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303
手,說李春芳碌碌無能,尸位素餐,難保不會牽連到唐毅,讓人以為是次輔大人不甘心屈居人下,而發動的攻擊,雖然大家伙都心知肚明,但是吃相不能太難看。 放開李春芳父母老去不說,他的確幫著弟弟謀了一個光領俸祿不干事的差事。 這和他在求去辭呈里面,提到要裁汰冗員,背道而馳。 王禎進一步分析,李春芳此人心口不一,只知道約束別人,而不知自律,如此兩面三刀,如何能統領百官? 他這道奏疏上去,李春芳被罵得羞愧欲死,連忙上辭呈,說自己衄血不止,力不能支,極力求去,還不得不提出罷免他弟弟的官職。 李春芳心里頭苦啊,他為了找回面子,結果把弟弟的官職弄沒了,要是再拖延下去,沒準自己就折了,他一天一本,弄得隆慶無奈,只好批準了辭呈。 對這位沒什么存在感的首輔,隆慶還在照顧,賜他少師銜,并且派遣八名差役服侍他,風風光光,錦衣衛護送著,離開了京城。 李春芳剛走,第二天內閣大學士自動遞補,次輔唐毅榮升首輔,至于本應該接任次輔的趙貞吉卻主動讓賢,將次輔留給了高拱,他退居三輔。 由于是兩個人自愿調換,也沒有妨礙到別人,誰也說不出什么。 內閣七大輔臣的格局正式確立下來,隆慶喜悅非常,下旨加唐毅為少師太子太師,晉位建極殿大學士。 高拱晉位少傅,文華殿大學士,趙貞吉得了少保,武英殿大學士,陳以勤和張居正是文淵閣大學士,唐汝楫和張四維東閣學士。 根據內閣分工,唐毅總攬大政方略,領班內閣,高拱掌管人事,趙貞吉負責監察,張居正主財政,唐汝楫主軍制,陳以勤主管工部營建事宜,張四維負責刑名教化。 七個閣老各安其位,下面的首要任務就是繼續推動隆慶新政了,可是該從哪里下手呢?咱們的首輔大人不停盤算著…… 第967章 首輔的第一天 時隔不到半年,唐毅再度回到京城,重新主持內閣會議,和往日名不正言不順的次輔不同,這一次唐毅是真真正正的內閣首輔,大明朝最有權勢的那個人,沒錯,包括隆慶也不成! 這一天唐毅故意提前半個時辰到了會議室,寬大的太師椅,暗紅的木色,古樸典雅,這張椅子不知道有多少年頭,只是聽說夏言在的時候,就有了,少說也是幾十年,卻還是簇新的。 只是它的主人已經換了許多任,豪杰自詡的夏言,口蜜腹劍的嚴嵩,陰重不泄的徐階,軟弱無能的李春芳…… 唐毅的眼前,不斷閃過一個又一個的身影,最后出現在他的面前,是一個笑容可掬的中年人。 “行之,柄國為政,當以天下蒼生為念,以江山社稷為念。謀身謀國,知行合一,成功成仁,揚我心學,此心光明,切記切記!” 唐毅的眼圈泛紅,“恩師,弟子這輩子是做不成您那樣的圣人,不過弟子時刻不會忘了您老人家的教訓!” 唐順之的身影散去,唐毅呆坐在椅子上,一動不動,他又想到了嚴嵩,想到了徐階,該如何做首輔,該如何實現心中的理想…… 想了許多,許多,直到外面響起腳步聲,才收回紛亂的思緒,恢復了鎮定自若的神色。 高拱、趙貞吉、陳以勤、張居正、唐汝楫、張四維,六位閣老悉數到齊,大家伙的目光都落在了唐毅身上,雖然之前談過了,但是作為正式以首輔之姿,主持內閣會議,依舊十分重要,大家都想聽聽,唐毅要說什么。 “諸公,隆慶新政,已經實行一年有余,可以說改革已經碰觸到了真正關鍵的東西,強大的阻力已經出現。如何把隆慶新政推行下去,考驗著我們每個人的智慧和勇氣。我們執掌內閣,肩負天下萬民之望,擔子何其之重??自怀扇?,孟曰取義。我希望大家伙把這八個字忘掉?!?/br> 在場眾人都是一愣,心說孔孟二圣的教訓都不要了? “我們不能負氣任性,不能不管不顧,成仁取義,都不是我們所求,我要做的是成功!只有新法真正推行下去,真正有了效果,為萬民所擁戴,誰也推不翻,扳不倒,才是真正成功!我希望諸公要目光長遠,既治標,又要治本。不回避問題,也不要魯莽躁進,總而言之,要把新政變法,當成我們一輩子的使命,傾注心血,共同完成!” 唐毅這番話,既是告誡,又是期許,還隱含著對于世風的批判。做官不是做學問,做圣人,不能耍小性。文人總有種大不了老子回家讀書耕田的心態,他們總覺得無愧于心,就可以躲進自己的桃花源,什么都不管。 唐毅對此是深惡痛絕,他一再強調責任,承擔,就是這個原因。 幾位閣老聽在耳里,心有戚戚,高拱和張居正都有著強烈的事功心態,唐毅的話,大合胃口。 趙貞吉等人也常說以天下為己任,聽得也頻頻點頭。 “諸公,現在咱們就商議一下,該如何攻堅克難?!碧埔銢]有多說,把機會留給了其他幾位閣老。 高拱第一個跳了出來,他黑著臉道:“首輔大人,老夫主持整頓吏治,裁汰冗員,眼下出了一塊大石頭,還請首輔示下?!?/br> “有什么難題,請講?!?/br> “是這樣的,老夫認為朝廷近幾十年,名爵泛濫,就以去年死去的司禮監掌印黃錦來說,他的兩個侄子都得到了錦衣衛指揮僉事的蔭官,包括侄孫在內,黃家有十幾個贈官,最小也是錦衣衛百戶,試問黃錦何德何能,能得到如此優待?” “黃公公??!”唐毅不免尷尬,要說起來,黃錦在海瑞上書,隆慶繼位,這中間他出了不少力氣,隆慶感激黃錦,也是看在唐毅的面子上,才給了黃家優厚的待遇,現在高拱提起,唐毅也不回避。 “黃公公的確有功朝廷,不過如此賞賜的確過了,他那幾個侄子,不是有一個過繼給了黃錦嗎,給他一個錦衣衛千戶的官職,其余人就算了,高閣老以為如何?” 高拱難得點頭,“黃錦還是小事,近幾年來,不斷有人打著的借口,要求朝廷恤錄此前獲罪諸臣,就在本月,吏部還送來了十幾本乞恩的折子?!?/br> “什么?” 唐毅都愣了,嘉靖都死了快三年了,當初徐階擬定的遺詔,諫言獲罪的諸官,存者召用,歿者恤錄。 第一批的官員在隆慶元年就入朝了,怎么現在還有??? “哼,諸公都是從嘉靖朝過來的,有多少是真正諫言獲罪的官吏?咱們心里都有一筆賬。那些真正勇斗jian賊,匡扶社稷的忠良,比如沈煉沈青霞,還有張經張半洲,他們都沒有上書乞恩。反倒是一幫沽名釣譽,甚至貪贓枉法之徒,他們打著遺詔的大旗,欺世盜名,顛倒黑白,簡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