是什么見不得人的大事。 在這江南東路,像顧家這樣的人家,少說也有二三十家,沒理由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