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419
直是在打發要飯的,不,連要飯的都不如!想起王寅和他說的話,怒火沖天。他一把抽出了短刀,照著裴南圭的心口就捅進去了。 鮮血迸濺,裴南圭痛叫連聲,伸出手不停虛抓,好像要把流失的生命找回來,不過他注定徒勞,沒幾下就慘死當場。 莫敬恭身上沾著鮮血,好像地獄冒出來的厲鬼。 “立刻去抄了裴家!” 他又用短刀指著所有人,“這就是你們的榜樣,誰不聽話,殺!” 莫敬恭毫不客氣,可是在場的皇室宗親,大臣貴胄也不是吃素的,紛紛轉向莫茂洽,請求太上皇降旨,立刻處置了胡作非為的莫敬恭。 莫茂洽低垂著眼皮,一聲不哼。他和侄子談了許久,莫敬恭的話打動了他,您都遜位親征,就是存了必死之心,要破釜沉舟,天下間還要比死更難的事情嗎?還要繼續縱容那些蛀蟲碩鼠,毀了江山社稷嗎? 是啊,自己都敢死,還有什么好怕的。 “按照數額,把銀子和糧食交上來,不然你們誰都難逃一死!” 莫茂洽一轉身,退到了后宮,莫敬恭提著刀,狀若厲鬼,帶著手下,挨個逼問,一圈下來,竟然拿到了一百二十多萬兩,還有七十多萬石糧食。 這幫家伙,個個都比國庫有錢! 莫敬恭狠狠啐了一口,總算有足夠的銀子請大明出兵了…… 第1052章 首輔返京 唐毅的面前擺著安南的情報,莫敬恭行霹靂手段,籌措了大批的軍餉糧草,太上皇莫茂洽征調十萬人馬,準備和后黎決一死戰。 看似他們的手段取得了成效,實則唐毅卻不以為然,誠然那些貴胄皇親十分可惡,但是光靠著殺戮,是解決不了問題的。沒準這時候就有無數貴胄暗通后黎,出賣莫氏,而聚集起來的人馬也會因為人心惶惶而毫無戰斗力,一觸即潰。 莫朝就像是一個極重的病人,驟然服了一劑虎狼藥,透支了全部的精力,稍微一點變動,就會讓莫朝現出原形,土崩瓦解。 而這,正是大明需要的! 平安和王寅兩個,就是配置這方猛藥的蒙古大夫,莫敬恭和莫茂洽的舉動只會摧毀莫朝最后的根基,自己人靠不住,他們只有完全依靠大明,成為大明掌上的傀儡。 有了明廷在背后撐腰,莫朝和后黎的戰斗只會更加殘酷,雙方會耗盡最后一滴鮮血,要不了一兩年,安南就是尸橫遍野,血流成河,海水都會染紅…… 到了那時候,大明的百姓正好可以大舉南下,移民開拓,把那些無主之地拿到手里,經過幾代生息繁衍,移民同化,安南就會變成大明的一個省,和其他的地方沒有什么差別。 當然這是遠期目標,就拿眼下來說,在安南插入一根釘子,韋銀豹的后路就給斷了,他再也折騰不出什么花樣。 北有殷正茂,南有王寅,一文一武,一樣的狠辣,韋銀豹的小日子可有的享受了。 倒是平安那小子,跟著王寅時間久了,沒準把王寅的狠毒陰險都學到身上了,那么好的一個孩子,也不知道會變成什么樣子? 真讓人發愁啊,唐毅純屬推諉卸責,對平安影響最大的還是他這個當爹的,經營海外殖民地的方略也都是他的主意,正應了那句話,烏鴉落在豬身上,光看到別人黑,看不見自己了。 掰著手指頭算了算,隆慶回京已經三個月了。 唐毅決定再也不遲疑了,眼下南六部已經搬遷差不多了,他已經任命殷正茂擔任兩廣總督,全力剿殺韋銀豹一伙。 再有,又把俞大猷調到了廣東,執掌水師,和呂宋艦隊互為犄角,擇機迎戰西班牙。 以席慕云和俞大猷聯手,對付西班牙人應該沒有問題。 另外唐毅又請旨,任命張守直為應天留守,處理善后事宜,并且研擬全面開征商稅的辦法。 將一切都安撫好了,唐毅這才匆匆起身,趕快返回京城,從隆慶南巡,一直到如今,差不多大半年的時間過去了。南巡的效果在快速發酵之中,并且產生了一圈圈的漣漪,不斷波及整個大明。 唐毅從南京北上,一路所見所聞,已經大不相同。 首先隆慶拜祭陽明公,確立心學的合法地位,厚積薄發,心學一下子超越理學,從上到下,人人以談論陽明公為榮。 當然,此時的心學和歷史上的心學已經南轅北轍,唐毅提倡的務實精神極大的左右了心學的走向。 最顯著的表現就是在對待商人的態度上面,歷代儒家都鄙夷商人,說他們是jian商,是狡詐之徒,士大夫口不言利,君子重義,小人重利……這種貼標簽,籠統的,刻板的偏見,越來越受到質疑。 什么叫jian商,犯了哪條法度,有罪你去衙門告狀啊,憑空污人清白,你們算什么東西?地主租田要收租子,當官要俸祿,當兵要餉銀,這是不是牟利?有本事你們別要錢,免費給朝廷做事??? 大家都是掙錢,都是養家糊口,憑什么瞧不起商人? 士農工商,四民異業而同道,誰也不比誰高! 作為天生的叛逆者,徐渭年近半百,還不消停,他甚至支出農工商都創造財富,唯獨士人,依靠其他三者供應,卻瞧不起其他三者,端起碗吃rou,放下筷罵娘,是最無恥的行徑,應該受到強烈的譴責和撻伐。 當然不是所有人都像徐渭這么偏激,但是不得不說,經過隆慶的南巡,農商皆本,四民平等,在所有人心中,深深扎了根。 直接的效果就是各地商人爭先恐后投資,白銀危機以來,蕭條的市場一下子熱絡起來。水泥、鋼筋等新型建材成熟,使得許多城市爭相改造道路,建造龐大的酒店商場。 數以千萬計的資金砸下去,無數的作坊涌現出來,城市提供了不下百萬個就業機會。不但失業的工人重新找到了工作,還出現了用工荒。 農村的青壯勞力重新涌入城市,城市人口快速增加,消費能力增強。 棉布、絲綢、呢絨、茶葉、瓷器、家具、銅器、建材……國內的需求旺盛,東南開始擺脫對海外的過度依賴。 唐毅雖然早有估計,但是他不得不承認,皇帝對于大明的老百姓來說,還是有著不同尋常的影響。之前再怎么鼓勵商業發展,還是有人嗤之以鼻。 可隆慶南巡之后,大家都會說皇帝也支持工商,你有什么資格胡說八道! 這一點在北方反應的尤其強烈,山東、河南,甚至連經歷重創的晉商都開始重新整頓人馬,再度。 北方工商業興起,興旺,對于緩解小冰河期帶來的農業損失有著無與倫比的作用。 不要懷疑國人的創造能力,只要解除枷鎖,民間蓬勃的生命力就會迸發出來。朝廷順應民間的要求,在天津和登州設立市舶司,北方的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