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441
的高拱 “句章先生,煩請你跑一趟?!?/br> 沈明臣一愣,“大人,您要找誰?” “還能是誰,天涯海角的那一位!”唐毅翹著二郎腿,淡淡說道。 “海瑞??!”茅坤和沈明臣都愣住了,“大人,海瑞那家伙除了正直迂腐之外,好像沒啥用了吧!” “要的就是他的直名,不然滿朝諸公,還有誰能替先帝光明正大報仇!” 這一下可真嚇死個人了,什么叫光明正大報仇,大人您到底要干什么? “蠅營狗茍,齷齪腌臜,有些人以為靠著壓服,靠著捂蓋子,靠著親親相隱,踟躕不前,就能把真相掩蓋下去。在我這里永遠做不到!” 唐毅輕蔑一笑,“我最鄙夷孔夫子的就是春秋筆法,就是為尊者諱,上古三代之治,當真是歷代的表率嗎?當真是君正臣賢,萬民安康?我怎么聽說三代之治,以人為畜,活人殉葬,殘忍無比!孔老夫子以春秋大筆,就愣是編造出彌天大謊,歷代讀書人又繼續騙了兩千年。凡事都瞻前顧后,不敢說實話,辦實事,偽善,虛偽,這樣自欺欺人是沒法好好治國的。既然走到了這一步,就不妨玩一把大的,光明正大,明正典刑,只有如此,才能告慰先帝在天之靈!” 嚯! 茅坤和沈明臣瞪大了眼睛,他們是真沒有想到,大人居然有如此魄力,這一步棋開始走得太狠了,萬一掌控不住,會不會惹來麻煩??? 唐毅豪氣一揮手,“民心在我,更何況有些事情不挑明了,我們下一步的變法也沒有辦法做,不讓所有人都看清楚危害,又怎么立下萬世不拔的規矩!” 茅坤悚然一驚,突然明悟,敬佩道:“大人高見,老朽佩服,我們這就去安排?!?/br> 從書房出來,沈明臣還一頭霧水,茅坤卻是喜氣洋洋,渾身上下都洋溢著十足的干勁,兩只眼睛都冒光。 “我說鹿門兄,咱們大人到底要干什么???” “哈哈哈,句章兄,你沒有想明白?” “沒!”沈明臣搖搖頭,“莫非大人要把皇帝拉下馬,另立新君?”這是他能想到,最膽大包天的事情了。 茅坤看了他半天,兩手一攤,玩味一笑,“著什么急啊,過些日子不就知道了?!?/br> …… 內閣值房,燈火通明,五位閣老齊集一堂,高拱當仁不讓,坐在了首位。 “諸公,新君登基,萬象更新,三天之后,就是第一次正式早朝,老夫有幾條建議,想要和諸位商量?!?/br> “高閣老請講?!碧迫觊阈Φ?。 “其一,天子尚在年幼,需要學習政務,從此之后,每位閣老負責一天,輪流教導陛下,看奏疏,熟悉政務?!?/br> 在場幾位閣老都不是傻瓜,高拱這個主意其實也夠損的,每天一位閣老,等于是把天子捏在手里,省得他被身邊的閹豎蠱惑。 至于陪著皇帝看奏疏,實則就是進一步廢除司禮監,唐毅之前已經得到了隆慶授予的批紅之權,奈何當時是特殊情況,還有暫時署理之意,現在則是要成為定制。 唐汝楫,張守直,殷士儋自然全力支持,內閣擴大權力,對他們可是好事情。 只是張居正默然不語,高拱心里暗說就是你和馮保那些人勾結在一起,丟了內閣的臉面,簡直士林之恥! “張閣老,你的意思呢?” “次輔大人,下官自然是同意,可是眼下內閣執掌票擬,前不久首輔大人又將批紅之權和玉璽轉交次輔。如果按照次輔大人所說,輪流教導陛下,這票擬和批紅之權要如何分配,若是哪一位閣老教導陛下之時,恰逢批閱他所擬票的奏疏,豈不是變成了擬票批紅都是一人,大明向來沒有這個規矩,哪怕是陛下,不經內閣,頒發的中旨,科道也可以駁回封還,更何況是大學士,高閣老以為然否?” 張居正拉拉雜雜,說了一大堆,歸結起來就是一句話,你高閣老越權了,難道你比皇帝還大? 這下子高拱還真犯了難,其實也別說隆慶不會制衡,他雖然信任唐毅,可是每次升官,都不忘了高拱,兩位大學士,不相伯仲,一樣圣眷加身,唐毅勢力大,高拱資歷老。 兩個人分掌批紅和票擬,互相牽制,誰也威脅不了皇權。 如今唐毅病倒了,不能理事,勢力過大,地位過高的高胡子就顯得太顯眼了。 內閣之中,無人能和他分享兩項大權,而他又不能一人都攬著,這下可就犯了難。按照原本的規矩,應該是高拱負責批紅,選擇內閣之中,位高權重的領銜票擬。 眼下內閣,除去了唐毅,趙貞吉,加上之前致仕的陳以勤,就剩下張居正的資歷最老,難道要讓他負責票擬? 高拱頓時搖搖頭,抬舉誰,也不會抬舉張居正,你等著老夫收拾了馮保,下一個就是你! 不給張居正,別人又擔不起來。高胡子和唐毅不一樣,唐毅喜歡放權,之前高拱他們擬定出來的東西,差不多唐毅就給批紅。 可高拱沒這個心胸,他恨不得所有政務都按照自己的意思來,票擬是無論如何,也不能放。 “這樣吧,玉璽暫時交給司禮監掌印李錦?!备吖巴赖貟咭曀腥?,“你們都聽著,以后不管誰負責教導陛下,都要提醒陛下,不要被宵小蠱惑,不得順著司禮監的意思批紅!誰要是勾結閹豎,敗壞了規矩,那就是士林之恥,天下人共擊之!” 高拱殺氣騰騰,還故意在張居正身上都停留幾秒鐘。 “果然,高胡子會這么選擇!”張居正暗暗冷笑,假如唐毅在的話,絕不會輕易讓出玉璽,他寧可不要票擬,也會緊握著批紅之權。高拱只想到政務變法的事情,卻沒有料到,那一顆印能做的文章太多了。 失去了批紅大權,你高拱就和我們一樣,說穿了都是一個輔政的大學士而已! 真是天助我也! 張居正暗暗喜悅,表面卻一點不帶出來,還不到高興的時候,內閣雖然沒了對手,可是還有棋盤天街的那一位,他一刻不死,就不能掉以輕心。 接下來的談的內容,包括要由新君的名義,頒布一份登基詔,其中要闡發日后的施政綱領。出于穩定人心的目的,多半都是延續隆慶的政策,這份東西自然是高拱紙筆,也好借此徹底坐實托孤重臣的身份。 另外還有要提升李貴妃父親李偉的爵位,從武清伯變成武清侯。新君登基,還要犒賞天下,高拱撥出了一百萬元,交給宮中支配。 林林總總,安排下來,眾人也看得出來,高胡子是粗中有細,剛柔并濟,他借著教導新君的名義,把皇帝掌控在手里,又發布詔書,把握大政脈絡,從此之后,天下就要按照他高胡子的設想去運行。 除此之外,他還不忘了買好李貴妃——呃不,應該是李太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