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4
書迷正在閱讀:小后娘、第二人格背著我領證了[娛樂圈]、被遺落的被拾取的、動物萌系列之羊的冒險(H)、聽說你有九條尾巴、不愛管閑事、狐嫁(H)、薄荷樹與貓、[古穿未]星際寵婚、[綜恐怖]這個系統任務我服氣
死活都不答應。宋怡又說:“奶奶是不會出門的啦,我們都勸了好久了,奶奶總說一出門就會發生不好的事情,上次爸爸帶奶奶去醫院,回來的時候爸爸就出車禍了,雖然沒有受傷,但奶奶總說是因為她出了門的緣故給爸爸帶來了災難,以后都再也不出門了?!?/br>“不能出門,”宋奶奶肯定地說,此時還心有余悸,“只要出門我就會像剛才那樣心慌氣短,而且還會出事情,我還是不出門的好?!?/br>祈聿心里一動。驚恐、災難性的想法、不出門,這讓祈聿很容易聯想到一種病癥——廣場恐懼癥。廣場恐懼癥患者由于害怕在他人面前驚恐發作的時候沒有人幫助他們,所以就哪兒也不去,這是驚恐癥的一種并發癥。對于患有驚恐癥的人來說,這個世界突然變得不真實了(現實感喪失),或者自己也變得不真實了(人格解體),最重要的是,他們有種無法逃脫的宿命感——他們就要失去控制、發瘋或死亡,災難性的想法是驚恐癥的核心,這與焦慮癥相區分。驚恐一般是短暫的情境性的事件,能在10分鐘內發展到頂點,盡管患者感覺似乎持續了數個小時。當癥狀消退時,患者會感到筋疲力盡,似乎剛從一個創傷事件中死里逃生。兩次驚恐發作之間,患者一直擔心會出現又一次的驚恐。廣場恐懼癥不止是害怕廣場或者空曠的地方那么簡單。實際上,廣場恐懼癥患者害怕的是難以逃避、沒有人幫助的一切場合。廣場恐懼癥患者會害怕離開自己的家以及周圍的環境,一旦離開,就可能導致驚恐的發作:心悸、心跳過速,胸悶,窒息感眩暈感,皮膚麻木或針刺感,盜汗,發抖震顫,害怕死去或者瘋掉。于是他們便會避免一個人待在空曠的空間或公開場合。怎么最近這么多不敢出門的人,祈聿納悶。================================百科上看見一個測試挺有意思的這是一個五歲小女孩的夢。小女孩的母親牽著小女孩的手走著,但就在女孩采摘開在路旁的蒲公英時,母親卻逐漸愈走愈遠。女孩急急忙忙想追上母親,但不知道為什么雙腳卻不聽使喚。于是女孩大聲喊叫“mama!”請問你認為在夢中的這位母親會有什么反應呢A.沒注意到小女孩的叫聲,繼續愈走愈遠。B.立刻回頭,跑到小女孩的身邊,撫摸她的頭。C.停下腳步,并回頭向小女孩揮手,示意她“快點過來”。------------------------------------------------------------分析:選A的人,傾向廣場恐懼癥。在潛意識里對“分離”感到不安。或許你的幼年有陰影,導致對于離開心愛的東西時會感到恐懼。由于比一般人更害怕孤獨,因此,一旦置身于空曠的地方,便會產生強烈的孤獨和不安。相信只要找到一位能夠保護你、讓你感到安心的戀人,應該就不會再對廣場感到恐懼。選B的人,正好相反,有密室恐懼癥的傾向。此答案顯示你在幼年時期受到母親過分的保護,但相對的,卻喪失了主體性。因此,你心理上感到不安,害怕完全被母親控制。此種窒息感便以密室恐怖的形態出現。建議你必須訓練自己獨立,以取回自己的主體性。選C的人,是屬于正常的人。和母親之間有適當的距離。表示從幼年期開始便和雙親之間維持著穩定的心理關系。換句話說,至少你對空間不會感到恐懼.第二十五章廣場恐懼癥03廣場恐懼癥患者大約四分之三都是女性,多發生在18—35歲之間,像宋奶奶年紀這么大的人得這病挺少見的。治療廣場恐懼癥最有效的方法便是暴露療法,而像宋奶奶這樣的老年人八成是扛不住的,況且宋奶奶不愿意出門就算了,實在沒必要非讓老人強行出門,有家人陪伴的話能小范圍地走一走也好了,所以那位給老太太開抗驚恐藥物的醫生這么做也是最合適的。暴露療法也稱滿灌療法(FloodingTherapy),與系統脫敏療法正好相反。暴露療法不需要進行任何放松訓練,反而進行“驚恐”訓練,要患者熟悉驚恐癥發作的癥狀。比如為了找到頭暈的感覺,就將頭從一側甩到另一側30秒;為了找到筋rou緊張虛弱或抽搐顫抖的感覺,就繃緊全身1分鐘或盡量更長,繃緊手臂、腿、腹背、肩、臉等部位,保持俯臥撐姿勢1分鐘等等。接下來便要患者直面內心的恐懼,一開始就讓患者進入最使他恐懼的情境中。一般采用想象的方式,鼓勵患者想象最使他感到恐懼的場面,或者心理醫生在旁邊反復地、不厭其煩地講述他最感到害怕的情景中的細節,或者用錄像、幻燈片放映最使病人恐懼的情景,以加深病人的焦慮程度,同時不允許患者采取捂耳朵、閉眼睛、哭喊等逃避措施。在反復的恐懼刺激下,使患者因焦慮緊張而出現心跳加劇、呼吸困難、面色發白、四肢發冷等植物神經系統反應,而病人最擔心的可怕災難并沒有發生,焦慮反應也就相應地消退了?;蛘咧苯影鸦颊邘胨詈ε碌那榫?,經過重新實際體驗,覺得也沒有什么了不起,患者慢慢地就不怕了。暴露療法雖然所用時間短,解決問題比較干脆,但對病人身心沖擊較大,所以必須謹慎施用。對體質虛弱、有心臟病、高血壓和承受力弱的患者,不能應用此法,以免發生意外。對于廣場恐懼癥患者來說,暴露療法就是強迫他們獨自走出家門,在空曠的地方待上一段時間。例如獨自出門走10分鐘,獨自在超市購物30分鐘,獨自在上下班高峰期乘坐一站地鐵,獨自一個人去電影院等等。使用暴露療法時心理醫生要向患者說明暴露療法帶來的焦慮是無害的,而且不允許患者有回避行為,否則會加劇恐懼,導致治療失敗。與此同時還要對患者輔以合理情緒療法,針對患者的“心結”開導患者,令其不再感到恐懼。在對宋奶奶的治療中,便要針對宋奶奶內心災難性想法的來源進行開導。宋奶奶的丈夫當年是車禍去世的,當年兩個人一起外出坐車,車禍發生的時候,宋爺爺死死護住宋奶奶,宋奶奶活了下來,宋爺爺去世了,連同當時年僅10歲的小兒子。從此這小弟弟在家里便成為了禁忌話題,30年來從來沒有人敢在老太太面前提起,所以小孫女宋怡根本就不知道這位小叔叔的存在。可是這成為了老太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