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2
蘇泯之忽然覺得,眼前的這個人,恍似從前。當年老爺子知道了吳子諒和自己的事,氣得一巴掌甩在了吳子諒臉上,讓他和自己斷了,不然就要和他斷絕關系,從此吳家就全當沒這個人。吳子諒一向孝順,卻一如今天這般,沒有絲毫動搖,給老爺子磕了三個頭,額上生生磕出了血印子,然后緊緊攥著自己的手,出了吳家老宅的門。蘇泯之視線不由得一片模糊,恍惚中拉住吳子諒的手:“此戰兇險,四國合圍,前方已然一片頹勢,現在距皇城不過三十里,眼看就要攻進來,此去兇多吉少,你……”蘇泯之頓了頓,凄然一笑:“你不是不明白,只不過,你是為了掙得與寧王在一起的機會罷了。哪怕機會渺茫,也要一試。圣上允你的,只怕也是這個吧?”“子諒,你糊涂啊,寧王是圣上最疼愛的皇子,就算戰火平了,圣上又如何會允你將他帶入萬劫不復之地?”吳子諒淡淡道:“我知道?!?/br>像是想起了什么,吳子諒臉上浮現了暖意,望著牢獄外的燈燭,自顧自的笑了:“從前,他尋我助他一臂之力,這么多年,我并不求什么榮華富貴,不過就是想手中多些籌碼,可以博得他的一顧罷了?!?/br>“圣上自然不會允我,只是他在朝中已然辛苦,我不忍讓他為難?!?/br>“至于是生是死,后事如何,只要他一生平安,得償所愿,我便沒什么好遺憾的了?!?/br>蘇泯之手中的瓶子,忽然落在了地上。第21章終章圣上點了頭,因著戰事吃緊,吳子諒來不及養傷,便被連夜從獄中提出,直接召集了五萬兵馬,往潯陽城去了。大軍待發,圣上為眾將士壯行,三殿下也來了,卻獨獨不見小殿下。待到走時,小廝不慎,將三殿下御賜的狐裘大氅落下了,圣上與眾臣在一旁,侯三殿下歸。三殿下拿了大氅,路過吳子諒身邊時,似是不經意間,掉落了一個物件,未做停留,便同圣上及眾臣一道回去了。吳子諒拾起那物件,此去路遠,極目遠眺,天地茫茫一片。那物件拆開,是方布帕裹了一枚護身符,里面有一封信箋:“這是九弟在佛前發了愿,跪了三天求來的,他平素不信這些,平生只求過兩次,另一次是生母病危之時?!?/br>“子諒,珍重?;钪貋??!?/br>大風起兮,一路塵囂連狼煙,歸途知何處。這一仗,數月之久。朝中局勢紛亂,主戰、主和爭論不休,圣上自半年前染了風寒,遲遲不見好,如今病危,四下暗潮洶涌,只待興風作浪,趁勢而動。還有不少忠心的老臣,聯名奏請圣上早做定奪,立下繼位人選,其中大多提議三殿下和寧王,一時相持不下。這一日朝中正議事,寧王代行圣意,主持朝局。眾人眼中,這位圣上一貫倚重的小皇子,并非徒有金玉其表,早已能獨當一面。朝中諸事,皆游刃有余,果決沉穩,尤甚圣上當年。當前內憂外患,圣上垂危,寧王將婚事一拖再拖。每日與眾臣研究軍情國策,寢不沾席,故而樹威與群臣,一時間眾人皆俯首聽命,唯寧王馬首是瞻。軍部的老臣方擬奏了幾條應對之策,忽然聽聞殿前侍從匆匆跑來,遠遠就是一聲喜報,沖刷了連日來的戰火陰霾:“寧王,諸位大人,前方將士掃平四國,勝了!正在班師回朝的路上!”眾人一片喜色,寧王面上神色也舒緩不少:“傳令下去,犒賞三軍,待到回京本王擺慶功宴,親自嘉獎。我軍傷亡如何?”侍從忽然頓了頓,語音帶了悲戚:“前方來報,我軍將士英勇,有八千忠魂歸塵土……還有吳帥……怕是不行了?!?/br>眾臣正悲戚嘆惋,忽然一驚:方才還談論國策的寧王,忽然一口血噴了出來。壽王大驚失色,扶起寧王,急道:“玉兒,你這是怎么了!別嚇叔父!”寧王擺擺手,對諸位大臣道:“本王無礙,傷亡將士一并厚葬,照顧好家中親人及眷屬。至于吳帥……活要見人,死要見尸?!?/br>兩日后大軍回朝,數戰大捷本應是一派喜氣,誰知竟是三軍縞素,為首的小將噙著淚,舉著招魂幡。寧王只覺心頭氣血翻涌,一陣劇烈的咳嗽,只覺得五內俱焚,又咳了血。寧王不動聲色,用長袖掩了,一把奪下招魂幡:“把人抬進本王寢宮。就是死,也得在本王殿里?!?/br>眾人瞧著心驚,不敢違抗寧王命令,將人送進了宮里。太醫院里的御醫幾乎在寧王宮里安營扎寨,日夜不休的忙活,過了幾日,吳子諒終于有了絲好轉。寧王遣退眾人,走到吳子諒身旁,握住吳子諒的手:“從今往后,你我二人,再不分離?!?/br>吳子諒眉眼帶著三千大千世界的溫柔笑意,一如從前:“好?!?/br>你還在世間,我怎舍得去。此生此世,再無別離。作者有話要說:這本來,是個長篇,悲劇。兩廂深愛,卻為了保下對方而分離,后來終究陰陽兩隔,生生錯過的故事。可是最后實在舍不得,舍不得相愛的兩個人愛而不得,抱憾終身。終是萬字更新,刪減許久,終于只剩千字。便在此處收尾吧。愿所有相愛之人,沒有生離死別,只有年年歲歲,此生相守,一世長安。接下來會有幾篇番外,我們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