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308
的事情,就咱們三個負責吧?!?/br> 張四維出身豪商之家,對于商業經營,那是門清,張守直在市舶司也干過,他們兩個協助唐毅,是再合適不過了。 …… 財政改革的大旗總算是推開了,唐毅秉持一貫的作風,不緊不慢,和風細雨。至于張居正,就顯得雷厲風行多了。 他將清丈田畝的成績作為今年地方官吏考評的重點內容,并且起用閑了一年多的海瑞,出任應天巡撫,主管南直隸清丈田畝事宜。 海瑞的任命終于下來了,那些還心存幻想的人一下子希望都破滅了。 在旨意到了應天的第二天,竟然有三十幾號官員上書請辭,不等批復,就紛紛掛印而去。不止如此,東南的大族這些年越發不守規矩,商人滿身綾羅綢緞,蓋的房子也超出規格,不但使用楠木大柱,門都刷成了鮮艷的紅色。 聽到海瑞駕臨,連夜找人,把門趕快漆黑了,原本龐大的門戶也換成了小的,一時間油漆匠的工錢翻了五倍,還找不到人手。 就連一貫猖狂的江南織造局都收斂起來,太監們不坐八抬轎子了,也不坐奢華的四輪馬車,連隨從都減少了好幾倍。 有人不解,心說海瑞再厲害,也不過是臣子,能管得到江南織造局嗎?珰頭是不是小題大做嗎? 織造局的諸珰都哭了,別的大臣不敢惹皇帝,可是海蠻子不同啊,他連先帝都給罵了,還會在乎他們?寧得罪閻王爺,也別得罪海蠻子,要讓他抓到了把柄,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看著太監們膽怯的德行,人們都覺得十分解氣,原來你們也就是欺軟怕硬而已! 東南被弄得雞飛狗跳,如臨大敵。 其實他們大可不必如此,這一年多下來,海家的情況很不一樣。 當初海瑞為了給妻子老母討回公道,不得不假意休妻,后來唐毅請出了姨娘朱氏,幫著開解,海家終于和好如初。 經過了一番磨難,海瑞終于開竅了,對媳婦也有了笑模樣,加上兒子保住了,海家兩女一男,兒女雙全,把一個海老夫人高興壞了。 卸去了繁重的政務,海瑞也有一絲返璞歸真,越發重視起家人,不再那么不近人情。 這一次起復,見東南一片大亂,海瑞摸了摸鼻子,心說我有那么可怕嗎? 他竟然沒有直接動手,而是輕車簡從,先趕到了華亭徐家。 經過家人通稟之后,海瑞才恭恭敬敬來到了客廳,見到了徐階。 人都說權力是男人最好的裝飾,這話一點不假,徐階當首輔的時候,頭發還大半都是黑的,臉上油光發亮,二目有神,威嚴十足。 這不下野一年多,就滿頭白發,連門牙都掉了一顆,走起路來,還要攙扶,和尋常的富家員外,一般不二。 見海瑞來了,徐階滿臉含笑,“老夫何德何能,勞動老父母前來,真是有罪??!” 人在矮檐下,徐階也低下了高昂的頭。 海瑞畢恭畢敬,施禮之后,充滿敬仰地說道:“閣老為官幾十年,桃李滿天下。勇斗jian黨,整飭朝綱。大膽放權,功成身退。雖古之賢相,亦比不上閣老。晚生當年一時莽撞,彈劾先帝,多虧了閣老回護,才能茍活,閣老之恩,海瑞銘感肺腑?!?/br> 海蠻子竟然會說拜年話了,雖然有些生硬,徐階還是老懷大慰,看起來老夫還有些威望??! “海大人客氣了,您此番前來,想必是有事情吧?” “閣老明鑒?!焙H鸨溃骸叭缃癯⒄D財稅,唐閣老率先垂范,蘇州方面已經開始查了,唐家,王家,原本已經退了許多田產,如今還要徹底清查干凈,柄國者能嚴于律己,變法才能有所希望。閣老身負天下之望,萬眾敬仰,下官斗膽,請求閣老退還田畝,救濟凄苦百姓,如此閣老大德,必為天下敬仰?!?/br> 一句話,那田出來吧! 徐階眉頭緊皺,沒有開口。 可是他的兒子徐璠卻跳了出來,“海瑞,你剛剛口口聲聲說受了我爹的恩惠,怎么一轉眼,就逼著我們家讓出田畝,簡直豈有此理?你不知道嗎,當年吳時來那個畜生已經逼著我們家退了幾十萬畝,眼下徐家一畝多余的田產都沒有,你讓我們退什么?” 徐階瞇縫著眼睛,沒有多話,顯然是默許。 徐璠更來勁了,“海瑞,你奉了誰的命令來的,我們都清楚,有人借機報復,有人欺師滅祖。我爹都把位置讓出來了,他們還不依不饒,李閣老也被趕走了,現在還要斬盡殺絕,好狠毒的心腸,天下士林自有公論,斷然不會允許此等小人,肆意妄為!” 海瑞眉頭挑了挑,他心里明鏡似的,這叫什么???光腳的不怕穿鞋的,徐階退下來,他反而成了弱者,更容易引來世人同情。 不過就憑這個,就讓海蠻子放手,也太小看人了! 海瑞起身,一抱拳,“閣老,既然如此,海某只有公事公辦了,告辭!” 第971章 未戰先亂 海瑞跟著唐毅在市舶司好幾年,他從唐毅身上學了不少辦事的經驗,其中最關鍵的一條,就是要占據大義,搶占制高點。 唐毅最擅長的就是畫大餅,忽悠一大幫人跟著他混,拉一派打一派,愣是把鐵板一塊的東南分化開,利用掌握土地作坊的大戶,把海上大姓給干掉了。 成功經驗哪能不效仿,海瑞心里清楚,驟然拋出清丈田畝,那是得罪所有士紳的事情,會激起強大的反彈,他首先做的是清查歷年積壓舊案,要還老百姓一個公道。 明斷是非,主持正義,是每一個地方官的職責所在,誰也挑不出毛病。 海瑞下令徹查,這下子可了不得,南直隸各府,光是積壓的案子就多達五六萬件之多,其中有以蘇松兩府為罪,八九成都是土地財產糾紛,剩下的一成多也是商業沖突,至于人命案,傷人案,數量微乎其微。 其實也不難理解,十多年來,江浙工商繁榮,生意越做越大,遍地建作坊,到處兼并土地,雇傭工人無數,股權糾紛,商業沖突,多如牛毛。 偏偏蘇松的地方官府人數有限,傳統官吏也不精通,遇到財務糾紛就扔在了一邊,或者干脆和稀泥,弄得久拖不決,成為積壓舊案。 相對的,傷人啊,尤其是殺人的案子,他們倒是能全力偵破。 海瑞弄清楚情況之后,立刻對這些田產土地糾紛展開了審訊。海蠻子驚人的工作效率又體現出來,他平均每天能處理兩三百個案子,有時候甚至達到驚人的七百個。 光有數量還不成,人都說衙門口朝南開,有事無錢別進來。海瑞不收禮,不徇私,專門替百姓主持公道,半個月的時間,斷案三千件,其中九成五都是普通百姓獲勝。 這三千件案子當中,足有四百多件,是指向華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