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257
下午,父子仨個去逛護國寺,看什樣雜耍,去什剎海放風箏,一起斗蛐蛐兒……回家的時候,他還買了兩個葫蘆,里面裝著兩個大蟈蟈,叫聲洪亮,跟大花臉唱的一般。 等到爺仨回家,王悅影的氣不打一處來。 “小小的娃娃,不好好讀書,都讓你給寵壞了!” 王悅影點著他們手里的葫蘆,氣哼哼道:“玩物喪志,懂嗎?趕快給我扔了!” 平安和平凡用力抓著葫蘆,可憐巴巴看著老爹。 唐毅連忙賠笑,“夫人不要生氣,我正好有事情和夫人說?!?/br> 他給兩個兒子使了個眼色,倆小子如蒙大赦,撒腿就跑。唐毅看著他們的背影,一個勁兒傻笑。 “真好,都能滿地跑了,再過幾年,就該定親了,要不多多久,咱們就是爺爺奶奶了?!?/br> 王悅影臉色一紅,“哪有那么早,還要十年八年呢!” “十年八年很長嗎?”唐毅摟著妻子的肩頭,“咱們還要生生世世,做永遠的夫妻呢!” 情話就是這樣,明知道胡說八道,卻讓人心里暖暖的,王悅影依偎在唐毅的懷里,低聲說道:“哥,跟著你這些年,我就覺得像是夢一樣,永遠都不要醒來才好?!?/br> “那就永遠夢下去,其實醒來也沒什么,我敢打包票,有你家男人在,現實保證比夢還美!” 王悅影乖巧點頭,這時候就算唐毅告訴她雞蛋長在樹上,她也會毫不猶豫附和。 夫妻倆溫存了好久,王悅影突然說道:“哥,我聽高夫人說,太子要招伴讀,是有這事?” 唐毅隨口說道:“是有這個想法?!?/br> 王悅影突然坐直了身體,急忙說道:“要不要讓平安去陪著太子?平安好像大了一點,平凡呢?” 妻子顯得十分焦急,慌亂,給太子當伴讀啊,多好的事情,攀上皇家,日后對孩子,對唐毅,都是好事情,感情要經營才會越來越深厚,刻貌似唐毅滿不在乎,弄得王悅影很不高興。 “哥,這么大事,我聽說張居正,張四維,還有唐汝楫他們都準備把孩子送去,要不是好事,他們能打頭破臉,拼著命的搶嗎?” 唐毅突然呵呵一聲,伸手刮了一下妻子的鼻頭。 “小妮子心思越來越重了,知道走夫人路線,還知道打聽朝廷機密了,說,背著你男人,干了多少事情?” 王悅影突然臉上一紅,咂摸了一下,怎么這話有歧義??! 她一氣之下,伸手就掐住了唐毅的軟肋。 “呸,說得好像人家干壞事的,人家光明正大!” 唐毅齜牙咧嘴,陪笑道:“是是是,夫人說得都對,要是沒有夫人運籌帷幄,咱們這個家啊,真不知道什么樣子!” 王悅影狠狠白了他一眼,“別以為我不知道,你這是諷刺我!說我多管閑事是不?” 唐毅笑瞇瞇看著,妻子使小性兒的模樣,嬌嗔可愛,怎么看都看不夠,王悅影的眉頭漸漸立起。唐毅不敢胡思亂想,正色道:“我們的兒子需要的是真本事,不需要給別人當奴才,給朱翊鈞當伴讀,他還不配!” 唐毅霸氣地說道:“等過兩年,讓平安去戚繼光的營中,平凡去交通行,等到他們再大一點,就跟著席慕云去海外看看?!?/br> 唐毅換了一個舒舒服服的姿態,輕笑道:“我奮斗了十幾年,還撐不起一片天,豈不是太失敗了,誰也動不了咱們家,放心!” 這一夜,王悅影就好像處在洶涌的大海上,她終于感受到了丈夫澎湃如海的力量,比天還高的心胸,她的男人頂天立地,一無所懼。 何其幸運,王悅影含著淚,融化在唐毅的懷里…… 一天的休沐過去,唐毅再度帶著淡淡的笑容,回到了內閣,其他幾位閣老一個個黑眼圈,紅眼珠,忙得不可開交,顯然就他這么一個沒心沒肺的家伙。 高拱實在是忍不住了,帶著張居正沖到了唐毅的值房。 “我說行之,一千二百萬兩的借款,比起一年歲入還多,你就不管管?” 唐毅給高拱倒了一杯茶,陪笑道:“管,我怎么不管了,你們談出結果,我看看就成了?!?/br> “要是談不出來呢?”張居正悶聲道。 唐毅楞了一下,“怎么,遇到了困難?” “嗯?!睆埦诱溃骸皶x商那邊要求拿戶部的歲入作為抵押,并且簽署約書,他們才能借錢?!?/br> “哦,是過分了一些,科道不同意?”唐毅問道。 “戶部也不同意!”張居正悶聲道:“張部堂認為簽了約書,就是受制于商人,朝廷臉面蕩然無存,萬萬做不得?!?/br> 士農工商,商人排在最后,官員們拿了從商人那里借來的銀子,還要鬧事呢,何況是簽約書,根本是城下之盟,心里的坎兒沒有那么容易過去。 “是這樣啊?!碧埔闼妓髁艘幌?,“太岳兄,要把換一個方式,發行戰爭債券吧?” “什么?”高拱先跳了起來,“行之,就是兩年之前,幫著呂宋復國的時候,發行的那玩意?” 張居正一聽,連忙搖頭,唐毅這家伙膽子可真是太大了,管商人借錢,朝廷都覺得丟面子,要是公開發行債券,借錢打仗,那成了什么? 只怕有人就要說朝廷的人馬是商人的工具,朝廷諸公都是替商人掙錢的馬仔,好說不好聽??! 看著兩個下巴都快掉到地上的人,唐毅撓了撓頭,“放個風聲,看看晉商的動靜嗎!” 第934章 有錢了 在唐毅看來,發動戰爭就是為了獲利,戰爭能刺激軍工發展,創造需求,戰勝之后,又能獲得巨大的戰爭紅利。他并不排斥替商人作戰,相反,他認為這是天經地義,無可置疑的。 加上呂宋復國的成功嘗試,唐毅覺得推動借貸作戰,發行戰爭債券,完全是水到渠成,只要擺平晉商,說服內閣的幾個人,至于隆慶,無論從任何方面看,都會毫不猶豫地支持自己。 只是唐毅沒有想到,當方案拋出去之后,遭到了方方面面的質疑,甚至是抵制。 首先是科道言官,他們堅決認為朝廷應該節省開支,于民休息,不要隨便輕啟戰端,尤其是舉債作戰,更是大大不智,一旦戰敗了,就會造成可怕的后果。 對于花錢,作戰,科道的人有著不能的抗拒,更何況兩樣合在一起。 好在無論是趙貞吉,還是葛守禮,兩人出于不同的想法,都沒有跳出來反對,大貓小貓兩三只,形不成什么壓力。 其次的反對竟然來自晉商內部,主要是一千二百萬兩不是一個小數目,他們并不相信明軍的戰斗力。事實上,他們甚至比唐毅還了解明軍的底細兒。 以京城和九邊的軍工作坊為例,生產的火銃,優良率只有可憐的三成,其余刀劍盔甲,都是樣子貨,根本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