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322
四百萬石,而各處王府祿米凡八百五十三萬石,不啻倍之。山西存留米一百五十二萬石,而祿米三百一十二萬石;河南存留米八十四萬三千石,而祿米一百九十二萬石。二省之糧不足供祿米之半。提請摸清收支情況,朝議對策,改定制度,應對入不敷出的危局……” 早就有人不斷提出宗室的問題,不過林潤這一份不同尋常,他把各省的情況都摸了一個仔細,拿出真正的數據,十分有說服力。 唐毅看了兩遍,嘴角流出淡淡的笑容,只批了一句:明發六部。 林潤的奏疏明發之后,立刻引起了朝廷轟動,大家伙都知道宗室祿米是朝廷一大負擔,卻不成想,竟然到了這個地步。 哪怕窮其所有,也難以喂飽他們的饕餮大嘴! 緊隨林潤之后,靠著彈劾嚴嵩起家的鄒應龍也上書了,他這一次針對的是另一個方面,根據鄒應龍調查,山西,河南,山東,陜西等地,各大藩王府兼并田產,數額驚人,數十萬畝以上者,不在少數。 各大藩王府坐收巨額田租,同時還拿著朝廷祿米,又不用承擔任何支出,故此藩王府之富,富可敵國。 糧食幾十年囤積,陳陳相因,以致糜爛不可用,貧苦百姓,一年到頭,辛勤勞作,尚且填不飽肚子,中原各地,近年來,水旱災害不斷,流民四起,稍有不慎,就會兵連禍結,天下大亂,懇請陛下,朝廷諸公,立刻拿出對策。 鄒應龍的名氣大,他的奏疏影響力也驚人,隨后另一位名人也出手了,就是治河有功的潘季馴,他提出黃河水患嚴重,根子出在歷年以來,藩王宗室,大戶豪紳,圈占河湖水塘,開墾林地,每逢暴雨,泥沙俱下,河道變窄,無法泄洪,以至于河堤崩塌,朝廷屢次治理黃河,皆不得其法,故此水患日甚一日。 …… 有這三位帶頭,隨后科道御史一起跟上,自從拿到了調查權之后,御史言官們可比以前威風多了,他們也都憋著一股勁兒,要干出驚天動地的事情。 藩王宗室如此猖獗,活該你們倒霉。 科道每天都有不下十幾道奏疏上去,有人彈劾藩王草菅人命,有人彈劾欺行霸市,囤積居奇,還有人彈劾他們勾結地方官吏,貪墨治河款項,借著水災,強行兼并百姓土地。 其余什么豢養死士,王府違制,殘暴不仁,搶男霸女…… 總而言之,想到的,想不到的,全都來了。 主要被攻擊的藩王包括大同的代王,太原的晉王,河南府伊王,荊州的遼王,山東的魯王等等。 “好大的手筆啊,唐行之這是要把老朱家的人給一網打盡??!” 楊博感嘆道:“我說他派高胡子和老葛去勸說,敢情是火上澆油,存心要把事情鬧大?!?/br> 楊俊民很是吃驚,“爹,好歹都是宗室貴胄,唐毅的膽子再大,也不敢一次削藩五六個吧!他要是真的這么干了,咱們是不是要動手,把他也給掀翻了?” 楊博瞇縫著老眼,“唐毅手段非常,他在臺上,對我們威脅太大,真有機會,干掉他也不是不可以,關口還是看他肯出多少價錢吧!” 正說著,管家突然跑進來,“老爺,首輔大人來了?!?/br> 楊俊民驚駭地張大了嘴巴,老爹真是神了! 第981章 惡人自有惡人磨 唐毅去了一趟天官府,他和楊博談了什么,沒人知道,只是此后唐毅坐鎮內閣,安心處理尋常的政務,一點動靜也沒有,拖延了三天,順天府扛不住壓力,偷偷把抓的宗室都給放了,弄得楊博一氣之下,也告病請假。 加上葛守禮和高儀,九卿之中,三位重臣撂挑子了。 隆慶哪管再醉心十美圖,也沒法享受下去,趁著夜色,他只帶著太監陳洪,趕到了內閣,離著老遠,就看到唐毅的值房燈火通明,唐師傅真是嘔心瀝血??! 沒有驚動任何人,隆慶到了值房前面,輕輕推開,走了進去。 “把折子放下吧?!?/br> 唐毅低著頭繼續翻看,他的動作很快,不到一刻鐘,就擬了十幾道奏疏,只是還有堆積如山的奏疏擺在那里,似乎永遠都看不完。 “唉,看來又要熬個通宵了?!碧埔闵炝藗€懶腰,一抬頭,正好看到隆慶站在門口,他慌忙站起。 “陛下,您怎么來了?”唐毅要施禮,隆慶急忙上前扶住,拉著唐毅,坐了下來。 “唐師傅,眼下內閣就剩你和陳師傅,辛苦您了,千萬要保重身體,朕的江山都指望著師傅了?!甭c說著,眼圈發紅,十分不舍。 唐毅老臉泛紅,朱載垕啊,瓜娃子,我是挖你們家的祖墳呢!唐毅只是一閃念,連忙賠笑道:“陛下,臣深受兩代皇恩,入閣輔政,殫精竭慮,宵衣旰食,不敢有絲毫大意。更何況眼下國政紛亂,變法舉步維艱,臣不敢有絲毫攜帶??!” 隆慶點頭,“師傅辛苦朕看在眼里,兩百年的積弊,財政、吏治、軍制、宗室、士紳、土地、工商……方方面面,繁亂如麻,真不知道師傅是怎么撐下來的?!?/br> “工作大家一起干,眼下張閣老在東南推行清丈田畝,已經有了些效果,以后不用計算免稅田,把漏洞補上來,清查起來就容易了,只要有決心,臣以為一兩年之間,就能把田賦整理好。至于九邊的事情,唐閣老也送來了調查結果,他認為軍籍該廢,軍戶不能丟,他提議仿效東南的鄉勇,在九邊設置巡檢司,招募青壯軍戶,朝廷要給予武器和糧餉,守衛地方安全,然后再安排精銳士兵,分駐要塞,保持強大的壓力,只要草原上習慣了養羊為生,不再拿起彎刀搶掠,邊疆也就安寧了?!?/br> 唐毅笑道:“還剩下的大事就是商稅,說實話,這是最難的,想要找一個地方試點,都不容易。不過臣以為辦法總比困難多,會找出合適的法子,請陛下放心?!?/br> 聽著唐毅的介紹,隆慶欣慰了不少,“師傅胸藏錦繡,朕也能放心了?!?/br> 又聊了一陣,眼看過了三更,“唐師傅,朕不打擾先生了?!?/br> 他起身要走,唐毅后面相送。 到了門口,隆慶突然站住了腳步,又回過頭。 “師傅,你真沒有事情,要和朕說?” 到底是憋不住了,唐毅苦笑了一聲,“陛下,您此來怕是就為了宗室的事情吧?” 隆慶不好意思道:“怕是師傅早就看出來了,朕的確為了此事發愁??!” 一回身,隆慶又坐回了原來的位置。 “唐師傅,以往朕還不知道,可是看過了林潤和鄒應龍的奏疏,朕才知道,皇親藩王,遍及天下,每年消耗祿米七八百萬石,兼并田畝,何止千萬。百姓常說人心不足蛇吞象,他們已經拿了這么多的好處,怎么還不知道收手???有朝一日,大明的江山非讓他們吃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