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446
上。我想請教在場諸公,誰十歲的時候,能勝任現在的官職?” 這還用問嗎,除非是妖孽,不然十歲哪能成為朝廷命官,執掌部務?大家紛紛搖頭,唐毅又追問道:“大家以為你們的官職容易,還是做皇帝容易?” 徐胖子站出來,大聲道:“當然是我們容易了,陛下肩負九州萬方,億兆黎民,一舉一動,都關乎千百萬蒼生,一道命令,無數人就要血流成河,故此不可不慎重?!?/br> “既然如此,那高閣老所言有什么差錯?” 是啊,十歲的孩子連官都當不了,更遑論當皇帝了! 大家伙都伸出了大拇指,都說元輔辯才無雙,果然厲害,輕飄飄就把張居正的攻擊化解與無形,順便還把高拱的罪名給解脫了。 好一個厲害的唐行之,張居正斗志昂揚,他是個遇強則強的性子,就看看咱們倆個誰才是真正的高手!哪怕幾百年之后,今天的這一場交鋒,也會為后人津津樂道,我張太岳絕不會輸給你! “唐閣老,陛下乃是天子,有百靈相護,鐘天地之福澤,自然與尋常之人不同,你以普通人來論天子,是否和高拱一般,都有輕慢之意?下官雖然知道元輔忠貞不貳,可是難免有些不肖之徒,會曲解您的意思,下官斗膽請元輔收回?!?/br> “不必!” 唐毅依舊不溫不火,笑容可掬。 “張閣老,你自幼讀書,有神童之稱,子不語怪力亂神,這個道理不會不明白。敬神如神在,圣人為何不說敬神則神在?雖有天授,也要努力學習,積累經驗,圣人尚且四處求師,何況后輩?張閣老你方才所言,說穿了,不過是兩個字:誅心!本閣說的可對?” 再說明白點,就是拉大旗作虎皮,拿著天子的身份壓人,可是別忘了,唐毅在十幾年前,就能憑著一張嘴,搬開祖制,豈會被張居正難??! 相反,他點破了張居正的手段,更讓在場的眾人感到了憤怒。 沒錯,從一開始,張居正就拿著圣旨壓人,借著大家伙對皇權的恐懼,想要迅速拿下高拱,手段卑鄙,用心險惡,當真是可惡至極。 但是君父如天,口含天憲,乾綱獨斷,哪怕只有十歲,他也是天子,上命難違??!到底該如何是好?在場的大臣都苦心焦思。 張居正見情況越發不妙,事不宜遲,不能再拖了,既然旨意在手,就必須先拿下高拱,只要干倒了高肅卿,朝臣就會知道勢在誰這一邊。 雖然這么干會留下難以洗刷的罪名,甚至有朝一日,人們提到他張居正,就會想到靠著大禮議驟貴的小人張驄,甚至還有不如,但是他已經沒有回頭路,只有勝利,贏了就能活,而且至少還有十年八年的時間,可以任由自己揮灑才智,革新大明。 唐毅和高拱在戲臺上唱的太久了,也該換一換人了! 張居正冷笑道:“唐閣老,既然您不愿意接旨,下官只有按照旨意行事,先把高閣老護送出京,若是唐閣老還有疑問,可以去找陛下和太后?!?/br> 說完,他一轉身,沖著英國公張溶和定國公徐文璧使了一個眼色,這兩位國公看到唐毅來了,腿也哆嗦,尤其是張溶,他還被唐毅狠狠整過。 可是這些年靠著和唐毅的關系,朱希忠穩坐勛貴頭一把交椅,吃干抹凈,京營改革之后,勛貴世家手里的權力一點都沒有了,堂堂國公,成了混吃等死的廢物。 張溶可不想他的子孫都變成和朱家藩王一樣,成了圈養的肥豬,無論如何,也要拼一把! “高閣老,得罪了!” 他們兩個,一左一右,抓著高拱的胳膊,就要往外面走。 欺人太甚,實在是欺人太甚! 好些官員沖上來,想用人墻擋住,奈何張居正邁著大步,沖到前面,把旨意高懸。 “你們都看好了,圣旨在此,誰敢阻撓?” 張居正舌綻春雷,厲聲大吼,躍躍欲試的官員被嚇得立刻停住了腳步,沖撞圣旨,那可是死罪??! 眼看著所有文官傻愣退避,張居正心頭狂喜,果然你們還是怕皇帝的。 正在此時,唐毅突然悠悠說道:“君不密則失臣,凡政令有失,當封還執奏,內閣六科何在?” “下官在!” 三位閣老,六位都給事中,一起站了出來。 唐毅威嚴掃視道:“事急從權,內閣臨時會議就在此召開,本閣以為,不論中旨是否出自陛下圣意,都違背法度,應當立刻封還!” 說完之后,唐毅帶頭舉手,緊跟著張守直、唐汝楫、殷士儋三位閣老一起舉手,唐毅立刻道:“四票贊成,三票棄權,立即生效!” 他話音剛落,吏科都給事中韓象也效仿唐毅,高聲喊道:“中旨罷免托孤重臣,違背先帝遺詔,吏科認為應當駁回!” “戶科附議!” “兵科附議!” “禮科附議!” “刑科附議!” “工科附議!” “我等代表六科,一致認為,中旨應當駁回!”六個人的聲音,震動全場。 張居正如遭雷擊,雙腳再也邁不動半步,心里頭只剩下一個聲音,在不??窈埃核娴囊突实鬯浩颇樍?! 第1072章 二十猛士 大明朝綿延近三百年,期間混亂的時間非常短暫,除了靖難之役,還有土木堡之變,并沒有什么太過要命的事情。仔細思來,朱元璋也是有功勞的。 比如他擔心子孫后代胡作非為,斷送了江山,就賦予了六科給事中一項至關重要的權力,就是科參之權。 凡是奏折,經票擬批紅之后,必須由對應的給事中簽字同意,方能執行,如果有重大過失,可以直接封還到部,如果問題相對小一些,在執行過程中,六科可以監督,謂之科參。如果六部敢不經過六科點頭,就直接施行,那后果可是相當嚴重滴! 漸漸發展下來,六科權柄日重,封駁圣旨也是可以的。只是這么做后遺癥太大,不是微末小官能承擔的,有明一朝,用的次數也不多。 這回韓象等人敢發動科參之權,除了憤怒之外,還有人率先垂范,唐毅都不怕,他們還擔心什么。 身為首輔,同樣擁有封還執奏的權力,如果首輔認為中旨內容不妥,可以不予執行,并且找皇帝當年對峙。 相比給事中,首輔位高權重,膽子更大,由首輔封還執奏的情況要多一些,不過每一位首輔都非常小心,一旦動用了這項大權,就等于和皇帝撕破臉皮,搞不好就要黯然收場。 做得最狠的就是楊廷和,他挾著定策老臣的無上威望,在大禮議之中,不斷壓制年輕的嘉靖,數次封還執奏,把皇帝陛下硬頂回去。 當時可威風了,結果呢,兩三年時間,楊廷和就乖乖滾蛋了。 臣就是臣,君就是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