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468
遭災的地區,要免稅,開粥場,發糧食,還要各地士紳富戶不準追討欠債,落井下石??偠灾?,要讓老百姓活得下去?!鄙陼r行說完之后,又思量一下,顯得有些遲疑。 “講,開誠布公,不要把話存在心里頭?!?/br> “是?!鄙陼r行道:“師相,弟子是擔心蝗災一年比一年嚴重,今年本就少雨,蝗災遍及各省,到了明年,只怕蝗災會更大,倘若年年如此,年年賑濟,朝廷就算有金山銀山,也不夠用的?!?/br> 殷士儋有些不快道:“明年的事情明年再說,今年的關口務必要過去,各地需要多少錢糧,都要給他們,萬萬不可餓死一個百姓?!?/br> 他的意思大家都明白,咱們剛剛干了一大票,現在壓力山大,要是餓死了一堆人,就會被人利用,作為攻擊內閣的手段。 無論如何,先把今年的事情應付過去,其余的明年再說。 申時行不太喜歡不顧長遠的作法,可是他人微言輕,不敢隨便插嘴。倒是唐毅沉思一陣,微微搖頭。 “汝默說的有理,自從嘉靖四十年開始,北方的災情一年比一年嚴重,水旱蝗災交替,隆慶五年,光是給各地賑災的銀子就有一百八十萬元,今年上半年,就花了一百五十萬。按照這個速度下去,朝廷的確吃不消。而且光是發銀子,發糧食,未必能解決災情?!?/br> “師相明鑒!”申時行忙說道:“弟子以為,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北方天氣越發惡劣,每畝田的出產越來越少,縱使朝廷能賑濟一時,卻沒法賑濟一輩子。不讓北方的百姓找到生路,只怕早晚會有撐不住的那一天,畢竟是幾千萬張嘴??!” 申時行點出了麻煩所在,以唐毅的估算,小冰河期的威力,根本不是農業時代能抗衡的,除非弄出了化肥農藥,再弄出無數的機械設備,修水渠,挖水井,北方的土地才能有增產的希望,不然只會一天比一天衰敗,一年的產量比一年少…… 最后就會變成無底洞,朝廷需要不斷往里面扔錢,一點不扔了,就會流民遍地,進而演變成農民起義。 該如何賑災,當真要費一番思量。 “汝默,你以為該如何應付?” 申時行不好意思撓撓頭,“弟子哪有什么主意,還是師相決斷吧!” “總是藏著掖著就不好了,我可聽說你在漢中主持過賑災,干的很不錯,說來聽聽吧!” 申時行一激靈,原來師相一直關心自己啊,他的膽子一下子大了起來。 “師相,那是隆慶三年的時候,漢中大旱,赤地千里,流民不下二十萬,全都聚集在了州城,而漢中的存糧加起來還不夠一個月的開銷,從外面調運,也是遠水不解近渴?!?/br> 聽著申時行的敘述,幾位閣老也都皺了眉頭,二十萬災民啊,這要是放在京城,也夠麻煩的,小小的漢中,應付起來可是不容易。 卻沒有聽說漢中鬧出亂子,申時行這家伙有點門道。 “快說說,你是怎么解決問題的?”唐汝楫好奇道。 “回唐閣老,下官遍訪漢中各地,發現田地缺水,原有的水渠也都荒廢多年,難以恢復。下官便斗膽和幾家毛紡場聯絡,從他們手里換來了二十萬只綿羊,并且許諾,免費幫著放養,一年之后,羊毛和羊原數奉還?!?/br> “那有什么賺的,莫非白干活不成?” “怎么會!”申時行笑道:“綿羊一年至少能產一胎,甚至一年兩胎,每胎二至四只小羊,借來的二十萬羊,公母參半,一年之后,漢中百姓手里就有五十萬只綿羊。恰逢當是開拓了安南,朝鮮等處市場,呢絨需求大增,羊毛賣了一個好價錢,兩三年的功夫,漢中已經成為陜西有名的養羊重鎮,已經籌建了十幾家毛紡工場,數以萬計的百姓養羊,紡織,比起種田,收入翻了一番不止?!?/br> 提到了這里,申時行也不無得意,為官一任造福一方,他給漢中留下了一套完整的毛紡工業,北方氣候越來越惡劣,種田不成,養羊卻能大賺。 他離開漢中的時候,百姓送了一程又一程。 好幾天之后,他的心里都暖乎乎的,那份成就和自豪,絕不是普通人能夠體會的。 第1088章 一代新人換舊人 申時行介紹了他的救災經驗,趙貞吉道:“辦法的確不錯,奈何北地數省,不能都拿來養羊吧?更何況每畝地養羊的產出遠遠不及種田,北方幾千萬口人,還是養不活的?!?/br> 殷士儋卻不這么想,他在兩廣干過督帥,比起趙貞吉要更加了解海外的情況,他說道:“大洲公,申大人的法子不一定放之四海皆準,但是他的思路很不錯。我們不能光想著給錢給糧食,還要引導老百姓,找到生計,能有活路。不知道元輔以為如何?” 唐毅深以為然,“北方即便氣候正常,也因為耕種多年,肥力衰減,難以承擔龐大的人口,加之黃河年年泛濫,治河經費巨大,方方面面計算起來,都是不劃算的。我的意見是要轉移人口,推動新的產業?!?/br> 唐毅一錘定音,大家伙也頻頻點頭,只是該向哪個方向轉移,還需要好好思量。 唐汝楫率先說道:“元輔,我巡視九邊,考察過各地,以為遼東是一塊寶地兒?!?/br> “怎么講?”大家好奇道。 唐汝楫哈哈一笑,“遼東雖然相比西北,更加苦寒,但是遼東土地肥沃,平原廣闊,一望無垠,而且雨量充沛,遠比西北適合農耕,如果選擇成熟期比較短的高粱,再種植土豆紅薯,一年足夠一熟,而遼東一熟,產量也不下于江南的一年兩熟?!?/br> “啊,當真如此?”趙貞吉好奇道:“這么說遼東還真是一塊寶地兒!” “不止如此,遼東山嶺重疊,木材豐富,還有許多煤礦,山上有蘑菇,有松子,有核桃,有人參、野味……只要能開通道路,把遼東的寶貝運出來,必定能夠大賣特賣?!碧迫觊值溃骸安贿^要想安穩開發遼東,就必須解決土蠻部,只要消除了土蠻的威脅,才能放心大膽向遼東移民?!?/br> 又要打仗! 大家伙都盯著唐毅,這種大事,還是要他拿主意的。 唐毅比所有人都清楚,遼東就是后世的東北,那可是最好的大糧倉,土肥水美,物產豐饒。而且最為關鍵,越過黑龍江,就是外東北,唐毅上輩子看過一個資料,沙俄在外東北光是黃金就弄到了六千噸! 六千噸黃金??! 那是多大的一筆財富,要是錯過了,簡直是犯罪。 “遼東的移民勢在必行!”唐毅斷然說道:“立刻命令李成梁和戚繼光做好戰斗準備,另外朝廷要派出一支人馬,考察整個遼東的情況,盡量往北走,看看遼東究竟有多少特產,多大的經濟價值,又能承受多少移民?!?/br> 很快內閣就同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