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446
書迷正在閱讀:[綜]呱呱俠、[綜英美]愛妻狂魔、別把老子當女人、謝小年為什么不修仙了?、非典型富二代、星際之配種(H)、八卦雜志說這事要黃[娛樂圈]、七十年代旺家小媳婦、楚霸王與蛇郎君(H)、東方龍騎西方龍(H)
“回娘娘,奴才派人去瞧過好幾回了,陛下今天下了早朝之后,就照常在御書房批閱奏折,這會兒正是晌午,應該已經歇下了,除此之外,還真是一點兒動靜都沒有?!?/br> 常樂字句認真地回答著,略顯狡黠的眉宇間卻若有似無地浮動著一抹沉重的神采,顯然也和自己的主子一樣,在為此事而感到憂慮。 “這越是沒有動靜,本宮就越是覺得心神不寧?!?/br> 聽完常樂這番話,趙皇后卻沒有感到身心有片刻的松弛,相反臉上不安之色更甚,在身旁侍女的攙扶下捂著胸口,重新在扶椅上坐了下來。 “本宮和陛下多年的夫妻,可是這么多年來,他又何曾真正全心全意地相信過一個人?現在年紀大了,更是誰都不信了?!?/br> 她說著低垂眼眸嘆了口氣,目光凝滯間,殷紅的唇角卻逐漸上揚,勾起了一個自嘲的弧度。 趙皇后之所以有如此深重的顧慮,并非只是杞人憂天。 這場謠言在京城鬧得這樣轟轟烈烈,街知巷聞,連宮內都已經風聲入耳。 雖說此事事關皇家榮辱和一個帝王的顏面和千古名聲,屬于一個不可隨意踩踏的禁區。 很多大臣為了不淌這趟渾水而選擇在周帝面前避而不談,故作不知是無可厚非之事。 可周帝在外頭的眼線密布,就算文武百官不敢隨意提及,他也不可能對此毫不知情。 這時候,越是風平浪靜,無聲無息,就越是讓趙皇后膽戰心驚,唯恐這是山雨欲來的前奏。 見趙皇后臉色愈發難看,常樂有些無奈地抿了抿嘴,只能佯裝輕松地好言相勸道。 “娘娘您就放心吧,陛下平時最痛恨這些唯恐天下不亂的造謠生事者,何況此事還事關咱們當朝的儲君,這明眼人一聽就是無稽之談。更何況陛下是個開明睿智的君主,想來不僅不會對此當真,一定還會對造謠者施以重懲?!?/br> “你錯了,正因為此事事關太子,陛下疑心深重,一旦聞悉,就不會輕易罷休?!?/br> 趙皇后用極輕的嗓音冷哼了一聲,微抬眼簾,唇邊始終掛著那抹自嘲的笑意。 “本宮太了解咱們這個陛下了。在他心里,即便是這樣的“無稽之談”,也必然是事出有因,不會只是空xue來風。畢竟敢將當朝太子卷入其中,可不是人人都有的膽子?!?/br> 她說到此處故作停頓,轉而迎上常樂強顏歡笑的眸子瞳孔一收,赫然壓低了音量。 “再說,別人以為這是謠言,你跟本宮還不知道嗎?” 常樂聞言眸光一顫,以為趙皇后在懷疑是他將此事透露給了他人,匆忙苦著臉伏首跪倒在地,眼中已是一片慌亂和懼意。 “娘娘明鑒,奴才對娘娘赤膽忠心,就算是粉身碎骨,碎尸萬段,也絕不會出賣娘娘半分!” “你這是做什么?你打小就跟著本宮,你對本宮的忠心,本宮當然知道?!?/br> 看著伏在腳邊的常樂,趙皇后低頭瞟了他一眼,抬手輕揉眉心,言辭間更是充滿了一種疲憊的無力感。 “只是這場謠言擺明就是沖著本宮和太子來的,到底該如何應付,本宮也沒有十足的把握?!?/br> “說到這個造謠者,娘娘心里應該已經有些眉目了吧?” “你難道猜不到嗎?” 趙皇后對著常樂眸光一凜,那雙細長凌厲的鳳目之中兇光乍現,突然憤恨地咬緊了牙關。 “可這世上沒有后悔藥,否則當年,本宮一定不會手下留情,一定要將景嬪那個賤人千刀萬剮。否則,也不會惹出今日這般難以收拾的禍端?!?/br> 趙皇后的言下之意,自然已經認定這個在背后造謠生事之人,就是高珩。 當年知道此事的人除了已經過世的景嬪之外,剩余的就只有一心想要同她一同扶持太子的南楚,和自己身邊最為信任的心腹。 如果不是程金枝當時被困在九幽臺時從裝瘋的景嬪口中得知此事,再透露給高珩,她想不到還有第二種怎樣的可能。 只是,趙皇后原以為九幽臺一事已經過去多時,既然高珩那邊一直都沒有任何行動,想必確實是自己憂慮過多,也就沒有再繼續追究。 卻不曾料到,偏偏在太子離京之時,掀起了這場她最為恐懼,也最是難以應付的驚濤駭浪。 “這個高珩,還真是沉得住氣?!?/br> 趙皇后冷冷一笑,將指甲用力嵌進了花梨木制的扶手上,眼中的兇光開始轉變成一股濃烈的殺氣。 “還有那個程金枝,本宮聽說她還是福大命大地撿回了一條命,現在想來,本宮當初真不應該大發慈悲只讓人放一條蛇,應該多放幾條咬得她遍體鱗傷,好好給景嬪陪葬才是?!?/br> 趙皇后怨氣深重,情緒激動地說著,然而話音剛落,卻驟然聽聞從不遠處,傳來了一個鎮定自若的男聲。 “還請皇后娘娘息怒?!?/br> 第三百四十七章 破局之策 這個聲音的主人不是別人,正是同樣為謠言一事感到困擾憂慮的元鵬。 作為一名遠道而來的外臣,他本不應該經常出入宮苑內庭,更不應該在太子離京的敏感時局之下,私下在正和宮多加逗留。 只是他很清楚,若非不是自己一方將此機密不慎泄露,那剩下的問題,就極有可能出在身為當事人的趙皇后身上。 而元鵬此來的目的,就是希望能從她口中得到一些造謠之人的線索,好想方設法助太子躲過此劫,免于殺身之禍。 他怎么都不允許,這顆明明已經勝券在握的絕佳棋子,就這樣喪失了 的利用價值。 卻不曾想到,這個他原本毫無頭緒,猶如暗流一般深不可測的幕后之人,在趙皇后心中卻早已清晰明朗,呼之欲出。 “皇后娘娘說,在背后散步這場流言之禍的人,是燕王殿下?” 聽到趙皇后毫不猶豫的答案,原本容色平和的元鵬猝然間收緊瞳孔,顯然感到很是驚訝。 一來,高珩作為儲君之位最大的威脅,如果真的掌握了如此重要的機密,即使他們此刻盡力彌補,就已經失了大半的勝算,處在岌岌可危 更何況經過上次賑災官銀一事,太子在周帝心目中的地位驟減,在朝中也失了大半的人心,正是一點也出不得差錯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