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6
法。接下來,你們就當堂互策吧,由沈青辰這一組開始?!?/br> 當堂互策,意思就是讓他們看了彼此的卷子,然后駁斥對方了。 徐斯臨聽到這里,二話不說就立刻站了起來,“我手中的乃是沈青辰的策問,其中一策乃是論災年時糧食應該先供百姓還是將士,我以為,他說的不妥……” 接著他便把她的策論念了一遍,念完后便開始陳訴自己的觀點,“士兵亦為百姓,得了口糧充饑,非但不會餓死,更能上陣殺敵,若無這些人守護我大明國土,國將不國,百姓又如何安居樂業……” 嚴肅的堂內,他持卷站得筆直,先引先圣名言,再論當朝實際,侃侃而談,條條有理。一張臉沒了往日無賴戲謔的模樣,認真嚴肅,棱角分明,眉眼間是強烈的自信和一絲不羈。若是不說,倒是看不出他是此班的倒數第一。 邊說著,他還不時看沈青辰一眼,目光幽長,并不若言語銳利。 林陌就困惑了,這個大明第一官二代向來不屑用心于學業,漫不經心,玩世不恭,否則憑他的天資,必不會是最后一名。 今日這二世祖怎么倒用心對起策來了? 待徐斯臨說完,青辰站了起來,理了理思路后鎮定道:“孟子言,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饑者,由己饑之也;是以如是其急也。饑,則欲食飽,則不得不反,如此朝廷既要抵御外敵,又要撫平內亂,更是背腹受敵難以為繼。這般局面下……” 陽光透過窗子,斜斜地照在她的臉上。一張白皙的臉鬢若刀裁,眉眼俊秀,一字一句從口中徐徐而出,有理有據,聲音雖不大卻很有分量。 她邊說著,徐斯臨邊皺著眉頭快速地寫什么。等寫完了,他站起來欲再說,林陌卻站了起來,反駁沈青辰的觀點。 后來,其他人也各抒己見,宋越沒有阻止,一對一策問就漸漸地演變成了兩個方陣的爭辯。沈青辰和徐斯臨倒插不上話了。 大明朝的文官光會寫還不行,還得能說。宋越將朝堂辯論搬到了課堂,想必是為了讓他們提前體驗實踐,不可謂不用心。 一堂課很快就過去了。放堂后,青辰還在埋頭整理各人所言,忽然有人敲了敲她的桌子。 她抬起頭,對上一雙漆黑的眸子。是徐斯臨。 “大明朝不是只有受災的那幾個縣,而是兩京十三省九州萬方,糧食給了災民固然可以填飽幾個縣,但給了將士卻可以守護一個國。覆巢之下焉有完卵,皮之不存毛將焉附,你這個人心性太軟,有的時候,婦人之仁不可取,該要懂得取舍,懂得斷臂保身才是?!彼D了頓,又道,“其他的兩策我沒意見,雖有微瑕,但瑕不掩瑜。不過你的字,著實很一般?!?/br> 青辰怔怔地聽他說完了。她以為他是不甘心要再辯,剛想說些什么,就見他將她的策卷按到桌上,轉身就走。修長挺拔的身影很快就消失在門邊,話說的突然,走的也突然。 她低頭看自己的卷子,只見上面多了很多小圈,還有些小字批注。 小圈標出來的是寫的好的,小字批注的是不好的理由,字跡工整,看得出來很用心。剛才其他人熱辯的時候,他就在寫什么東西,原來竟是批她的策論。 沈青辰不由眨了下眼,倒數第一給第一批作業……感覺有點怪怪的。 她把卷子收了起來,與書冊放在一起,打算晚上回家細看。 出了講堂,青辰便見廊下負手站了個人,清風微微吹起他的衣袖,地上一道斜長淡影。 她猶豫了一下走到他身邊,捧著書冊仰頭看他,“老師?” “你出來了?!?/br> “老師……在等我?” “今日與徐斯臨對策互辯,感覺如何?”他的口氣淡淡的,目光幽緩。 “他說的很好,有理有據,條理分明?!鄙蚯喑秸\實道,“若是準備不充分,學生可能辯不過他?!?/br> 宋越轉過身來,目光掃過她清俊的臉,“日后要是到了朝堂上,你還敢不敢這么跟他辯?” 徐斯臨是首輔徐延的兒子,代表著當朝幾乎無人敢與之抗衡的權勢。 “好好想想?!彼卧讲坏人卮?,徑自走了。 沈青辰看著老師的背影,問自己。 她敢嗎? * 沈謙升職了,從從七品的順天府經歷升到了從六品的推官。 林家在府里辦了酒宴,沈謙知道沈青辰正好休沐,說什么都要她過去,她只好答應。 到了林家大門口,只見沈謙已等在門前。他的臉上滿是喜悅之色,今日還穿了身寶藍色的新袍,長身玉立,在陽光下俊雅溫潤得令人眩目。 “恭喜二叔,二叔今日看著很精神?!鄙蚯喑降?。 他笑笑,眼角有一道淡淡的皺紋,幾不可見,“人逢喜事總是會好點。進去吧?!?/br> 沈青辰點點頭,提步進門,見沈謙跟她一起走,不由問:“二叔不在門口侯其他的賓客嗎?” “這次我沒有請外人,只想在自家熱鬧一下,輕松些,與你們話些家常也便罷了?!?/br> 沈謙為人隨和,人緣不錯,平日里來往的友人頗多,與同僚們的關系也很好。升職宴在大明朝向來是社交的場合,請誰不請誰都是有講究的,今天你不請我,下回我必也不請你,一來二去交情就淡了。沈謙這回卻一概不請,只宴自家人,頗令沈青辰不解。 隨著他上了游廊,她問:“二叔在眾人的眼里,向來是周到好客之人,這一次怎么……” “年紀大了,總是應酬這些事也累。再說,也不是什么大事,人多了鬧哄哄的,怕你們不習慣?!?/br> 沈青辰不喜歡聽到他說自己老,有些不高興道:“二叔又來了?!睕r且他也不是真的老,四十在現代,正是男人最黃金的年齡呢。 他彎了彎眼睛,“不說,不說?!?/br> 兩人正說著話,路過一處吊角小亭。 亭中的圓桌上擺了盤梅子和一壺茶,長椅上坐著兩人。其中一人生得很秀麗,鵝蛋玉面,香腮小口,一雙杏眼似冰琢般的明亮,穿了櫻草色窄袖束腰紗衫,下身是藕荷色的湘江長裙,正靠在亭柱上看一卷書,邊看邊微微露笑。一旁的丫鬟懷里抱了筐針線,在編結打絡。 看書的女子乍見游廊上的二人,眸光一閃,將沈青辰自上到下仔細打量了一番,然后笑盈盈地向他們走來,“表姐夫今日不是不宴外賓,不知這位公子是……” 沈謙道:“我家祖上與他家連了宗,他是我侄兒沈青辰。如今在翰林院做庶吉士?!闭f罷又轉向青辰,道:“她是你二嬸的表妹,慶安侯府的次女,叫謝惠瑩?!?/br> 謝惠瑩道:“原來他就是表姐夫連宗的侄兒。早就聽過,只為何我從前沒有見過他?” “你來的兩次他都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