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464
兵發京城。對了,你的好朋友,耿定向回到了湖廣,和他的兩個弟弟號召鄉親,也組建人馬,要北上勤王?!?/br> 張居正思量一下,都搖了搖頭,“沒用的,周王雖然素有賢王之名,卻沒有什么本事。耿定向對大明忠貞不貳,但是他眼高手低,只怕都不是你的對手。依我看,你該擔憂的是西南,沐家世代鎮守云南家底兒雄厚,還有不少強兵,而且廣西還有韋銀豹的叛亂,雖然平定下來,可地方不穩,一旦沐家的人馬出了云南進入廣西再拿下貴州四川,西南不穩,天下就不安了?!?/br> 果然是張居正,見解就是厲害,唐毅手里也有一份密報,說的就是沐家似乎也有了動作。 其實說起來,審訊太后,把天家的事情都掀出來,看起來很驚悚,很危險,說起來,唐毅卻是把握十足。 李氏不過是一介女流,馮保也只是一個閹豎,他們就好像廟里的神像,放在供桌上,無數人頂禮膜拜,可是扔到了工場,就是個普普通通的“貨”,就算張居正厲害一點,也只是根基不深的大學士而已。 更何況他們要對百官下手,早就激怒了所有人,把他們送到大理寺,接受審訊,只會讓大家伙拍手稱快,除了形式上有些難以接受,其余的倒沒什么了不起的。 而且在審訊之前,差不多有兩個月時間,唐毅和海瑞可不是白白浪費時間,他們早就你定好了辦法,也不用動刑,也不用威脅,就是擺證據,然后不間斷疲勞轟炸。 馮海順,馮全,桃紅,還有一大堆的宮女,太監,侍衛,全都早早招認了,雖然弒君是死罪,但是新修訂的律條,對各種犯罪界定清楚,處罰項目也進行了大規模調整。 比如奇奇怪怪的死刑,什么滅九族,凌遲,五車裂,點天燈,扒皮萱草……都被取消了,只保留兩項,一個是槍斃,一個是賜毒藥。 還有充軍一項,歷來都被作為懲罰手段,也被唐毅廢除了。作為國家的保護者,軍隊是神圣的,該是人們爭相加入的大熔爐,豈能成為丟棄廢物的垃圾箱! 唐毅將充軍改成發配海外,其余項目也改了一大堆,總而言之一句話,這幫人老實招供,老實配合,興許還能保住命,要是死不悔改,那可就要倒霉了…… 把下面的全都攻克,只剩下馮保和李氏,那就不用說了,馮保一心拉李氏下水,而李氏除了撒潑之外,就沒有別的本事。 整個審訊順利的超出想象,張居正卻頗不以為然。 “唐閣老,你的麻煩才真正開始,你準備如何給李氏定罪?” “不是我定罪,而是大理寺定罪?!碧埔愫呛且恍?,“不過可以告訴太岳兄,應該是賜毒酒,她用牽機毒死先帝,我就勉為其難,讓她也死在牽機之下!” “好,好啊,真是太好了?!睆埦诱龘嵴拼笮?,“能給先帝報仇雪恨,也算上我一個,把張某的命拿走吧,到了地獄,我會給唐兄留下了一個好位置,等著你過去享用?!?/br> 唐毅哼了一聲,“張太岳,我給你送酒過來,你卻如此詛咒唐某,實在是不夠厚道?!?/br> “你當我是詛咒你?”張居正猛地沖到木欄的前面,聲色俱厲,責罵道:“我張居正巴不得你能變法成功,立地成圣呢!可是依我看,你的作法根本不成!” “為什么?” “這還不簡單,你無非是想訂立法令,架空皇帝??墒悄隳芏ǚ?,別人就能推翻,而且你的法令要怎么頒行,用內閣的名義?又有多少權威?用陛下的名義,你只要借助皇帝的權威,就等于認輸了。陛下長大之后,他就會反撲,就會摧毀所有的法令。你唯一的機會就是等著陛下長大之前,就把他給殺了,然后再立一個幼主,從此往后,你就不斷殺死小皇帝,扶持更小的皇帝……早晚有一天,你會殺不動的,天下人也都會起來反對你?!睆埦诱龑⒕茐乩锩娴木迫己雀?,壺扔到了地上。 他癡癡笑著,“唐閣老,不管你信不信,張某還是想著大明能夠好起來,天下能夠好起來,聽我的建議吧!立刻殺了萬歷,自立為王,憑著你的才能,足以開創一朝盛世,不要去想注定做不成的事情了……” 第1085章 太岳之死 聽完了張居正的建議,唐毅似乎不以為然。 “莫非唐閣老以為在下騙你?” “非也,太岳兄說的是肺腑之言?!?/br> “那為何唐閣老頗為不屑?” “呵呵,太岳兄,你只看到了一面,卻沒有注意到,這個天下已經不同了?!碧埔銖囊巫由掀饋?,負著手,略帶著得意道:“去年南巡的時候,我回到了闊別已久的蘇州,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走了一趟,果然大不相同。你可知道,蘇州上下,識字率已經接近四成,而且八成以上的學童都能進學堂念書,未來十年時間,蘇州識字率會超過七成,其他東南各地,雖然比不上蘇州,但是也會超過一半,至于中原各地,我也有把握把識字率提到三成五以上。再告訴太岳兄一件事,東南的士兵我也推行識字教育,加之九邊,眼下軍中的識字率超過五成,遠高于普通百姓,再也不是粗鄙武夫,丘八大爺了?!?/br> 唐毅笑呵呵看著張居正,“太岳兄,你知道這意味著什么?” “不就是文教大興嗎?你唐閣老是當世的圣賢!”張居正不無譏誚道。 “錯!”唐毅搖頭道:“意味著大明朝識字的人會超過三千萬,甚至達到五千萬。讀書識字的人多了,思考的人也就多了。原本所謂士農工商,士是第一位,是預備的官員,只要通過科舉,就能入朝為官,哪怕當不了官,在地方上也可以成為鄉賢,吃香的喝辣的,欺凌老百姓,舒舒服服過日子。他們人數稀少,金貴無比,所以他們就會尊奉孔孟圣賢,以孔孟門徒自居,抬高身價。嘴上經常掛著學會文武藝,貨賣帝王家。做著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美夢?!?/br> “可是眼下不行了,讀書人太多了,科舉無論怎么增加錄取人數,都消化不了龐大的讀書人群體,而且人數多了,讀書人也就貶值了,沒法靠著認識幾個字就過舒舒服服的日子。窮則思變,士人就不再是一個整體,他們必須各自尋找出路,去經商,去種地,蓋作坊,建工廠,甚至投筆從戎!” “孔孟之道可沒有告訴他們如何做好這些實際的事業,現實的需求,就會打碎孔孟一統江山的局面,孔孟尚且退避三舍,更何況程朱理學!早晚都會被掃進垃圾堆,沒有人會愿意再浪費生命,去弄一些沒有意義的東西。士人從單一的集團,分散到了各行各業,他們就要為自己的行業代言,為了他們的利益說話。而且大量的聰明頭腦會創造出海量的財富,為了維護他們的既得利益,就必須崇尚規矩、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