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152
基深厚,根本不在乎別人的罵聲,臉皮之厚,怕是德勝門的城墻都比不上。 楊博可以不顧臉皮,高拱不行啊,眾叛親離,朝廷上下全都亂套了,政務也停止了,他再堅持下去,只會加深對大明的傷害,這時候不論出什么事情,都會把賬算在高拱的頭上。 無奈何,高胡子只能上書請辭,一道不行,再來一道,一道一道,又一道,前后上了十二道奏疏,隆慶含著眼淚,把所有的文字都讀完。 他能感覺到,老師也是含著淚寫下的這些文字,他有多少委屈,有多少憤懣,隆慶都感同身受。 老師有才學,有魄力,為官清廉,剛正不阿,一心謀國,十幾年的照顧,足以讓隆慶認清高拱的為人,他絕對是無可挑剔的輔臣。 相比之下,徐階一家,霸占了幾十萬畝的田產,魚rou鄉里,作惡多端,而且徐階本人先是曲意逢迎嚴嵩,接著又逢君之惡,助長嘉靖修玄的決心。 偏偏這兩位都遭到了徐階的報復。 首先是嚴嵩,兒子死了,孫子也死了,就剩下一個孤老頭子,先是在南昌暫居,后來回到了分宜老家。 嚴嵩不像徐階一般,兔子不吃窩邊草,嚴嵩對待老家人很不錯,老家的人也很照顧嚴嵩,奈何徐階不愿意讓嚴嵩過安穩的日子,他派遣了戊午三子之一的董傳策到了分宜當知縣。 新仇舊恨,董傳策哪里會放過可憐的老嚴嵩。 家產都被沒收了,也不許鄉親去接濟他,堂堂一國宰輔,竟然要跑到墳地,睡在守喪人留下的草廬里,靠著撿供果和點心,茍延殘喘。 到了這個地步,徐階還不罷手,董傳策唆使一幫乞丐,隔三岔五,就去sao擾嚴嵩,把他的草廬推到,往他的食物上撒尿,朝著他吐痰…… 百般折磨,大家都以為這個風燭殘年的老頭會很快死去,可是嚴嵩就像是路上的野草,任由車壓馬踩,無情踐踏,就是不死,佝僂的身軀,艱難地行走在墳地之間。 漸漸的人們明白了,徐階讓他活著,是為了更好折磨這個老人,讓他品味生不如死的滋味,而這個老人咬牙撐著,忍受著最殘酷的摧殘,出賣著自己的尊嚴,也是在報復徐階,他要讓人看看,滿口仁義道德的徐華亭,是如何對待他的老親家的! 這兩位還真是天生的冤家對頭??! 不得不說,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都嚴黨的罪惡已經淡去,相反徐階上臺,換湯不換藥,大家越發看得明白,有些毛病是根子上的,把所有罪責都歸到嚴嵩身上,真的不公平,對他的懲罰已經足夠了,該讓他頤養天年了。 一位名叫邵芳的江湖人來到了分宜,他大剌剌將嚴嵩接到了一個規整的四合院,替老頭洗漱,更換衣服,找了八個傭人,專門照顧他的起居,每隔半個月,還有大夫替嚴嵩把脈,檢查身體。 公然包庇jian相,人們都以為這位邵大俠一定瘋了,董傳策不會放過他的,可是令人驚訝的是董傳策竟然假裝沒有看到,后來漸漸有了傳言,是朝中的神仙看不下去了,出手幫了嚴嵩,至于是哪一位,就不得而知了…… 這是嚴嵩,至于嘉靖呢,徐階伺候嘉靖,前后小二十年,他逢迎拍馬,陪著嘉靖跳大神,燒鉛煉汞,寫青詞,獻祥瑞,做得一點不比嚴嵩少。 結果嘉靖死了,徐階立刻打著嘉靖的旗號,發布遺詔,把嘉靖罵了一個臭頭,那些惡事嘉靖都做了沒錯,可問題是你徐華亭同樣有份兒! 先帝活著時候,一句話不說,逢君之惡,死了近乎鞭尸一般的詆毀,實在是讓人不齒。 大半年的時間,隆慶的心態也變了很多,不再是那個得不到父愛,戰戰兢兢,謹小慎微的可憐皇子,而是江山的主人,他開始學會用皇帝的視角看問題,而不是兒子的眼光。 這很關鍵,嘉靖不是個好爹,可是沒有嘉靖,隆慶如何能得到皇位,說來說去,都是他們老朱家內部的事情,先帝的名聲不好,對自己這個當兒子的,臉上也無光。 正如唐毅估計的那樣,高拱和徐階的斗爭,讓隆慶越發找到了當皇帝的自覺。 作為一個君王,需要的是什么? 江山安穩,國泰民安,要是能國富民強,那就更好了。 師徒情誼,很重要,卻遠遠比不上皇位,比不上江山社稷。 再繼續留高拱,只會加深百官和自己的對立,弄得天下大亂,民不聊生。隆慶思考了一個晚上,他終于下定了決心,放高師傅走吧! 做出這個決定的時候,隆慶眼中含淚,他真想放聲大哭一場,九五至尊,竟然要向一群言官低頭,連自己的師傅都保不住,真是該死! 哭過了之后,隆慶不斷告誡自己,國事為重,大局為重。他親自下旨,賜高師傅少傅,太子太傅銜,派遣錦衣衛護送返鄉。 言官們殺紅了眼,自然不想高拱舒舒服服返鄉,紛紛上書,還想要繼續追殺,不過徐階卻說話了,高拱身為帝師,內閣大學士,關乎朝廷體面,不可逼迫過甚。 有了徐閣老發話,言官們只好收斂了一點。 不過他們很快發現了另一個目標,高拱走了,郭樸還在??! 當初就是他力爭要處罰胡應嘉的,這筆賬可不能不算。就這樣,又掀起了攻擊郭樸的浪潮。 相比而言,郭樸的人緣更好,資歷也夠深,而且謹小慎微,沒什么把柄,想要彈劾他,難度更大。 不過不要低估言官們穿鑿附會的本事,御史凌儒上書彈劾郭樸,說他被起為吏部尚書是奪情的,也就是說父喪沒有守完,是不孝。而且母親又年老多病,郭樸不思回鄉照顧老母,賴在朝廷之上,實在是讓人不齒! 這份奏疏上去,只讓人看到了兩個字:無恥! 不是郭樸,而是言官! 郭樸奪情起復,乃是徐階一手cao辦的,當時嚴黨垮臺,新舊交替,楊博被趕到了兵部,吏部空缺,急需重臣長者坐鎮,正因為如此,才把郭樸請回了朝廷。 當初百般哀求,現在竟然成了郭樸的罪過,簡直滑天下大稽! 你們不就是想讓老夫滾蛋嗎,直說就是,何必拿孝道說事,用死去的老父,來惡語中傷? 郭樸滿腔憤懣,什么也不說,連著上了三道奏疏,一道比一道懇切,最后更是辭去了一切優待,直接掛冠而去。 數月之間,兩位閣老,三位部堂高官相繼離去,可親可敬的高師傅也走了,環顧朝堂,都是那些面目猙獰,令人鄙視的言官們,一個個指手畫腳,大言不慚,看著他們沾沾自喜的模樣,簡直惡心。 從此之后,隆慶幾乎再也不上朝了,他把自己關在宮中,獨自品嘗著孤單和凄涼…… 第858章 大明的噩夢 中秋十五,月兒彎彎,隆慶干了一件所有人都瞠目結