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51
,不賣的話只能夠壓在手里賣不出去。 哪里像現在這樣,不僅不需要像以前那樣日夜織布,只賺取那微薄的錢財。像如今這樣收入固定,家里在種上幾畝田,有了糧食,一家人完全可以過的很好。 這樣就出現了一個奇異的狀況,破產的小織戶倒是過得很滋潤,反倒是那些大商戶一個個被重創,手下織工外流的厲害。 畢竟薪資沒有那些工廠高。 這些大商戶跟工廠不同,大商戶招取織工,只付出少少銀子,而工廠里每月賺到的一半被分給了織工,這樣就達成了雙贏的目的,通常賺錢織工們也賺錢。 賺錢了就更舍得花了,直接也帶動了一些縣城商業發展。 織造局那邊也受到了重創,主要原因就是內務府和戶部那邊發現民間的布價跟織造局提供的布價差額太大,所以堅決讓織造局也跟著降價。 制造局供應著整個大清商人的官服、吉服,以及整個皇宮的布料,原來只要布料送過去,皇宮那邊都會接收。 可這回民間的布料價實在太便宜了,按照原來的價錢,那中間的差價,對于朝廷來說不可能看不見。 那可不是小數目,可是差了幾十萬兩銀子,這還是一季就差這么多,那一年、十年呢? 任誰都接受不了這么大的差距。 誰知道這么多銀子是不是被織造局貪了?曹家那建的豪華園子,誰看不見?肯定是用貪污的錢建的。 曹家也覺得自己虧得很,之前民間的布料下降,那是因為人家用了新式的織布機,可他們還是用原來的人手和工藝。 所以價格自然跟以前一樣,朝廷拿這個說茬,完全是為難他們。 要是真的價格下降的話,那么首先死的就是他們制造局,連給織工的銀子都付不起,這么大的虧空,誰都不愿意拿自己的錢財來彌補。 求爺爺告奶奶之后,又走了皇上那邊的路子,這批貨總算是被收下。 但戶部和內務府都說了,下一個季度的布料價格得降,既然人家用了新式的織布機,沒道理織造局還守著原來的老破爛不放。 如今國庫緊張,織造局身為朝廷的一部分,理應降低成本,為朝廷分擔壓力。 這么一說,織造局的官員還能怎么辦,只能跟人家投降。 不投降怎么將織布機弄到手? 江寧織造、蘇州織造、杭州織造三方聯手找林源講和。 畢竟以后還是要在江南發展,也不能太得罪織造局,他們可以利用民間的壓力迫使織造局投降,但卻不能做的太過,鬧得不死不休。 而且布價降低這個目的也達成了,林源便爽快的和對方講和。 然后在織造局的牽線下,江南各個城市的布商商會也跟著投降,然后組成了一個江南布商總商會,且將會長這一位置讓給了林源手下。 敏寧接到消息后也不小氣,直接在江南辦了一場拍賣會,拍賣各種布料的紡織機織布機的圖紙。反正手下工匠,因為銀子激勵,創新不斷,拿這些遲早過時的紡織機賣出去也算是收回,也算是剪了一次羊毛。 第67章 那些清穿的日子(67) 杭州最近開了一家銀行, 這家銀行跟京城里的銀行同名,也叫大清銀行, 不過卻多了個杭州支行幾個小字。 一些行走在京城的商人自然知道,這家銀行跟大清銀行是同屬同一家, 對于杭州百姓來說, 這家名叫銀行的錢莊奇怪的很,存錢進去竟然還給利息。 有些百姓不相信有這種好事,但也有那貪心之人, 試探著將錢存進去。 杭州開了銀行, 對于杭州的商人來說是大大有好處, 最起碼以后進京不需要帶大量的銀子, 只需要將銀子存到銀行中, 寫個匯款到京城戶頭的單子就行。 等到京城后, 可以拿自己的存折將錢取出來。 大清雖然鏢局盛行, 但大量錢財真的很容易招人眼,一路上土匪水匪也多, 那土匪是剿都剿不干凈。 這多了銀行,總算是方便了一部分人。 王惜是杭州城內一家工廠的女工, 她原來只在家中繡繡帕子,打打絡子,賣給那挑著擔子走街串巷的走貨郎手里, 賺上那幾文錢。 自打半年前有人到她們村里招人, 給出的薪資一個月有二兩銀子, 一些疼愛女兒的自然相信天下會有這種好事, 但她父母早逝,如今跟著兄嫂過活,她嫂子見有那么多銀子,竟然連懷疑都不懷疑,直接給她報了名。 令王惜心寒的是,她兄長竟然也是一副贊同的姿態。王惜又傷心又難過,可兄嫂都做下了決定她又能如何。 畢竟她只靠著兄嫂養著才能長這么大,兄嫂說的話她不能不聽。 最開始的時候王惜跟著村里的女孩一起進城,最開始她以為那些招工的人都是騙子,會將她們帶往外地,最后不知道會被賣到哪里。沒想到根本不是她想的那樣,進了城直接進入一個又高又大的作坊里。 對了,這個作坊被稱為工廠。 她被安排在工廠里干活,擔驚受怕了幾天后,她終于明白,自己被招來是真的干活,這才放下了心。 這個工廠,活雖然累了一些,但對于她們這些鄉下來的女孩來說不算什么,最令人不敢相信的是,每晚吃完飯后工廠還有學堂教她們識字,王惜覺得在這里的生活如同做夢一樣。 最開始幾個月工資都是發到她們自己手中,也沒有人敢苛扣,據說工廠里有管紀律的部門,誰要是敢伸手就直接被趕出工廠。 等把銀子帶回家后,嫂子待她如同待客人一樣熱情,再加上學會了字,磕磕絆絆的也可以讀懂報紙,見識了外面的世界,王惜不再自憐自哀,反而添加了一些自信。 有了工作收入也不在乎兄嫂的臉色,每個月給家里一兩銀子,就當做這些年對他養育之恩的報答,余下的收存起來,有了積蓄,王惜就有了膽子,對于兄嫂勇敢的說不。 杭州開了一家銀行,工廠將銀行的人請來,給她們每一個人都辦了一張存折。 還說以后的工資都打在存折中,王惜原本以為工廠是要扣她們的錢,擔憂了半個月后,約上幾個同伴去銀行一查,沒想到是一點沒少。 不同于其他人不相信銀行,將存折中的銀子都取出來,王惜看中了銀行存錢還給利息,將這幾個月自己省吃儉用的積蓄也存入銀行中,還定了一個兩年的期限。 兩年后她十六歲,也正好是出嫁的年紀,這筆錢取出來可以置辦一份不小的嫁妝。 懷揣著對未來生活美好的愿望,王惜離開了銀行,因為走的太急,不小心撞到前方門口的人 這是一個很威嚴的男人,王惜直接嚇得急匆匆的跑開。 霍庭回頭看了一眼剛離開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