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253
雷聲大雨點小,就這么過去了,是吧?” 隆慶不太敢和唐毅對視,顯然存了這個心思。 唐毅暗暗搖頭,隆慶的確是耳根子軟,幾天前還信誓旦旦,要一查到底,從嚴處置,這么快就變了主意,八成是有人進了讒言??! “陛下,整頓京營,是您下的旨意,朝令夕改,恐怕不妥。臣斗膽請教,您為何改變了主意?”唐毅呵呵一笑,“當然了,要是陛下不方便說,臣也就不問了?!?/br>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隆慶當然信任自己的師父,他思索了半晌,心里暗暗對老丈人說了聲對不起,咬著牙道:“剛剛武清伯來過了?!?/br> 武清伯? 李貴妃的爹,那個泥瓦匠! 唐毅腦袋快速轉動了好幾圈,他敢說武清伯絕對不懂什么京營的事情,八成是有人要走李貴妃的路子,來影響隆慶。 看起來京營背后的這幫人的確不簡單,連這么偏門的招都想了出來。 “唐師傅,朕想了許久,高師傅和張師傅都建議把京營裁撤了,可是沒了京營,誰來負責京城的安全?要是從外面調兵,不但花費巨大,而且,朕,朕擔心不方便……” 唐毅有顆玲瓏心腸,哪里看不明白,不是不方便,而是不安全! 現在不論九邊的兵,還是東南的兵,都被文官掌控了,要是調幾萬人進京,等于是在皇帝的脖子上架了一把刀。 京營再不好,再不成器,那也是忠于皇帝的,是自己人。顯然背后慫恿武清伯的人,找出了關鍵,想要利用隆慶護短的心思,保下京營。 妙極,妙極??! 唐毅想通了之后,微微一笑,看了看左右,隆慶會意,急忙讓他們退出去。 “陛下,有些話本不是臣該說的,可是又不能不說,臣斗膽請陛下贖罪?!?/br> 隆慶連忙說道:“師傅老誠謀國,都是為了朕的江山,有什么說不得的?!?/br> “唉,陛下,當年成祖爺能四年之間,打到金陵,改天換地,固然成祖爺文治武功,天下無雙,但是朵顏三衛也是出了大力氣的。當時成祖爺從朵顏三衛借了三千精騎,成為大軍先鋒,一路所向睥睨,而這三千騎兵,就是三大營之中,三千營的前身?!?/br> 老祖宗的歷史,隆慶很清楚,從蒙古人手里借兵,總歸是不太光彩,后來的史書當中,不斷淡化這一點,包括三千營都被改名為神樞營。 “唐師傅,您提起這段是什么意思?” “陛下,京營人馬守衛京師,必須要精銳強悍,又絕對忠誠陛下一個人。自從土木堡之變后,京營精銳喪盡,后來于少保從各地調集精銳,重組了十團營。從此之后,京營之中,就沒有了外人,他們經過一百多年生息繁衍,成了京城的坐地戶,勇武沒有了,打不了仗,又舍棄不掉?!?/br> 唐毅話鋒一轉,“陛下,臣斗膽提議,不如就恢復成祖爺的舊制,從外族征召少年,從小訓練他們打仗的本領,灌輸給他們只忠于陛下一人。他們無親無故,等到退役年齡到了,在外地安家即可,可以盡去京營之弊,又能得到一支忠勇敢戰的人馬,一舉多得,還請陛下裁決?!?/br> 第931章 新的爭吵 利用外族替自己作戰,這是很多帝國慣用的作法,羅馬帝國雇傭過蠻族士兵,最后滅亡在蠻族的手里。 漢代擊敗匈奴之后,也從歸附的匈奴里面選拔騎兵,到了西晉八王之亂的時候,也大量雇傭胡人替貴胄們沖鋒陷陣,最后結果想必大家伙都知道,幾乎掀開了中華歷史上最慘痛的一頁,五胡肆虐,中原儼然變成了人間地獄。 一次的教訓似乎還不夠,唐太宗依舊犯了這個錯誤,他大量任用歸附的胡人為官,充當大唐的爪牙,開疆拓土,鎮守邊境。 安祿山,史思明,一場大亂,不光逼死了一個楊貴妃,也把盛唐的大夢擊碎,從此之后,中原王朝徹底吸取了教訓,再也不會大規模利用胡人,包括朱棣在打過靖難之役后,只是把大寧都司分封給了朵顏三衛,至于京營當中的蒙古騎兵數量,并不算多。 相比之下,中原之外,利用外族的情況更多,更體統,甚至發展成了產業,最典型的代表就是馬木留克奴隸兵。 從阿巴斯帝國開始,就從高加索和中亞地區購買少年,挑選體質最好的,進入專門學校學習,他們學習的內容非常廣泛,包括文字,算術,天文,地里,要灌輸他們對主人的忠誠,在武技的訓練方面,刀、長矛、弓箭、馬術、戰役指揮……所有的一切,都是要把馬木留克變成主人最好的工具。 不但能夠征戰沙場,還能處理國家事務,對于主人來說,只要縱情享受,什么都不用管?;首遒F胄的后代一代不如一代,馬木留克卻越來越強,越來越兇悍,終于有一天,他們奪取了帝國的控制權力,在埃及建立起自己的帝國……直到拿破侖興起,才擊敗了蔓延了幾百年年之久的馬木留克王朝。 古今中外,所有例子都證明,利用外族,充當奴隸雇傭兵,最后的下場都不怎么好。 唐毅是不是腦袋有病,竟然給隆慶出這個餿主意?他就不怕喧賓奪主,弄出大簍子嗎? 怕,當然怕! 可是換個角度想想,他不這么干,還能如何? 別管歷史上有多少教訓,雇傭兵一直長盛不衰,原因何在?很簡單,因為他們都是孤兒出身,無親無故,不會扎根繁衍,弄得勢力龐大,不可控制。 甚至最優秀的馬木留克還會切一刀,變成太監,這樣他們就不會有后代,一輩子除了打仗,就是忠于皇帝,成為皇帝手里的一把銳利戰刀,牢牢依附皇權。 皇帝不會擔心他們謀朝篡位,可以放心大膽,高枕無憂。 這就是一切的關鍵所在! 和皇帝打交道,哪怕是隆慶這樣的,也要時刻警惕著,皇帝都是權力動物。一個泥瓦匠隨便兩句話,隆慶就改變了態度,不就是擔心京營革除之后,會威脅到皇權嗎? 為了屁股下面的椅子,他寧可捏著鼻子認了,留下京營這顆毒瘤。 唐毅如果硬逼著隆慶點頭,一定要整頓京營,結果就是君臣之間產生裂痕,各方宵小就會趁機下手,剛剛穩定的朝局,才展開的新政,全都會毀于一旦。 作為一個改革者,必須學會取舍,學會妥協。 以隆慶的智商,很快就能想明白組建一支戰力強大,只屬于他一個人的武裝,遠比京營的廢物點心要好一萬倍。 這樣一來,皇帝陛下就會堅定支持改革京營。 至于會不會像馬木留克騎兵那樣,養癰成患,虎大了傷人呢? 當然不會,要組建屬于大明的馬木留克,從選拔少年開始,漫長的訓練,沒有十年八年,不會出成果的。 在cao作上面,唐毅大可以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