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454
的折子拿過來呈給了敏寧。 敏寧接過去迅速的掃了一眼,莫怪四爺這么生氣,山東那邊官場上下全都連成了一氣,有那不同與之為伍的,都被排斥到邊緣。 這回要不是十三跟十四打了對方一個措手不及,可能很難將這些人給揪出來。 看到最后,敏寧更是瞪大了眼,“什么?當年理親王劫走的那批銀子,被這些人弄到手了?”感情理親王當年就是給這些人背了黑鍋。 四爺聽了之后,更是一臉寒冰,“這還只是小事,這些人將這件事瞞得緊緊的,不僅騙過了二哥,還騙過了汗阿瑪?!?/br> 當年那筆銀子確實在黃河丟失,后來二哥的人將這批銀子弄到山東去,結果山東那批人膽子肥了,直接將這批銀子給昧了下來。 二哥以為這批銀子還藏的好好的,而汗阿瑪調查到那批銀子是二哥弄走的,后來就算追問二哥也說不出來。 因為二哥派下去的那部分人根本沒有回京,后來二哥也察覺到不對之處,還沒來得及再派人去查,就被太上皇迫不及待的廢了。 這事變成了一個無頭公案。 沒想到山東官場那些人膽子這么肥,連這批銀子都敢動! 敏寧笑了笑,“爺,你要是想治這群人,我給你出個主意?!?/br> 四爺轉過頭來看她。 敏寧將折子放到桌子上,邊往他身邊走邊說,“不如你就辦一個反貪的衙門,這個衙門里的官員平日里沒有等級,不過只要辦案的時候就是見官大一級??梢匀斡擅耖g舉報貪官污吏,哪里有貪官污吏,哪里就有反貪衙門。山東官場上的事,您也不要動手,直接挑選人組成反貪衙門,讓這些人去查,拿到證據之后,依法處置?!?/br> 四爺一聽她這話,心里雖然贊同,但還是搖了搖頭說,“組建新衙門并不像之前組建這種不重要的管理出版衙門容易,誰知道這反貪衙門,會不會反而被拉下水?!?/br> 敏寧卻道:“有這么一個總是有警示性,這也是作為朝廷手中的一把刀,這把刀時時刻刻豎在百官頭上,雖然反貪局有可能被腐化,但是只要上位者是一個像您這樣手段強硬的皇帝,未必不能將反貪局清掃干凈,再次煥發新生?!?/br> 見四爺有些心動,敏寧又繼續道:“不如咱們就先試一試,臨時組建一個反貪組,就拿這些人來磨練反貪組,若是效果不錯的話,就繼續留下去,若是不如所愿的話再撤銷?!?/br> 四爺認同了她這個提議,“行,就按你說的來吧?!?/br> 屋里的蘇培盛連動也不敢動,特別是聽到兩位主子在商量國事,他恨不得此時自己是個死人。 萬歲爺竟然不怪罪安貴妃干政,就連政治也跟她有商有量,蘇培盛只覺得頭皮發麻,覺得自己知道太多了,總有一天會被殺人滅口。 “那么你覺得怕誰來掌管這反貪組?”四爺拉著她到一旁坐下。 敏寧回道:“反正也就這么一個臨時的組,誰來掌管也只是暫時的,我看不如就看理親王來辦這件事。反正前往西洋這事還得一兩年,暫時就讓他管著這個事?!?/br> 讓四爺來說,這絕對是一個拍案叫絕的提議。 山東那群官員偷偷拿走了鹽稅的銀子,反而讓二哥背黑鍋二次被廢,這事若是讓二哥知道,絕對不會饒過這群人。 這樣一來的話,肯定能將這些人的老底都挖出來,反貪組組長人選確實非二哥莫屬。 暢春園里,理親王一家正安然的呆在一座小院子里。 被從宮中挪移出來之后,理親王還以為自己只是被換了一個地方繼續圈禁,沒想到老四真的將人都撤走了。 理親王如今的住處正是當年做太子時在暢春園里的住處,可以說是一點也沒有變,甚至比宮中還要大許多。 至少在園子里,后宅女人孩子也能夠住得開,住開了,也就沒有那么多爭吵。 自打老四說想要安排他去洋人的地方,理親王讓人收集了許多西洋的書籍,甚至跟一些洋教士也往來甚密,就是為了打探洋人的風俗習慣。 理親王即將排被派遣到西洋去,暫時還是個秘密。 見老四那邊沒有露出口風,理親王自然也沒有說出去。 不過,理親王這個廢太子被放出來之后,自然少不了人關注,所以那跟洋人接觸的時候,少不得有些人猜測他是否有不軌之心。 有些人甚至安排了一些莫須有的罪名報了上去,就是在新帝面前搏出位。 這些折子都沒有到四爺面前,就被內閣給刷下去了。 或許旁人不知道,但內閣,皇帝可是事先給他們通過氣的。 若真的讓這些莫須有的折子傳上去,不僅他們丟臉,要是惹怒了皇帝,他們也跟著吃掛子。 這種種消息,理親王不是沒有聽到,不過每次聽到之后他都沒有放在心上。 倒是讓不明所以的人更加一頭霧水。 這一日,理親王照例在院子里看書,他看的書都是拉丁語,你有的時候學過西洋語,不過只是為了在太上皇面前出風頭而已。 近年來不怎么使用,早就忘了大半。 這回終于有空閑將這門語言撿了起來,好在有大量的底子,恢復起來也不是那么困難。 外面傳來嘈雜聲,很快理親王身邊的貼身太監,在外面跑了進來。 “爺,外面、外面圣旨到!” 理親王一聽到圣旨,便訓斥了一句,“慌張什么?還不隨本王去接圣旨?!?/br> 說著將書蓋在桌子上,起身在太監的幫助下整理了一下衣服才大步往院門外走。 理親王在暢春園的居所,是大院套著小院。 所以要走到最外面的院子,有一段路程。好在,如今的暢春園里,只要這條小路都被鋪上了水泥路,走起來是又快又方便。 傳圣旨的人是吏部官員,理親王便知道有重要的事。 不然普通的圣旨讓太監傳就可,甚至有些事連圣旨都不要,只要傳一聲口諭。 吏部過來的一共是三個人。 這幾個人當中,理親王只認識一個,就是于廷翼,他爹是于成龍,于成龍曾經還是太子太保。 只是可惜三十年前就去世了,沒能為他所用。 于廷翼是于成龍所有兒子當中唯一做官的,可惜的是雖然他不負乃父之分,而終究不如于成龍成就高,即使靠著父蔭,被派遣到外省做一方學政,掌管一省教育。 這是一個清廉的官職,于廷翼不負他父親遺風,為官之時,一樣奉行節儉兩手清風。 以前理親王曾經拉攏過他,可惜這人就跟茅坑里的石頭一樣又臭又硬,給臉不要臉,一之下就將人放到外面不準回京。 沒想到老四竟然將這人從哪個旮沓里給撈了出來,再看他身上官服上的補子,應該是提拔成了吏部侍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