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267
們想要河套,又想順利發行貨幣,不得不拿出渾身的力氣。 有晉商的人幫著把關,進入大明的人潮當中,有問題的不多,明軍還能掌控得住。不過遲則生變,誰都明白。 用最快的速度,把人運走,才是正辦! 為了這二十幾萬人,唐毅也愁壞了,人到了大明不難,難的是怎么安頓他們。 招募到軍中,還是劃出一塊地方,給他們居住……設想提出來,趙貞吉等人是堅決反對,老夫子認為這么干會重走唐朝的老路,弄得外重內輕,更何況這些人心思百洋,誰知道是不是真心投靠大明?萬一他們遇到了一點不順心的事情,就倒戈一擊,重新歸附俺答,豈不是惹禍上身嗎? 這一次唐毅認為老夫子的擔憂很是正確,的確不能隨便胡來。 他思索了半晌,突然想起來,在數年之前,他就力推賽馬活動,籌建馬術大會。如今東南各大家族,幾乎都會豢養幾匹好馬,甚至有的人家組建了馬球隊,每逢比賽,萬人空巷,格外的熱鬧。 或許馬術大會最需要這些人! 唐毅立刻制定了一份方案出來,首先要把這些人安置在山東,南直隸,浙江,福建等地。每一處最多不能超過一萬人。 首先對這些人進行簡單的培訓,也就是講講大明的律法,教給他們簡單的漢語,然后在分給各個賽馬會,以及世家大族。 要養馬就要有專門的人才,不懂養馬的學問,只會把馬匹養的和狗一樣,失去了價值。能買得起馬的人,肯定不會在乎多養幾個人。 把人交給他們,還有一個最大的好處,就是像撒胡椒面一樣,迅速被稀釋湮滅,要不了多久,他們就會變得和阿三一樣,努力適應大明的生活,經過一兩代人,就和大明的百姓一般不二。 對于漢人的同化能力,唐毅總是有著十足的信心。 除了各個家族之外,新建的馬場也缺少放牧的人員,每個馬場再配屬兩百人。 當然,不是每一個逃亡回來的都能放牧,最起碼那些漢人奴隸就未必能行,正好呂宋那邊困難重重,急需人手,塞給席慕云,他不但樂呵呵接受,沒準還能賣一筆銀子! 剩下的再派人教給他們一技之長,謀生之法。 多管齊下,二十幾萬人,安置起來應該不難。 趙貞吉等人看過了唐毅的方案,只說了一句話,按照次輔的方法,當然一點不難了。為什么呢?原來唐毅為了安頓這幫人,撥了二百萬兩銀子???,平均攤下來,一人十兩。 有錢能使鬼推磨,有了銀子還擺不平,干脆找塊豆腐撞死算了。 滿以為唐毅能拿出什么妙招,砸錢誰不會??? 被幾位閣老鄙視,唐毅一點都不臉紅,老子別的沒有,就是有錢,別說二百萬兩,就算再加二百萬兩,老子也能變得出來,怎么不服啊,信不信老子立刻就發行債券,保證有無數人搶著購買,巴巴送銀子。 趙老夫子徹底無語了,的確他們嘲笑唐毅笨拙,那是人家懶得玩花樣,因為堂堂正正的牌,就已經足夠用了。 從朵顏三衛,以及奴隸歸附大明,一個虛弱的俺答徹底呈現在大明的百姓面前。 經歷重創之后,他的人馬已經不足以約束龐大的領地,更為嚴重的是俺答在慘敗之后,失去了王者的信心。 他不再是海納百川,大力招降漢民百姓,反而橫征暴斂,壓榨到了極限。他從小站敗退回來,一口氣把田租從三成提高到了七成,就是為了多征一些糧食,來養活他的士兵。 可是草原的畝產本就沒有大明高,七成的田賦甚至比東南的水平還高。 原本跑到草原上討生活的百姓紛紛拋棄俺答,重新回到大明的懷抱。 除此之外,那些依附俺答的小部落也紛紛轉向大明。 “這就是不戰而屈人之兵吧!”鐘金仰望著天空的殘月,嘴角掛著笑容,“俺答,你的時代落幕了!” 第941章 大成臺吉 論起造勢的本事,還沒有人能超得過唐毅,早在推動軍制改革的時候,唐毅就打出了報仇雪恥的口號,庚戌之變,俺答兵圍京城,是朱厚熜一輩子念念不忘的恥辱,也正因為庚戌之變,才促成了泉州開阜通商,謀求富國強兵。 不過十幾年而已,曾經的恥辱還沒有遠去,很多大臣都記憶猶新,隆慶身為嘉靖的兒子,為父報仇,乃是天經地義。 唐毅拋出來的議題得到了各方一致認可,宣大薊遼的將領都更換了一遍,更有譚綸主軍,胡宗憲主謀,精銳齊出,名將云集。 光是如此,還不足以戰敗俺答,唐毅又說服內閣,發行戰爭債券。 這個提議前面爭論就不少,趙貞吉等老臣是極力反對的,他們認為借錢打仗,聞所未聞,大明不能變成商人的朝廷,正是老趙的極力反對,才擋回去了債券,變成了低息借款,其實意思還是差不多,只是一個公開,一個相對隱蔽。 好在士大夫都是重面子不重里子,加上朝廷確實沒錢,也勉強混過去了。 按理說再度提起戰爭債券,趙貞吉一定會反對,可令人奇怪的是老趙竟然不再發聲了,默許戶部發行價值五百萬兩的債券。 很多人都以為趙貞吉被唐毅買通了,兩個人不一定達成了什么協議呢! 趙老夫子對這些議論嗤之以鼻,你們這些兔崽子當老夫那么無恥???要不是為了能打贏大戰,我老頭子才不會點頭呢! 自從都察院有了調查權力之后,趙貞吉就把矛頭對準了各種弊政,查來查去,問題最大的還就是兵部,無奈何,誰讓軍費每年都占了大頭兒,而且積弊重重,無人敢碰呢! 軍中吃空餉,喝兵血,根本不算什么稀奇,那些隸屬兵部的軍工作坊幾乎個個貪腐嚴重,良品率甚至不到三成。 那些盔甲武器看起來不錯,其實都是樣子貨,校閱的時候傳出來,遠遠看著還成,實際上拿菜刀一砍,就碎了。 趙貞吉親手砍爛了兩副鎧甲,鐵片薄的連紙糊的都不如,老夫子怒氣沖沖,就要把所有作坊都給廢除了,管事的一律下獄。 當他找到了唐毅,唐毅把兩手一攤。 “大洲公,制造武器可不是小事情,把這些人都殺了,誰來負責?大戰在即,我們不能讓士兵們空手上戰場?!?/br> “哼,拿著那些破銅爛鐵,跟空手沒有區別,不能辦他們,還要科道何用?”趙貞吉氣勢洶洶,分毫不讓。 唐毅陪笑道:“大洲公,這些人固然要收拾,但是不能急在一時,我這里有個應急的辦法,您參詳一下?!?/br> “各個作坊的匠戶還不錯的,幾代人傳來的手藝,只要他們用心,一定能造出好武器,問題就在管事,還有承包作坊的那些人。他們這些年欺上瞞下,把國之重器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