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3
她得意洋洋的小模樣,想了想,算了,還是不打擊她了。 “這事爺讓十三行的人去辦,他們那有懂西洋話的人,我讓他們翻譯好再給你送來,不過你要記得爺可是在等著你的自鳴鐘,要是沒做出來,你可得接受爺的懲罰!” 敏寧吸了吸鼻子,一臉驕傲道,“放心吧爺,保證不會讓你失望!” 一轉眼六月就到底了,而這時候宮中發生了一件大事,皇太后娘娘一下子病了,還病的臥床不起,連皇帝都連罷兩天早朝守在皇太后身邊。 像主位妃子以及皇子、福晉全都湊到了永壽宮盡孝,阿哥所不論哪個阿哥的后院都安靜了下來,誰都不敢在這個時候觸上面霉頭。 好在幾天之后,太后的病情就轉危為安,等到了乞巧節這一日,大雨磅礴時,永壽宮終于傳來了太醫的好消息。 “皇上,太后病情已經舒緩,再將養些時日就無礙了?!?/br> 皇帝對嫡母感情甚厚,一聽到這個消息,心情總算舒暢了些,轉然又想起太醫之前的病案,“吳院判,之前你們診斷太后的病情是心情不暢所致,可知病因起源于何事?” 吳院判沉吟了一下,才道:“啟稟皇上,臣認為太后應該是思鄉心切,想來是看見家鄉之物,思緒太重導致心緒低落食欲下降,上月暴雨期間,氣溫有所下降,太后應該沒有添加衣服,才起了熱癥?!?/br> 可不是,六月底那場暴雨令整個京城都陷入澤海當中,雖然雨水被及時排掉,也帶走了暑氣,不過水都排到渾河,導致渾河泛濫,附近好幾個村莊都被淹。 京城有人上報,不過都因太后生病一事押后,皇帝只命順天府前去賑災。 皇帝聽到太醫這么說,瞬間想起他這位嫡母自十三歲就離開草原,算一算已經四十多年未曾回去。且太后只會說蒙語和少少滿語,這宮里會說蒙語的妃子不多,和太后也說不到一塊。難怪太后會悶出病來,看來是想家想的。 皇帝一個念頭在心里轉了轉,越想越愧疚,在親手侍奉太后喝完了藥后,跟太后說,“額娘,您什么都不用cao心只管養病,等病好了,兒子就帶您回科爾沁看看?!?/br> 太后一聽那個高興呀,恨不得當場病就好。 七月底太后好透了,康熙便決定奉嫡母回鄉。 四爺最開始并不在隨行名單中,他被留在京城監督下面官員治理永定河,不過八月十五中秋節那日,駐蹕在羅漢畢喇的皇帝突然想起四兒子來,不知道永定河治水一事進行到哪個階段了,便將派人快馬加鞭將四兒子招了過去。 第24章 那些清穿的日子(24) 皇帝皇子們不在宮中,不管是后宮還是阿哥所都很安靜,不同于大阿哥三阿哥他們的福晉也能一同跟隨。 四阿哥是后來被叫去,以至于四福晉沒能趕上這趟熱鬧。 至于敏寧,四爺不在她也老實下來,不老實不行,自四爺離開后她明顯感覺到后院女人對她的排擠,就連領膳去的早都被排到最后,領到的菜都已經涼了。 碧影只好生了個小爐子,將菜放上熱一熱,倒是能湊合著吃。 這些敏寧都能忍受,李格格連同其他女人排擠她,她不是沒有感覺,也不是沒想過向福晉告狀,起碼讓她們收斂點,不過當她發現福晉一副看熱鬧,任由其他人欺負她時,她就打消了這個念頭。 算了,還是等四爺回來再說,等四爺回來,這些人自會消停下來。 轉眼邁過了秋季,跨入了深冬。 十月底,皇帝一行已經啟程回來,算一算應該到興京,四福晉收到四爺的信說是月初就會趕回來,她也不瞞著立馬將這個好消息告訴了后院的女人。 碧影非常高興的同敏寧說,“格格,等貝勒爺回來,您的日子就好過了?!?/br> 敏寧將自己埋在棉被里,興致缺缺的“嗯”了一聲。 回來就回來唄! 經過一旬的冷卻,原先敏寧對四爺的好感,全都在這后院女人針對她時,磨得差不多了。 好在她沒有投入真感情,不然還不得傷心傷肺。 碧影看她這樣忙勸道,“格格,貝勒爺回來了,您應該高興些,男人可不喜歡自己女人繃著個臉?!?/br> “好了,我知道了?!泵魧幘砹司砻薇?,不耐煩的將頭埋進去。 “格格您肚子還疼嗎?要不要在炭盆中添些炭?” 這兩日敏寧小日子來了,渾身不舒服,再加上不是請安的日子,就懶洋洋的躲在被窩里冬眠。 敏寧搖搖頭,“不用,咱們屋的紅蘿炭也不多了,還是省著點用?!?/br> 她不過是個皇子的格格,一日份例也就一斤紅蘿炭,十斤黑炭。 這些也不是她一個人,還得分給下面的大小宮女太監。 黑炭煙味極大,又很嗆人,在屋里根本沒法用。而紅蘿炭好用是好用,可一日一斤哪里夠燒,這個月的份例已經被她提前燒了大半,還有十天還不知道能不能熬到月底。 至于黑炭,其實就是煤,京城附近就有煤窯子,所以煤倒是給的夠多,可多又有什么用?她人嬌氣,又怕一氧化碳中毒,根本不敢燒煤取暖。 這個時代的地球還屬于小冰河期,冬季冷得嚇人。最起碼得零下二三十度,雪一下往往就是半人高,在宮里掃都掃不過來。聽說西苑太液池都結了厚厚一層冰,馬車都能拉著人在上面跑。 敏寧剛來到這個世界時,一直呆在揚州,被子一裹,倒是沒感覺到這么冷。 后來到了北方,屋子里也有炕也很好度過。但沒想到進了宮,反而感受到冬季的威力。 一盆火放在屋里,根本沒什么用,連絲暖意都感覺不到。 更加可恨的是,這宮里只有主殿才有炕,向她們這阿哥所,根本沒這待遇。要是有了炕,那些煤也有了用武之地。如今煤只能分給下面幾個宮女,敏寧還特意交待她們,燒的時候屋里務必要留一道換氣口。 閑著沒事兒,敏寧開始琢磨起來煤來,雖然煤煙氣大,但不是不能改善。比如做成蜂窩煤,再做個爐子,也免得碧影每次生火熱飯食。 不過,這可是賺錢的好買賣,若是這么輕易交出去,敏寧又有些不甘心。想著還是等四爺回來,找他參一股。爐子倒是小事,那蜂窩煤可是源源不絕的生意,也不用好煤,只用上些許煤渣混上黃泥,再用模具一壓一個煤球就出來了。 敏寧小時候就見過居民樓中有人做過,那時候液化氣和煤氣都沒普及開來,每家每戶都是起了爐子放在門外過道上,連煤球都是自己做。買上一袋子煤渣,找塊平坦的地方,倒出來后摻點黃泥澆點水和水泥似的用鏟子攪拌,再用蜂窩煤模具一壓,往旁邊一放,一塊煤球就出現了。 一排一排整整齊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