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384
就能向西進入南亞,印度的人口眾多,幾乎相當于大明的六七成,市場龐大,物產豐饒,最妙的還是印度人非常順從,從古至今,只要能湊齊一萬騎兵,攻占印度北邊的幾個山口,整個南亞次大陸就會快速屈膝抱頭,予取予求…… “元輔,倭國大門敲開固然是好事,可這些金銀并不屬于朝廷吧?”張居正思量著問道。 “沒錯,這是北洋公司的財產,眼下要存入大明儲蓄銀行?!?/br> 趙貞吉不解問道:“那元輔讓我們看什么?流口水???” “大洲公,這些金銀雖然不能挪用,但是大明儲蓄銀行有了穩定的金銀來源,銀元和銀行券就能發行了!” 合盛元敗就敗在了沒有銀子來源,外貿斷裂,人們就失去了信心,新的大明儲蓄銀行自然不會重蹈覆轍。 “倭國每年能產銀兩百多噸,加上黃金,差不多有三百五十萬兩左右的實物金銀,變成貨幣,放大十倍每年就能發行三千多萬元……所以我們再也不用為銀子擔心了!” 第1026章 劣幣驅逐良幣 聽到唐毅能鼓搗出三千萬元,三位閣老不是喜悅,而是驚駭和深深的憂慮?;ハ嗫戳丝?,還是讓最懂經濟的張居正和唐毅談談吧。 “元輔,距離合盛元遭到擠兌關門,還不到兩年時間,再度大發貨幣,是否妥當?再有,據我所知,合盛元是一分抵押,發五分的銀元和銀行券,元輔驟然增加到十倍,唯恐承擔不住??!” 在金銀本位的時代,要發行貨幣,必須有足夠的儲備,按照合盛元的經驗,儲存一百兩的銀子,大約可以發五百兩的銀行券,也就是一比五的放大比例。 這里面就有整整四倍的暴利,印刷幾張紙,就能變成實打實的銀子,也怪以晉商的深沉和算計,尚且要義無反顧跳進去,實在是太誘人了。 不過晉商失敗了,唐毅玩得比晉商還大,誰的心里頭都沒準譜兒。 “要是連續兩次失敗,大明的金融系統將遭到毀滅打擊,從此一蹶不振,只怕沒有幾十年,恢復不過來?!壁w貞吉憂心忡忡道。 高拱也開口了,“想來首輔應該有設想,可否如實相告?” 咱們別玩花樣了,天下可經不起折騰了。 “大洲公,中玄公,太岳兄,你們的擔憂我都知道,若是沒有足夠的膽氣,我也不敢胡來。其實要想維持大明儲蓄銀行的信用,也不難,只要一招就可以!” “什么?”三個人異口同聲道。 “把朝廷的銀子存入銀行!” …… 京城前門外,前門大街張燈結彩,大明儲蓄銀行,高朋滿座,勝友如云。相比起一年之前,為了應付危機,匆匆成立,要熱鬧多了。 吳天成穿著三品冠帶,站在門口,迎接客人,笑得臉僵了,口干了,舌燥了,可是心里頭卻是美出了鼻涕泡。 自從接手合盛元的爛攤子之后,雖然從晉商手里拿到了許多財產,可是光有東西不行,銀行需要的是流動性,吸不進銀子,各方不時擠兌,每時每刻都在往外掏錢,打開了安南和朝鮮的市場,算是走出去的第一步,可是也僅僅能做到收支平衡。 眼看著倉庫的銀子越來越少,饒是交通行一系的人馬家底兒深厚,也吃不消。 開銀行不賺錢,還干什么勁兒??? 吳天成面對著各方的質問,腦袋都要炸了,好在一切自從倭國的金銀流入,一切都改變了。 “其實大明的金銀存量也不算太少,只要能流動起來,還是足夠支應的?,F在的問題是信心十足提不起來,而這一筆銀子,就是最重的一個砝碼,有了源頭活水,一切就好了?!?/br> “這點活水不嫌少嗎?” “一點也不少,關口是讓大家伙以為有就成了?!眳翘斐纱笾懽咏忉尩?。 張居正不由得為之氣結,這家伙和他師父一個德行,朝廷的大事,能任由你們胡來嗎?萬一出了差池,衙門都要跟著賠進去! “張閣老,信用貨幣,就是這么個玩意,說是真的,能換出真金白銀,他就是真的,說是假的,就是一張紙,偏偏又誰都離不開。您要總是說‘萬一如何’,那這世上的事情就辦不成了,至少下官敢說,這一次的風險比起師父和您諸位的隆慶新政小多了……” 吳天成這家伙執掌了大明儲蓄銀行,朝廷賞了三品烏紗,雖然比起尚書低了兩級,和內閣的閣老,更是沒法相提并論。 可是吳天成心里清楚,從此之后,他就是大明金融的王者,滿朝文武,甚至皇室上下都要看他的臉色。 要說天底下,還有人讓吳天成忌憚,那就只剩下唐毅了。 金權,皇權,相權,這是并駕齊驅的! 吳天成信誓旦旦,張居正自恃身份,也不想爭了,耳聽為虛,眼見為實,就看看能如何吧? 剛喝了兩口茶,就聽外面有人吵了起來。 “大人,請您出去呢!” 吳天成笑呵呵沖著張居正拱手,來到了外面,只見正中坐著戶部尚書王國光,兩邊有京中的富商,也有從天南地北來的朋友。 見吳天成出來,有人就立刻問道:“吳大人,我們剛剛看了貴行的銀元,似乎成色比起當初的‘關元’差了一籌???” “沒錯?!眳翘斐梢豢诖饝?,“這一次的銀元含銀量只有七成三,其余是銅?!?/br> ??! 少了一成七? 你這也太黑了吧! “我說吳大人,關元可是九成含銀啊,您這個太,太水了!” 其他商人也都跟著,紛紛搖頭嘆息,要說九成含銀,畢竟制作也不容易,加上交換方便,關元還算公道,可是含銀量降到了七成三,簡直就是明搶??! 面對著質疑的目光,吳天成笑道:“諸位,你們拿著銀元是要吃,還是要喝,七成,九成,差別真的那么大嗎?” “那,那怎么不大???” “哈哈哈,諸公,想必你們都讀過唐學三書,很可惜,卻沒有學通。這銀元是儲蓄銀行發行的,朝廷承認的,你們拿著銀元納稅,這一元就是一兩!” 王國光正色道:“沒錯,從今往后,朝廷收取稅賦,支付款項,一律以銀元作為標準。從今往后,‘兩’之一字,只是計算重量,和貨幣沒有什么關系了?!?/br> 眾人長長出口氣,有些人的確把唐學讀得很明白,貨幣不過是交換的媒介而已,其實是大事小,是方是圓,沒什么差別,只是金銀銅廣為接受,才變成貨幣而已。 當然也有人繞不過彎,他們覺得銀元就是沒有銀子值錢。 吳天成也懶得搭理他們,為什么會降低銀的含量,其實這是唐毅和吳天成仔細商量的結果。 合盛元雖然失敗了,可是他們發行的關元依舊能夠流通,在爆發危機的時候,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