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43
著! 因著在府城的口碑極好,所以這藥鋪里面等著不少看病的人,有老有少,當然也有窮人和有錢人,不過這窮人和有錢人,那是分開的的,五個坐堂大夫,從左往右,依次是不同層次的人,最左邊的當然是府城的大戶,穿著綾羅綢緞,而最右邊的則是窮苦人家,穿著打了不少補丁的衣服。 江小樓不知道這回春堂為何這樣子做,想必是為了病人考慮吧,這有錢的富人們大多看不起窮人,而窮人生病了也需要治療,這樣子分開來了,倒也避免了不少的麻煩,只是不知道這五位坐堂的大夫面對這樣的情況,心里面會怎么想,會不會覺得給窮人看病沒前途,因而隨隨便便的敷衍了事呢? 出于心中的好奇,江小樓此時到了最右邊,那給窮人看病的大夫身旁,暗中觀察著這大夫的行動,好證實一下自己心里面那些不好的想法。 很顯然,江小樓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能夠進入回春堂坐診的大夫,品行什么的都是極好的,而且回春堂自己也有一套方法,避免這樣的事情發生。 也怪江小樓初來乍到,今天是第一天來這府城的回春堂,若是她連著來個五天,就會發現這每天每個大夫面對的是不同級別的病人,今天坐在最左邊,給有錢人家看病的大夫,明天就會到第二個位置上去,,而最右邊的這位給窮人看病的,則是會到最左邊給富人們看病······ 江小樓暗中觀察著著最右邊的,專門給窮苦人家看病的大夫,發現這大夫,并沒有因為他的病人是窮人,而輕視,而有怠慢,并沒有因為人家可能給不起銀子,而給人臉色看,但也是和藹可親的。 看著這回春堂井然有序的場面,江小樓很佩服這回春堂身后的人,到底是什么樣的人,,才能如此安排合理呢! 第46章,江家老宅的大戲 江小樓不著痕跡的打量著這回春堂的一切,自認為她做的很隱秘,卻不知道,這一切,都被人看在眼里,而這看在眼里的人,,是一個從后面院子里出來的男人,年紀三十七八,四十不到。 這男人就是這家府城回春堂的掌柜,之前從藥童口中得知一個小女娃娃找他,他本來很郁悶,張口就想說不見,可是不知怎么的就想到了他遠在都城的小孫女,如此一想著,就跟著藥童走了出來。 回春堂的掌柜,,出來的時候,正好就看到江小樓,一副有所思的樣子,站在這坐堂大夫的身后,時不時的還點點頭,若不是江小樓的年紀小,估計這回春堂大掌柜,都會以為江小樓會醫術呢! 本來藥鋪藥童想要叫江小樓的,但是卻被掌柜阻止了,很顯然,這掌柜對江小樓的行為,表示很好奇······· “咳咳·······”江小樓正看得起勁,而這個時候,這位坐堂大夫開的藥方之中,江小樓覺得有兩味藥,若是換成是其他的藥材,效果會更好些,而且那另外的兩味藥,價錢更便宜一些! 江小樓想要開口提醒這名坐堂大夫,但是看看自己這副小身板,這根本就沒有說服力,這開口了,人家也不信啊,搞不好還以為自己是來搗亂的。 江小樓只好假裝咳嗽一聲,希望能夠讓這坐堂大夫,意識到這藥方要想效果更好,就得換成另外的兩味藥······ “李大夫,你看,這兩味藥換成另外兩味藥,效果是否會更好一些········”就在江小樓故意咳嗽的時候,她身邊突然響起一個男人的聲音,這聲音的主人,正是回春堂的掌柜。 因為江小樓的奇怪之舉,所以這掌柜的就到了江小樓身邊,,也是江小樓太過于關注,這才疏忽了,沒有意識到她的身邊何時站著一個男人。 能夠成為回春堂的掌柜,除了身后的勢力之外,自身也是有些本事的,此時也意識到了,這坐堂大夫,李大夫的藥方之中,這其中兩味藥效果不是很好,而且價格也比較昂貴,此時的掌柜板著臉提醒道。 回春堂百年的名聲,最怕的就是名聲受損,,而且這回春堂坐堂的大夫,都是精心挑選的,掌柜的不是不相信這些大夫的人品,而是人心善變,經不起考驗······ 江小樓在府城回春堂里,蘇氏等人在客棧等候,渾然不知道此時的北山村江家,已經鬧翻了天了! 江家二房媳婦劉氏是個懶婆娘,不修邊幅的,這大房沒回來還好,沒有人說她什么,可是大房回來了,大房本來就是在鎮上生活的,自持高人一等,這往年回來,哪里曾吃過這些不堪入目的飯菜,可是今年這····· 大房媳婦張氏本就是出身比較殷實的人家,之后嫁給江修華,也是過的好日子,加上是江家長媳,所以幾時受過這等怠慢。 張氏不敢當著二房媳婦劉氏的面說,但是卻不代表她什么都不說,若不是因為她們需要這北山村江家的銀子,她們才懶得從鎮上回來呢,鎮上有下人伺候,不用干活,而且活得自在,哪里像是這鄉下的生活。 張氏嘴碎的鉆進了老太太王氏的屋子里,和王氏咬耳朵,說著二房媳婦劉氏的壞話,而好巧不巧的,也被在外面偷聽的劉氏聽到了。 劉氏本來就很不滿她被罰一個月做飯,,本來以為這大房回來了,大嫂和大侄女也能幫忙一二,可是這回來了之后,這才知道,這明面上說著是來廚房幫忙,暗地里什么事情都推給自己。 自己想著這大房在鎮上教書,總比他們泥腿子強些,為了以后考慮,就忍讓一下吧,可是如今好了,自己這退不了,大嫂反倒是得寸進尺了,這還給自己上眼藥了,還說自己做飯難吃什么的,做的不是人吃的······ 劉氏本來一肚子的憋著氣,此番更是被大房張氏一擠兌,索性直接的就開始罵起來了,罵大房在鎮上不孝順公婆,罵大房吸江家的血,罵大房張氏是個懶婆娘,罵大房的女兒江小云······ 劉氏本就是農村婦人,十分的粗俗,此時什么難聽的話,都罵了出來! 面對劉氏,大房媳婦張氏,此時實在是說不出來反駁的話,張氏從小接受的就是良好的教育,嫁給江修華之后,也是時刻注意自己的品行修養的,哪里說出來這些粗俗的話。 倒是王氏,本身就是一個鄉下潑婦,這些話是張口就來,對于二房媳婦劉氏,在大方媳婦張氏沒有回來的時候,她還是喜歡的,可是這大房媳婦回來之后,兩下一對比,王氏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